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云后在的遵特义殊会使议命

2010-06-28 09:48李新市
党史文苑 2010年15期
关键词:盛世才西路军共产国际

■ 李新市

陈云,江苏青浦 (今属上海)人,1905年6月出生于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他2岁丧父,4岁丧母,由裁缝出身的舅父抚养。1919年高小毕业后,因家贫无法升学,到上海商务印书馆当学徒,后当店员。1925年参加五卅运动,同年8月任商务印书馆发行所罢工委员会 (后为职工会)委员长,参加领导商务印书馆大罢工,并取得胜利。随即加入中国共产党,开始作为劳工组织者从事共产党的活动。历任中共青浦县委书记、淞浦特委组织部部长,中共江苏省委沪宁巡视员、江苏省委常委兼农委书记,中共上海闸北、法南区委书记和江苏省委组织部部长、省委书记等职。1930年和1931年先后在中共六届三中、四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候补委员、中央委员。1932年担任临时中央常委、全国总工会党团书记。1933年进入中央革命根据地。1934年在中共六届五中全会上被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常委,任白区工作部部长。随后参加长征,在担负全军后卫任务的红五军团任中央代表,后任军委纵队政委。1935年1月在贵州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即遵义会议)上,支持毛泽东的正确主张。过去,由于种种原因,当人们谈到长征这段历史时,对中共的重要领导人陈云知之甚少。当时,由于党中央赋予陈云特殊的使命,他没有和红一方面军战友一同走完二万五千里长征,只走了一万二千里,接近长征全程的一半,就接受了党的特殊使命,以至在遵义会议后的行程更为遥远和艰难。

遵义会议后党中央赋予陈云特殊而重要的使命

红军长征后,蒋介石一方面调集部队对我红军主力进行围追堵截,另一方面疯狂破坏白区的中共党组织,致使上海的党组织遭到严重破坏。当时,苏区中央与共产国际的联系大多数通过共产国际驻上海办事处。但是,中央红军长征后唯一的一部100瓦大功率电台在湘江之战中被毁,因此也无法与共产国际建立直接的联系。渡过湘江后,中央为了重新建立与共产国际的联系,曾派一名同志到上海与地下党组织联系,未获成功。1935年1月14日,中共中央多位领导人到达遵义,拟参加会议的中央常委有博古、周恩来、张闻天和陈云4人。于是,周恩来在会前找张闻天和陈云谈话,征求他们的意见。陈云赞同召开遵义会议。在会上,他充分肯定了毛泽东关于红军作战的基本原则,坚决支持毛泽东等人的正确主张。会议改组了中央领导机构,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确立了毛泽东在中共中央和红军的领导地位。

遵义会议后,中央认为有必要将长征和遵义会议的有关情况及时通报给共产国际,同时也要恢复白区党的组织,以配合红军主力的作战。于是,中央决定再次派代表到上海去完成这一使命。这是一项极为艰巨的任务,派谁去呢?党中央经过再三考虑,认为陈云和潘汉年对上海的情况比较熟悉,且具有丰富的地下工作经验,是承担这一使命的最佳人选。

这一决定是中央的核心机密,只有少数几个人知道。遵义会议后,中央认为陈云去上海的时机尚未成熟,因此仍留他在红一方面军任职。中央常委还决定,由毛泽东、张闻天、陈云到各军团干部会议上传达会议的决议。陈云为此撰写了 《遵义政治局扩大会议传达提纲》,并在红军过威信至鸭溪的路上向部队进行了传达。二渡赤水时,陈云负责指挥架桥。后来,中央决定成立由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组成的新的 “三人团”,全权指挥军事。为了进一步摆脱敌人的围追堵截,中央红军决定北渡金沙江,转入川西。这时,陈云的组织指挥才能已经引起毛泽东的重视。于是,在中央红军由云南禄劝县西北的皎平渡口北渡金沙江时,陈云和刘伯承分别被任命为渡河指挥部的政治委员和司令员,与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共同组织渡江。部队渡江以后,陈云参加了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在冕宁县的总政治部驻地,陈云还会见了地下党西昌特支的负责人,了解了西昌、冕宁地下党和当地情况。随后,他又配合周恩来召开了由当地干部参加的总政地方工作会议,成立了冕宁县革命委员会,陈云起草了革命委员会的布告。之后,陈云指挥部队通过彝族区,又过了大渡河,到达泸定县城。在那里,他又出席了中央负责人会议。这次会议做出了两项决定:一是中央红军向北走雪山草地一线,避开人烟稠密地区;二是派陈云去上海,恢复白区党的组织。

