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香九州 福佑天下:天福茗茶创1000家连锁店特别报道

2010-06-20 07:08孙状云
茶博览 2010年1期
关键词:茗茶天福李先生

■ 本刊记者 孙状云

马英九接见茶王李瑞河

我们追寻的不是一段茶人的传奇,一次又一次的采访,是与一位智者在进行一次又一次的心灵对话。关于生命之人生,关于人生之理想。我们感怀,不是每个人都能获得事业,可每个人必须经历之岁月人生需要梦想与理想来托起对未来的坚信,努力了才会有希望!

谁也说不清天福茗茶究竟有多少家连锁店,天福的官方网站,记录每天都在刷新。到2010年1月9日本刊截稿时,天福公布的数字是980家,要不了几天,就可以达到甚至超过1000家。

百城千店,对于整个中华茶业历史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天福此次独占鳌头,成了业界的无冕之王,天福目前在全国只剩四个省没有设点,其中三省已在筹划中,预计不久,在全中国除了西藏之外的省份,都会挂上“天福茗茶”的招牌。

百城千店,天福集团总裁李瑞河先生终于夙愿得偿,实现了他立志塑造人生第二个春天的誓言,实现了“耕植中国,茗扬世界”的茶人梦想。这样的时刻,我怎能轻易错过。

我曾以《一个茶人的神话》、《一个茶人的传奇》、《天福——茶的帝国》等题专访过李瑞河总裁,他与我相约,等到天福茗茶连锁店开到100家时,好好聊聊。谁知短短16载,100家变成500家,500家将跃至1000家。李瑞河先生说:“到1000家时再庆贺吧!”

2010年元月的一天,又一次在李瑞河简陋的办公室,向来低调的他首次向我展示了他于甲申年(2004年)写的一首词:《沁园春•梁山赋》。

“……望想古今中外,谁与争锋?”

这是李瑞河式的自负!

全世界茶业里,除了打造立顿的联合利华以外,可以说已经没有哪一家企业可以与天福相抗衡了。

他是可以值得自负的。

没有谁能像他那样,一生能够打造两个驰名于世界的品牌:天仁茗茶和天福茗茶,将两岸茶界的风光赚尽。

没有谁能像他这样,翻过人生最惨淡的一面,在近花甲之年还能东山再起,反败为胜,开创人生的第二个春天。

没有谁能像他那样正确地认识自己,无论辉煌与落寞。

1990年,台湾股指由1.26万点暴跌至0.25万点,李先生执掌的天仁集团下属的天仁证券蒙受了三十亿台币的损失。李瑞河先生以“失败的责任我肩独挑,成功的喜悦大家分享”的一贯作风与胆识,保全其他股东的利益,独自主动承担起清偿巨额债务的义务,将自己名下千金散尽。

那时海峡两岸的往来刚刚解冻,没有成功者的范例,更多的人抱着观望的态度。李先生已是花甲之年,历此挫折,实难再冒险。但眼见大陆十多亿人口的广阔市场前景和改革开放呈现出来的蓬勃生机,李先生已经有点按捺不住了,他不想就此认命,一切需要振作,重新开始。经过了1991~1992年两年多的韬光养晦,李先生无时无刻不在寻求新的出发时机。到大陆去!这是他心底隐藏了多年的愿望,他感知有一种召唤,来自遥远的故乡!

