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两件社会实践的小事,再联想到这些年来各地政府办公大楼越盖越恢弘,距离市中心越来越远,围墙越来越森严,你不得不感慨建设真正的开放政府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评价制度的质量,有多种标准,但对于普通人来说,最重要的标准就是“可亲近性”。一方面制度能够给普通人提供可以普遍获得的公共品,另一方面制度的执行者——各类公共组织容易被普通人接近、了解。简单地说,普通人和制度、组织之间没有人为的隔阂,而是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制度、组织不是高高在上的“权威”,而是普通人生活中的日常之物。
遗憾的是,这种对制度“可亲近性”的期待一再被现实证明是那么的书呆子气。最近亲历的两件事情颇能说明这点,都和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有关。
一件是,北京大学的一个读理科的研究生,对于我国政府机构的日常运行非常感兴趣,想通过介绍,找家单位在暑假期间实习。他来自湖南农村,想通过在中央或北京市的机关实习,增长才干。这些年,由于工作关系,和许多政府机构有所接触,所以我随口应允下来。这位北大学生在电子邮件中列举了一些他想实习的部门,都是带“中央”,或“国务院”字头的。我回信说这些部门可能要求高,很难接受实习生,让他把层次再降低些。他回信说可以去北京市政府机构。我问了几家熟悉些的,答复是现在没有关于实习的规定,无法接受。接着又把层次降低到区级,找了几家,也被婉言拒绝。最后,我只好尴尬地回复他说,再找机会吧。
另一件是一个中学生的暑期实习。我同事的孩子上高中,这个孩子很有社会关怀意识,想针对北京市老年人居家养老问题做一个调查。正巧我的一位同事和单位所在地的民政部门有些交往,所以就把她介绍到区民政局。接下来的官僚程序可能大家都能想象到。区民政局把这位高中生推到街道民政科,街道民政科又把她推到了下属的养老机构。结果,她去养老机构一问,回答是我们这里没有居家养老,只有老人院。看来,她原来设计的调查题目完全派不上用场。在高温的北京,这个中学生奔波在不同的机构间,汗流浃背,不知道会有怎样的感慨。
在许多国家,假期开放政府部门,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已经成为惯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所学专业和未来职业取向,自主向有关政府部门申请。通过实习,这些有志于公共服务的青年学子不仅了解了政府部门的运作规程,检验了所学的书本知识,而且也成为这些部门的对外宣传使者和潜在的招录对象,起到了促进政府与社会良性互动,拉近政府与社会关系的作用。
这些年来,我国的大学和中学也日益重视学生实习,将其作为学生认识国情,提高社会能力乃至增加就业选择的重要机制。然而,实习机会的获得或者需要依靠学校安排,或者要靠熟人介绍,全无制度性规定。年轻人了解政府、参与公共服务的权利被层层的官僚程序消解掉了,绷着脸的公共权力把他们挡在了高墙之外。
从这两件社会实践的小事,再联想到这些年来各地政府办公大楼越盖越恢弘,距离市中心越来越远,围墙越来越森严,你不得不感慨建设真正的开放政府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当下,我们亟需许多具体细微的制度设计和落实措施,这样才能让政府走出密封的玻璃盒子,从一个陈列品,变成让普通人伸手可及,举步可入的公共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