在党中央的亲切关怀和周密部署下踏上去上海之路

1935年6月上旬,根据党中央的指示精神,陈云在四川天全县地界以极为神速和隐蔽的动作离开长征队伍赶赴上海。在四川,陈云人地生疏,加上满口的上海话,很容易被人认出来。而此时,蒋介石正坐镇四川成都指挥 “围剿”红军,四川境内军警特务遍地都是,稍有不慎即可能落入敌人之手。

为了确保陈云的安全,在四川天全的灵关殿,党组织特地安排了熟悉四川情况又机智勇敢的当地地下党员席懋昭 (公开身份是天全县灵关殿小学校长)护送他出川。那天细雨蒙蒙,天色昏暗,陈云和席懋昭化装后离开长征队伍,准备绕道荥经县,经雅安往成都、重庆。为了避开追击红军的敌军,他们由小道向荥经县进发。没走多久,从后面跑上来一个人,只见他浑身是泥,慌慌张张,跑得上气不接下气。此人原是荥经的一个地主,当时任国民党天全县教育局局长,在准备逃往荥经时被红军抓获。中央认为可以利用国民党的这个教育局长帮陈云他们安全经过荥经。于是,红军便把他押往灵关殿,待陈云与席懋昭离开灵关村后,有意让他逃跑。见这个教育局长已赶上前来,席懋昭主动与他搭话,说他和陈云是为了躲避红军而逃的。这个教育局长信以为真,便讲了自己的实情。于是他们3个 “决定”结伴同行去荥经。

只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才能产生战胜各种艰难险阻的精神力量。从灵关殿至荥经,全是山路,陈云他们翻山越岭,多次避开了敌人的追击。这个教育局长同这一路上的民团很熟,因此,有他同行,所到之处,民团都很客气地放行。第二天,他们便顺利地到达荥经。之后,陈云化装成江浙商人。他对商人这个行当比较熟悉,满口行话,加上他有着丰富的地下工作经验,外人很难看出他的真实身份。席懋昭是本地人,对当地情况比较了解,人又非常机智。因此,他们二人便顺利地通过了雅安,几天后,又平安地到达成都。

在成都,陈云拿着刘伯承的一封亲笔信,来到了刘伯承的好友、美丰银行董事胡公著家里,胡公著十分惊奇,他一方面为陈云的勇气所折服,同时也为陈云的安全感到担忧。他告诉陈云,这里风声甚紧,不宜久留。当时,蒋介石唯恐红军进入四川腹地活动,在成都一带布下了重兵,增加了岗哨,整个成都戒备森严,过往行人都要受到严密的盘查,警察也经常在夜间闯入居民家中查验户口。在这种情况下,稍有不慎,即可能招来杀身之祸。陈云看在成都不便久留,于是在胡公著家逗留了一夜之后,第二天便离开成都,前往重庆。

在重庆,陈云又拿着刘伯承的亲笔信敲开了刘伯承弟弟家的大门,刘伯承的弟弟自己开了一家药铺,经常有人来往,活动比较方便,陈云就在这里住了下来,托人购买到上海的船票,准备前往上海。几天后,陈云告别了刘伯承的弟弟和几十天来一直护送自己的战友席懋昭。在重庆与席懋昭分手后,陈云坐上了前往上海的轮船。几经周折后,陈云抵达上海。但是,此时的上海与以前已大不相同,白色恐怖更加严重。他一时没有与地下党取得联系,却发现报纸上公开声明脱党的叛徒名单中有70多人认识自己。无奈之下,他只好先找在上海的老朋友、时任上海的浙江实业银行副总经理章乃器。在上海安顿下来之后,陈云开始着手恢复上海地下党组织的工作。不想,工作刚有所进展,中共上海局和中共江苏省委又一次遭到大破坏。

为了完成党赋予的使命踏上去莫斯科的漫漫长路

困难没有吓倒刚毅而敏捷的革命者,却激励着他们为实现革命的理想去奋斗。陈云通过章秋阳找到了瞿秋白的夫人杨之华和何叔衡的女儿何实嗣,并通过她们很快与共产国际驻上海的联络员取得了联系。在莫斯科的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了解到上海地下党组织又一次遭到破坏后,电示陈云和由香港前来与陈云会合的潘汉年,尽快离开上海赴莫斯科参加共产国际第七次代表大会。当时从上海去莫斯科的主要路线有3条:一是取道哈尔滨,坐火车经西伯利亚,再向西。可是这时的东北已经被日本侵略者占领,这条路极不安全。二是绕道欧洲,乘船前往。这条路最安全,但费用高,用时也最长。三是从上海坐船到海参崴,再转火车到莫斯科。经再三斟酌,陈云最后选择了第三条路线。