“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天下没有走不通的路”,他坚信。

看到李先生踌躇满志的样子,以李先生过去为天仁创业的成就,以李先生“诚信”的为人处世,特别是那一次在清偿天仁证券债务中表现出来的对股东负责的精神,天仁的股东们以及其他一些投资者给了他充分的信任。

他义无返顾地选择大陆作为二次创业的投资对象,他说:“茶叶的根在大陆,我的根也在大陆,不是我爱台湾太少,而是我爱中国更多,两岸一家,血浓于水,我希望尽快三通,中华民族早日大团聚!”一颗赤诚的中国心。

由于众人皆知的原因,李先生不是以台湾商人的名义而是以美国天仁法人的名义迂回来到了大陆。

1993年2月1日,李先生一路风尘仆仆,携夫人来到了福州闽候的优山茶场。在那一片层林尽染的绿色之中,天空变得湛蓝湛蓝的,白云俯首,林间鸟儿欢鸣,绿色的茶园一波一浪,如那心中荡开的渏涟。冬日的优山水库碧绿如洗,在这样优美的环境中,刚刚还心情凝重的李先生呼吸着高山清新的空气,如释重负。他捧起一把故乡的热土,招呼夫人,一起眺望云雾萦绕的迤逶的山峦,瞬间的场景,产生一种我欲飞翔的感觉。没有一块大地像祖国这么辽阔,没有一个舞台像中国这么巨大,一个富有天赋的职业商人,是忍受不了长期的落寞的,总不愿放弃表演自己的机会。李先生和夫人两人相依相拥着,留下了一张富有历史意义的合影。

这一天,李先生写下了“从新出发十励”,如同战士走向沙场,以一种英雄出征决不回头的豪情与壮志。

李先生将“从新出发十励”写成小纸条,放进随身携带的钱包的夹层,遇到灰心或不顺心时,便拿起来阅读,以此来提示自己、告戒自己、勉励自己。

这是先生惮悟出的人生真谛,是他彷徨后的沉思,带着沉痛的血色与呼号,更是他抗击命运之不公的决心,带着哲人的独语。

他以血与泪写道:“脱去受尽创伤的老皮,今天是我新生命的开始。”在遭遇了那样的毁灭性打击以后,要重新站立起来,需要怎样的意志与力量?,有多少人沉沦了,抱怨那命运的不公,他却在花甲之年重新寻找生命的新的人生。那是怎样的一种凤凰涅槃的心理历程。无法忘却曾经的辉煌,无法忍受繁华后的落寞,还有过去所有的恩恩怨怨,无时无刻不使他觉得世事艰辛,世道艰难,人情淡薄,世态凄凉,他渴望人们的理解,尤其是亲人的理解和慰藉。李先生是台湾茶界举足轻重的人物,也是工商界的名人,人们注目着李瑞河,也议论着李瑞河,更有好事的人添油加醋地给李瑞河先生制造一些流言蜚语,有人说李瑞河这下完啦!又有人说李瑞河去投奔大陆投靠共党去了……李先生承负着常人难以承受的压力,他告戒自己:“没有时间去恨,只有时间去爱。天下的一切事务从今天起,我要用内心的爱迎接每一天”。

摒弃一切纷繁,剩下的是落寞与孤独,抛弃一切有关物质的杂念,留下的是时间的永恒。对先生来说,一切需从头而来,他觉得对于一个人的生命以及生命追求的价值,没有比时间更宝贵的了,他要用时间来创造奇迹,要用时间去实践他早已描绘好了的一个又一个蓝图,要用时间来证明他想证明的一切……所以先生不止一次地对身边的人说:“不依赖明天,也不怀念昨天,我的时间只有今天。今天的每一分钟都要拼命”。又说:“我要为这一天,这一周,这一月,这一年,这一生确定目标,用最大的毅力和智慧创造出生命百倍的价值。”……

一条条读来,听来,先生的励言,给了我们何等的心灵震撼!

