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应追求的终极目标

2010-06-19 09:51◎/李
湖北教育 2010年8期
关键词:终极目标生活孩子

◎/李 荐

教育是一个涉及千家万户,关乎国计民生的大话题。《现代汉语词典》中“教育”词条的解释是:按一定要求培养人的工作。“一定要求”是什么要求呢?《说文解字》对“教”和“育”的解释,似乎能给我们一些启示。“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教育者要身先士卒作出表率,被教育者效法教育者的行为,以达到至仁至善的标准。孔子说:“大学之道,在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说明:人离不开学习,学的目的在于懂得做人的道理,在于达到“亲民”“至善”的标准。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立人”,在于能使孩子在未来社会中有自己的生活空间和作用点,进而有能力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由此看来教育不能为了追求知识而舍弃生活的根本。人是生活在社会中的,我们宁愿学生紧紧箍在狭小的教室里,让他们被数以千计的卷子、书本和无休止的难题所困扰,也不愿意让他们接触社会。这样的孩子怎么能了解社会并立身于社会呢?陶行知说:“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育可以是书本的,是与生活隔绝的,其力量极小。拿全部生活去做教育的对象,然后教育的力量才能伟大,方不至于偏狭。”因此让孩子熟悉生活、体验生活、学习生活应该是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

前几天我看了两幅漫画,是一个小学三年级的女孩画的。一幅漫画里,小女孩每只小手夹了四枝笔,在拼命赶作业,可是繁重的作业怎么都写不完,于是急得孩子每只眼睛冒出了3个眼珠。另一幅漫画,小女孩的书包6个轱辘都拉不动,书包里的书搁不下,书包像卡车一样加了一个“挎斗”,可是还是不行,于是小姑娘只好头顶着一摞书本,旁边的路标写着“作业”二字,孩子回家以后沉重的任务可想而知。这个女孩在家是一个懂事听话的好孩子,每天学习认真努力,乐观开朗,在妈妈面前女儿总是显得十分快活。然而,有一天,妈妈无意中在女儿的作业本里发现了女儿画两幅漫画,看了以后十分痛心:孩子如此理解我们,而我们却从未走进孩子的心田。乐观的女儿承受着如此巨大的压力和痛苦,妈妈陷入了沉思?

前两天,一个同事跟我说了一件发生在她远房亲戚家里的事。两口子在天津做生意,生意做得很好,家庭生活殷实,有一个漂亮、聪明的小男孩。孩子在一所重点中学上初中,功课很好,也很听话,老师同学都很喜欢他,也从来没让父母操过心,是一个人见人夸的好孩子。就在春节前的几天,这个被老师、同学和家长公认的聪明可爱的小男孩,从高楼上纵身跳下,留下的唯一遗言是:“活着没意思。”一个天真烂漫的孩子,为什么能够产生“活着没意思”的想法?富裕的家庭生活,令人赞誉的学校,还有不错的学习成绩都没有理由导致孩子走上这条路。那我们的孩子怎么了?我们的教育怎么了?

如今,所有的孩子都感到压力很大,一些孩子甚至把“弃生”当作解脱的办法,这不能不让我们深刻反思我们的基础教育。北京大学撰写的《中国报告(2009)》调查显示:“北京孩子每天学习时间为14.4小时,上海为13.2小时,广州为11.9小时。”让大人每天上14小时的班尚且受不了,可是让孩子每天学习14小时,却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真事。以前读夏衍的《包身工》,控诉旧社会剥削童工每天要干十五、六个小时的活,觉得非常残酷。现在让孩子每天学习达14个小时,我依然想用“残酷”两字形容这种做法。在“残酷的教育”下生活的孩子怎么会感到“活着有意思”呢?现在的做法从根本上背离了教育的本源,形成了教育的异化,丢失了教育的终极目标。这种丢失目标的教育对孩子、对社会、对我们国家的未来伤害极大。实事证明:以知识为中心的教育不是真正的教育,在这种教育体制中生活的孩子的心在滴血。