1935年8月5日前后,在宋庆龄的帮助和巧妙安排下,陈云与正在上海的中共 (江西)中央分局委员陈潭秋、江西省委书记曾山,以及杨之华、何实嗣等秘密搭乘苏联货船到达海参崴。为遮人耳日,苏联当局先把他们当做偷渡者押下船,然后又把他们送上火车。陈云一行于8月20日抵达莫斯科。潘汉年后行,于9月上旬抵达。此时,共产国际七大已经闭幕,青年共产国际六大正在召开,陈云和陈潭秋等作为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成员出席了大会。

在莫斯科,陈云参加了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的工作,任监察委员会委员,化名“史平”。长征前,共产国际通过往来的电报对中国革命的一些情况有所了解,但长征开始后不久,这种联系就中断了,共产国际的同志们迫切希望了解中国革命特别是红军的情况,陈云的到来让他们喜出望外。陈云向共产国际执委会详细报告了中央红军向西北转移和遵义会议的情况,使共产国际了解了中国红军长征前失利的原因和遵义会议的重大意义。

身在异乡的陈云十分挂念正在实行战略转移的红军战友,他坚信,有了毛泽东的正确领导,中国革命的未来必定充满光明。他想,自己虽然不能直接投身于祖国的革命斗争,但是也要为革命作贡献。他要以笔为刀枪,让世界包括国民党统治区的人民了解奋斗不息、战斗不止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他写了一本书,取名为 《随军西行见闻录》。此书除了对中央红军主要领导人进行描述外,还深刻阐释了红军广泛的群众基础和深得民心的原因。陈云还从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高度宣传了中国共产党的国共合作抗日立场,表明了中国共产党人诚挚的爱国情怀。1936年春, 《随军西行见闻录》先在法国巴黎华侨组织主办的 《全民月刊》上连载。同年夏,该书又在莫斯科中文出版社出了单行本,很快流传到了国内的日军占领区和国民党统治区,使人们看到了中华民族的希望。

在莫斯科,陈云同陈潭秋、曾山、孔原、滕代远等中共领导人一起进入列宁学院学习。陈云主要学习的是政治经济学,同时还学习列宁主义、西方革命史、中共党史和英文等。在业余时间,陈云还系统学习了马恩列斯的原著以及他们关于工农运动、阶级分析和阶级斗争等方面的论述,深刻领会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未来新社会的精神。他仔细查阅资料,除认真做好笔记外,还结合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和自己的革命经历,特别是针对过去革命实践中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和教训,从理论的高度对中国革命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总结。学习期间,陈云因为成绩优秀还获得过 “突击手”的称号。后来陈云还到莫斯科东方大学专门培训中国抗联干部的八分校讲授中国共产党的建设问题,获得了学员的广泛好评。

根据党的指示从莫斯科辗转阿拉木图后返回新疆

党中央和毛泽东一直密切关注着西路军在战场上的情况。早在1936年底,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就决定组织一个既代表共产国际又代表中共中央的代表团,由在莫斯科工作的陈云 (化名施平)任团长、滕代远(化名李光)任副团长,另外配有翻译冯铉儿和技术人员段子俊及报务人员李春田,组织力量迎接西路军。季米特洛夫还设了家宴,特意为他们送行。

宁夏战役失利后,西路军深入河西走廊。1936年12月8日,陈云率代表团前往阿拉木图 (今哈萨克斯坦首都),后又来到邻近新疆的苏联边境重镇霍尔果斯,住在一位苏军中校军官的家中,准备与驻新疆的军阀盛世才进行谈判,援接西路军。1937年3月23日,西路军用仅有的一部电台与中央取得了联系,并接到中央的电示:左支队 “应团结一致,保存力量,前进的方向是新疆或蒙古,设法去新疆,并将派陈云和滕代远去迎接”。接到中央的电报后,左支队立即决定向新疆进发。

