云南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院 张洁
云南地处祖国的西南边疆,与越南、缅甸、老挝接壤,国境线长达4061公里,有文山、红河等8个州(市)25个县100多个乡镇邻边境线,面积9万多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积的23.2%;人口630多万,其中近60%为少数民族,占全省人口的14.12%,16个少数民族跨境而居。25个边境贫困县量大面广,人均收入极低。2006年云南省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250元,全国为3587元,边境地区仅为1811.45元。人口科学文化素质偏低,基础教育薄弱,一些“直过区”边境民族人均受教育年限仅为3.95年,远远低于全国国民人均受教育年限水平(全国人均受教育年限8.5年),文盲、半文盲高达29%以上。山高谷深,交通不便,90%为崇山峻岭,地形恶劣复杂,山高谷深海拔落差2000米,自然灾害较多。为推动边境一线的社会经济发展,2007年云南省开始启动实施边疆“解学科技难”惠民工程。
云南边疆“解学科技难”惠民工程作为云南省省委、省政府部署并纳入行政问责的重点工作之一,自2007年启动实施以来,在云南省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9个州(市)28个县(市)党委、政府及科技管理部门的共同努力,有关部门、单位的积极配合下,“解学科技难”惠民工程得到扎实推进,取得明显成效。
根据25个边境县(市)及3个藏区县“解学科技难”的需求,云南省科技厅通过不断在实践中探索,制订了实施“云南边疆解学科技难惠民工程”的总体布局和基本思路。
一是采取以乡镇为单元,先易后难、分步实施的方式,从2007~2009年,每年分别在28个县(市)范围内的1/3的乡镇实施,3年全部覆盖28个县的282个乡镇,累计安排科技项目375项;二是实施“六个一”工程,即在28个县内通过安排一个特色产业发展项目,每个乡选派一名科技特派员、每个村培养一名科技辅导员、每个村配备和完善一个科技活动室、通过培训使每个农民掌握一门以上实用技术、每个乡培育壮大一个经营性具有科技含量的农村科技合作组织,最终使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5%以上。在省级层面上,云南省科技厅通过邀请不同学科专家组建了省级专家服务团开展服务;同时组织省内10家高校和科研院所,与25个边境县(市)及3个藏区县结成科技合作对子,开展重点科技帮扶和农村先进实用技术综合服务。
三年来,25个边境县(市)及3个藏区县共282个乡(镇)启动实施了云南边疆解“五难(学科技难)”惠民工程,工程实施涉及到2317个行政村,共702.9万人受益。
2007年4月,云南省科技厅组织召开边境25个县和3个藏区县科技局局长会议,会议进行了全面动员,部署了工作任务,并与9个州市科技局长签订了《2007年度“云南边疆解‘五难’(学科技难)惠民工程”责任书》,同时为省级、州(市)级科技特派员代表颁发了聘书。2008年,在全省科技工作会议上,云南省科技厅厅长龙江与9个州(市)科技局长签定目标责任书。2009年,在全省科技工作会议上,和段琪副省长代表省政府,与各州(市)政府领导签定了落实创新型云南行动计划目标责任书,在9个州(市)的目标责任书中明确了“解学科技难”惠民工程的具体目标任务。同时,各州(市)科技局也与辖区各县(市)科技局签订目标责任书,建立了省、州、县三级责任管理工作机制。
一是及时成立了云南省科技厅实施“解学科技难”惠民工程领导工作小组,云南省科技厅党组书记、厅长龙江任组长,党组成员、副厅长徐宝明和洪世奇任副组长,有关处室和州市科技局长为成员,具体实施由云南省农村科技服务中心负责。
二是认真制定了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了目标、基本任务和工作措施。
总体目标:力争一年形成声势、两年明显改观、三年大见成效,使云南省边疆(藏区)县(市)农民群众“解学科技难”问题得到基本解决。
基本任务:以增加农民群众的收入为目标,立足当地特色优势产业的发展,围绕产业布局和区域规划,以科技为支撑,通过组织实施科技项目,引进先进实用技术在特色优势产业中推广应用,大幅度提高特色优势产业的科技含量,从而提高其市场竞争力,做大做强当地特色优势产业。三年来,云南省科技厅对9个州(市)及28个县(市)项目实施情况,组织了6次全面检查,并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绩效评价。
一是创新工作内容,围绕“六个一”工作目标任务,紧密结合当地实际;二是建立多方联动机制,各地科技管理部门积极与农业、组织、妇联、扶贫等部门及驻地科研单位合作,以项目为纽带,建立稳定的横向互动工作机制;三是积极建立各种管理制度和激励机制,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考核办法以及奖励办法;四是省、州、县积极开展各项配套服务工作,积极组织省级专家服务团通过采取“结对子”等形式赴28个县(市)开展技术培训服务,积极发挥科研机构、大专院校及科技人员的作用;五是深入实施科技特派员工作制度。从2007年起,云南省科技厅结合当地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的实际需要,组织科技特派员到边疆(藏区)县开展科技服务,通过引导当地农业产业化发展、农业企业培育、农村经济科技合作组织壮大,在农民科技素质提高、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致富等方面取得成效;六是加大培训力度,提高村民科技素质。