我在网上读到一篇2009年高考(北京卷)作文——《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这篇文章是这样写的:

“我曾是一只鸽子,是千万鸽群中的一只……每次稚嫩的扑腾都是向天空倾诉飞翔的渴望……那一夜,自称是养育我们的主人来了……剪去了我们的翅膀,让大地上落下无数洁白飞羽。从此我们无法离开沉重的地面,只能做他们玩赏的点缀。我们身体孱弱,我们步履艰难。我们失去了自由,只能任人宰割。可是我高傲的羽族呵,我苦难的兄弟,你又怎么能被剥夺最珍贵的——自由……我们中有的堕落成了鹦鹉,他们竟向主人赏的玉米粒唱赞歌;另一些兄弟沉沦了,忘记了自己曾经有过飞翔的双翼,到处和母鸡调情。还有一些同类在主人的淫威底下,已经像呆鹅一样麻木;最令我伤心的,有的同类在各种意外中被失去了年轻的生命,多少次被一辆辆跑车碾得毛羽纷飞。而我只能傻傻地看着,默默流泪。如果我们还有翅膀呵,怎会不摆脱这一切,高高翱翔……想要飞翔,然而结果却是爬到死去为止,这就是我们的命运……我祈祷自己来生要化为鹰隼,振翼高飞罗网之外,乘风远翔黑云之上,我要请神赐予我利喙和尖爪,让我呼啸着,扯破这不可忍受的暗夜!”

这篇作文以其超凡脱俗、出类拔萃的想象力写出了孩子的痛苦和愤懑!揭示了目前基础教育中存在问题的根源所在。文章开篇直抒胸臆,表达了作者——一代年轻人要腾云飞翔的渴望。但是在现行的教育体制中,没有人关心孩子的内心诉求,家长们以为他们为孩子着想,他们有权做孩子的主。教育专家们认为:孩子是被教育的对象,必须老老实实接受专家们的教育。况且培训孩子们如何通过选拔十分严格的高考,在教育资源相对稀缺的中国帮助孩子进入大学,从表面上看,的确是一件有益于孩子的事情。而我们的教育专家们恰恰忽略了,这种表面上看似对孩子是好事的“教育”,却从根本上背离了“教育的终极目标”!于是孩子要走入生活,在生活中学习“活”的教育的要求,成了他们的无知妄想。“养育我们的主人来了”“剪去了我们的翅膀”!孩子们清醒地认识到:这种强迫他们以应付高考为目的的“应试教育”,是充满封建专制、压抑人性的教育,在这种教育体制下只能培养出唯唯诺诺、自甘沉沦或呆若木鸡的让主人“玩赏”“点缀”的饰物,否则在强大的体制面前任何有血性、有思想的碰撞都会香消玉殒!据说这篇作文得了0分,原因是主题思想不正确。我倒觉得这篇作文应该得满分,它指出了我们基础教育中存在问题的症结所在,说出了如此下去只能使我们的国家、我们的一代年轻人蒙受不可逆转的损失,同时也表示了我们的年轻一代对这种教育的不满和改变这种现状的决心!

面对孩子的压力,面对孩子的诉求,甚至面对孩子们以生命表示的抗争,任何一个教育工作者都应该清醒地意识到,我们有责任使偏离了教育终极目标的“应试教育”回归教育的本源,彻底铲除教育的异化,给孩子一个自由快乐的学习空间,让他们在愉快温馨的环境中健康成长。我们应该寻求面对每一个人的活的民主的科学的教育,应该用“友善用脑”的理念和方法开展各项教育工作,相信每一个孩子都是天生的学习者,让每一个孩子根据自己的特点幸福快乐的成长!这样我们的国家才会有繁荣强大的未来!

猜你喜欢
终极目标生活孩子
追梦路上,什么才是我们的终极目标
终极目标
平安普惠赵容爽:我们的终极目标
——客户的首选品牌
生活感悟
无厘头生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