4月中旬,正在焦急中等待的陈云终于接到了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的电报,要他们急速前进,赶到星星峡接应西路军。陈云等人立即乘坐国民党新疆督办盛世才派来的汽车,经伊犁前往新疆省会迪化 (今乌鲁木齐)。11日,左支队在李先念等人的率领下走出祁连山,开始向新疆进发。20日,他们又接到毛泽东、朱德的电示: “远方 (指共产国际)对于西路军进入新疆转远方求学问题已决定了。为此西路军必须到达星星峡,他们 (指陈云、膝代远等)在该地迎候你们。”26日,部队在前进中遇到强敌,受到重创,后经全体指战员拼死搏斗,终于摆脱了敌人。27日5时左右,第一批指战员终于到达了甘肃与新疆交界的星星峡。

为九死一生的西路军将士的安危冷暖奔波操劳

在新疆,虽然工作千头万绪,矛盾纠结缠绕,然而不管有多大的困难,陈云总是以巨大的决心和毅力,以宽厚仁爱的情怀,关心战士们的前途和命运。由于事先与盛世才进行了谈判,做了大量的前期工作,盛世才同意指令甘、新交界的星星峡办事处边务人员和边卡驻军,以和平的方式迎接左支队。与此同时,陈云、滕代远等乘坐盛世才派出的车队开始从迪化出发。在赶往星星峡的途中,得知西路军左支队已有指战员进入新疆的消息后,陈云立即给星星峡边务处打电话,请他们转告左支队,让他们就地休息,他很快就赶到。

1937年5月1日,陈云、滕代远等率几十辆汽车,带着大批的生活用品来到星星峡。陈云同李先念等一一握手,代表中央向左支队的指战员表示亲切慰问。西路军的将士们历经艰险,九死一生,见到陈云,见到了中央代表,泪水止不住地往下流。就在这时,盛世才派来一个苏军顾问替他传话,向陈云提出西路军指战员放下武器的无理要求。陈云表示坚决反对,他说: “能走到这里来的红军极不容易,放下枪不就成投降了,我们决不会放下武器的!”最后,那位顾问将陈云的话转告给了盛世才,他才打消了这种念头。

经过惊心动魄的战场拼杀之后,怎样才能够生存下来?这是保存下来的西路军将士们每个人心中都在思考的问题。望着疲惫不堪的西路军指战员,看着一个个衣衫褴褛、面黄肌瘦的战友,陈云的心里像刀割一样难受。他心疼地说:“有什么话,有什么事,以后慢慢说,你们先给我执行两项任务,第一要吃好饭,第二要睡好觉。”为了让同志们尽快恢复体力,他把从迪化带来的物资分给大家,“每人一套棉衣、一套单衣、一套衬衣、一双皮靴、一双皮鞋、一双袜子、一个瓷杯、一双筷子”,还有“大批的羊肉,苏联的纸烟和白糖”。同时,陈云又商请盛世才再空运一批物资。盛世才答应了,两次派飞机空投衣物、粮食、枪支、弹药。这使聚集到星星峡的400多名指战员装备一新,很快恢复了精力。

5月4日,陈云带领西路军左支队的400多名指战员,分乘几十辆汽车奔赴迪化。7日,部队进驻迪化一个尚未启用的纺织厂工人宿舍。陈云是将西路军保存的革命力量置于中国革命的总的格局中加以考虑的。7月,卢沟桥事变发生后,为了适应新的形势,陈云克服重重困难,在新疆为西路军开办了中国红军第一所多兵种的军事技术学校,为我军培养现代化军事技术骨干作出了贡献。

1935年6月中旬,陈云从川西去成都、重庆,后乘船去上海。8月上旬,又从上海乘船到海参崴,最后到达莫斯科。12月,又从莫斯科去阿拉木图辗转到苏联边境重镇霍尔果斯,回到我国新疆迪化。经过与盛世才的艰苦谈判后,陈云来到甘、新交界的星星峡迎接西路军将士,后来又返回迪化。1937年11月中旬,陈云奉命调回中央工作。至此,阔别中央两年多的长途而艰难的跋涉终于划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猜你喜欢
盛世才西路军共产国际
张文喜
近十年来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研究述评
落实习总书记关于西路军精神的讲话座谈会在京召开
20世纪30年代 共产国际眼中的毛泽东
盛世才的“亲苏联共”与“反苏反共”
“政治变色龙”盛世才
1933—1944年苏联在新疆的文化工作述论
西路军历史问题的认知转变始末
中共中央党校创办与共产国际
中统局参审“新疆三大积案”内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