时间对于每个人来说是公平的,有限的人生对于历史是短暂的。时间悄无声息,稍纵即逝,更多的人被历史淹没了,有的人却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一个个闪光点。

不在于事业取得了怎样的成功,而在于你作出了怎样的努力,至少对得起由时间构成的有限生命,对得起你自己,这便是人生的意义。

李先生是那样的一位思想者,使他摆脱了平庸,他在心智的道路上不断地攀登,他有了一种境界,超越了芸芸众生。惟只有超越了自己,才能走向永远。一个人最难超越的还是自己,他不止一次地告戒自己:“情绪像潮汐,我是强者,我要驾驽情绪,要做一个了不起的主人”,又说:“……我要指挥,我要服从自己的命令,走向成功。”这又是怎样的一篇心经呢,让他渡过人生的低谷。

谁也没有进行过这样的尝试。

尽管许多人在李先生之天福事业的最初阶段,对李先生描绘的蓝图不置可否,认为那是在吹牛说大话,因为此前人们从来就没有经历过,多少年来大陆的茶人们总是热衷于搞批发,将茶从甲地运往乙地,或者在春茶的季节里肩挑背扛着走街串巷地去上门推销,能到销区的城市里开一家直销的门市已是不错的了,谁又有这样的实力与能力在全国开出上百家连锁店,将一个品牌覆盖全国。

可李先生坚定地说:“我要坚忍不拔尝试,再尝试,像头猛狮,勇往直前,直到成功”。

“发挥美德、奋斗不懈,燃引天赋的潜能,开创不凡的胜利,莫忘我就是造物者的奇迹”。

这是强者的呐喊。是强者,必定自信。李先生顾不得别人在身后怎么议论自己,我就是我,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天福之路就此出发了。

1993年,李瑞河以美国天仁的名义在福建闽候优山茶场建立了第一家合资茶场,并在闽候设立了天元制茶厂。这是天福系统工程的奠基石,是天福之梦升起的地方,李先生亲手在优山肥沃的土地里种下了从台湾带来的茶树苗,种下了他的信念与希望。

天宫赐福。李先生是富贵之人,天也助,人也助,他更勤奋自助。天福这个令人心仪不已的名字,从诞生的那一天起便与李瑞河此后的人生联系在一起。也许是李先生想刻意再创一番事业,他弃早已成了世界名牌的天仁品牌不用,而以“天福茗茶”这一全新的形象登陆大陆茶市。先生很喜欢“天福”这一个名字,天是机缘,福是命份,一切随机随缘,他坚信每个人只有尽心尽力地为他的事业付出勤奋和劳作,才可以成功。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经过了那一番几近磨难的复杂心理,先生更加充满了自信。

李先生是一位茶人,他却肩负了弘扬茶业的光荣使命。“根植福建、香传全国,茗扬世界”。他将它作为天福经营的宗旨。

1994年初,他在福州开设了第一家“天福茗茶”,2004年11月,又在祖籍地漳浦县盘陀岭324国道边开设了天福茶庄,树立了天福茗茶连锁店的样板。为开发茶的深度加工,设立了天福漳浦食品开发有限公司。

创业的阶段是十分艰辛的。那时候,李先生已是年近60岁的人了,这样的年纪,在大陆早已到了法定的退休年龄,应该是修身养心,清心享福,颐养天年的时候了。为了天福之事业,他孤身客宿他乡,过着十分简朴的生活,暂别人间的天伦之乐。他的生活行程里没有灯红酒绿的生活。在他的生活中只有茶,一颗茶心,一身茶香,满身茶情,声声皆茶语。为茶而痴,为茶而醉。

先生更多的时间是在公司的评样室里度过的,凡是牵涉到天福茶品质上的事,他总要亲自过问,亲自跑茶园调研,下车间考察论证,一年中他有很多时间是在这个城市与那个城市的旅途中颠簸。除了工作,还是工作,有人说他是工作狂。他十分诚恳地对那些人说:我的每一分钟都得去拼博。这么些年来,先生每天坚持七点上班,亲自为员工作半小时的早课。十六年来,他很少迟到。他把所有的精力给了天福,吃住都在工厂,几乎没有休息天,也没有节假日,就这样马不停蹄地在漫漫的茶途上奔跑着。