针对各地村民对科技需求的实际,围绕当地特色优势产业发展,依托各类教学培训基地和专家服务团,以培养当地科技辅导员、科技示范户为重点,开展多种形式的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培育新型农民,努力造就一支结构优化、素质优良的农村乡土人才队伍;七是编印实用技术丛书,发放到农户。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针对28个边疆(藏区)县(市)农村科技需求,本着“实用易懂”的原则,围绕当地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积极组织省内高等学校、科研院所编写农村实用技术丛书,并及时发放到农户手中。
加快了特色产业的发展。各项目实施县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选择当地特色优势产业项目,通过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带动,促进当地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达到促进农民增收的目标。已完成特色种植、养殖及农副产品加工等产业项目375项(其中,种植类项目325项、养殖类项目50项),实现产值24.15亿元。
加强了基础条件建设。各项目实施区为了调动广大科技人员的积极性,通过选派科技特派员和培养科技辅导员,结合各地实际制定了激励机制,极大地调动了科技人员开展农村科技服务的积极性,使科技人员由过去的被动服务转变为现在的主动服务;由过去的“要我下乡”转变为现在的“我要下乡”,涌现出一批在“解学科技难”惠民工程中作出显著成绩的科技人员。3年来,全省累计选派科技特派员1582名,其中省级选派116人,9个州(市)选派329人,28个县(市)选派1137人;培养农村科技辅导员2972名,配备完善科技活动室2220个,为全面实施好边疆“解学科技难”惠民工程打下坚实基础。
科技培训成效显著。在实施“解学科技难”惠民工程中,各地始终把加强农村实用技术培训作为工作重点,注重部门之间的合作和社会资源的整合,采取集中培训、现场培训、以会代训、实用技能大赛、科技扫盲等形式多样的培训,累计培训农民近205万人次,发放技术资料53万多份,702.9万人受益。
经合组织发展壮大。按照每个乡(镇)培育1个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要求,各州(市)县(市)高度重视,积极创造条件开展工作。累计培育各类农村经济合作组织286个,这批农村经济合作组织为各地农业产业化发展、农民增收起到了引领和促进作用。
经费投入得到保障。在组织实施“解学科技难”惠民工程中,三年全省累计投入资金9450万元。其中,科技部对25个边疆县(市)及3个藏区县支持经费1205万元;云南省科技厅共安排省科技经费6210万元(其中2007年安排2156万元、2008年安排2054万元、2009年安排2000万元),9个州(市)共配套经费668万元,28个县(市)共配套经费1367万元。项目经费的落实到位,为28个县(市)解决“解学科技难”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障。
通过三年边疆“解学科技难”惠民工程实施,各项目实施区域农村经济社会发生了较大变化。一是加大了科技服务平台条件建设力度,各地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日臻完善,科技活动室、科技特派员、科技辅导员的作用发挥明显,农民学科技难的问题得到了较好的解决;二是农民学科学、用科学的意识和能力逐步增强,传统粗放的生产经营模式得到改进,农业生产中,普遍开始推广良种良法,产量、质量、产值均得到提高;三是促进了各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边疆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四是产业结构日趋合理,传统产业得到提升,优势特色产业布局日趋完整,产业培植力度加大,一个合理的产业结构正在逐步形成。
在实施边疆“解学科技难”惠民工程中,围绕当地产业发展、农民科学素质的提高,开展形式多样的培训,新型农民科技培训,绿色证书培训,农村党员、基层干部、科技示范户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等方式,科学技术得到了普及推广应用,不仅改变着广大农民群众的观念,也改变着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方式,为农民群众增收致富奔小康发挥着重要的支撑和引领作用。
通过云南边疆“解学科技难”惠民工程的实施,实施乡(镇)社会经济有了较大发展,农民学科学、用科学能力明显增强,28个县(市)的农民年人均纯收入逐年增加:2006~2007年,年人均纯收入由1565元增加到1892元,增幅为20%;2007~2008年,年人均纯收入由1892元增加到2222元,增幅达到17.4%;2008~2009年,年人均纯收入由2222元增加到2575元,增幅为16.5%,三年平均增幅达到了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