他是一头老黄牛,耕耘着天福之事业。

先生的敬业精神深深地感动了他身边工作的一些人。那些曾在国营企业呆过的年轻人,开始很不适应这种快节奏的工作作风,看这样一位老人处处以身作则,身体力行地以饱满的精神勤奋地工作着,不得不由深深的敬佩而滋生出一份责任来。他们不无感慨地说,要是我们国营企业的老总们都能像李总裁那样,企业没有搞不好的理由。

这不完全归咎于体制,而在于一个人的素质,在于一个人的事业心,责任心和进取心。汇结到李先生身上,是一颗芳香永远的茶心,他又将爱茶之心,爱乡之心,爱国之心融汇一体,成了一种境界,一种理想与信念,他将它投入到工作中去,又是一种忘我的状态。

谁能在一种状态下工作,谁就信念长存,力量无穷。

没有人觉得李瑞河先生是位花甲之龄的老人。

李先生身边工作的人,怀着那一份对长者的敬意,自觉地在私下形成一种约定,尽量不在李先生午休的时候去打搅他,不管什么人约见,都极力挡驾,让他多休息一会儿。李先生有多种属于老年的病,口袋里随身带着各种药片,一起出差时,怕总裁因忙而忘了,手下的人总不忘及时提醒一句:总裁吃药了吗?

李先生就这样制造着天福茗茶的帝国,以他的理念与信条。

他以他的春秋笔墨为中国茶的历史书写了李瑞河实践版的《茶经》……

笑为何物?那是真实心灵的流淌。

当我们再次走进像城堡一样的天福工厂的外大门,沿着平伸过来的绿荫厂道,望见不远处便是天福茶博物院的大门,一座像牌楼一样的建筑,巍然耸立在灯火处,托着暮色的天穹,纷繁远逝,没有了白日里的喧嚣,阑珊的灯火,照着依稀记得的唐山、宋桥、明湖、清池,空旷的院落只有那一处处的茗风石刻,独自张扬着,殷红的血色流淌于赤裸的硕大卵石上,仿佛是一处处历史的履痕,让人感怀。

又一次来到瑞园,驻足在篱笆围筑的栏栅前,别墅小楼前的那一片梅林,疏影横斜,没有到开花的季节,只有心中浮动的暗香。

茶香九州,福佑天下。我抛出采访的题目,这不是刻意的恭维,的的确确天福日新月异的发展,使漳浦梁山下本来有些偏僻的盘陀小镇,成了中国茶文化第一镇,成了热闹繁华的天福城。在漳浦,几乎家家户户都能与天福沾上个边。天福不仅给很多人提供了就业机会,而且给他们带去了人生的理想与希望。

李先生,依然风尘勃勃、气度非凡,怎么看也不像是一位75岁的老人。

他说,他是分秒必争,争分夺秒,感觉时间不够用。

他告诉记者,1000家天福茗茶连锁店,不是天福的终点,而是他又一人生目标的起点,他的新的计划里,还想在全国发展2000家天福茗茶的加盟店,在海外建立1000家加盟店。针对媒体报道的天福计划于2011年在香港创业板上市的消息,李瑞河先生又一次十分自我地告诉记者,天福计划于2011年在香港上市不假,但天福绝对不会选择创业板上市,要上市肯定是主板上市。

他还说,人生要不断地树立新的目标,目标一旦锁定了,就一定要想法去实现它。二十一世纪,是中国人的世纪,也必将是中国茶的世纪。

他对未来,尤其是对中国茶业的未来充满憧憬与希望。

当问到“天福能复制吗?”李瑞河又一次十分自负地说,“复制天福,首先要先复制李瑞河。”如果说,天福集团是一个茶界的神话的话,那么李瑞河先生则是创造了这一神话的传奇人物。

猜你喜欢
茗茶天福李先生
余永富
孙天福治疗心律失常的经验总结
凝心聚力,传播幸福
庾楼
姚天福力驳忽必烈
浅议时令茗茶与保健的关系
相亲男跪守门口数月“求爱”
已无头发可寄
她从来只等人追
注定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