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绍梅
四川省德阳市旌阳区中医院,四川 德阳 618000
我院于2007年11月~2009年11月对收治的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在常规治疗与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心理干预,并与仅进行常规治疗与护理的对照组进行比较,现将比较结果和心理干预措施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2007年11月~2009年11月选择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84例,入选的患者经诊断均符合1999年糖尿病诊断分型标准,均为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年龄24~40岁,平均29.5±14.3岁;孕次1~6次,产次0~2次;初产妇66例,经产妇18例。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50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50分。排除那些有其它产科并发症及严重的躯体疾病和精神病史等患者[1]。入选的患者均自愿参加本次研究,且与患者签订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按照贯序法将84例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随机地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各42例,两组患者的年龄、孕产次、SAS、SDS评分、职业及文化程度均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另外选择在我院接受检查的正常孕妇42例作为正常组。入选的所有患者均在入院后首先进行常规治疗与护理。干预组在上述常规治疗与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心理干预。治疗前后分别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状况进行评定[2]。
1.3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13.0对各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各项参数以均值±标准差()表示,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由表1可知对照组和干预组治疗前的SAS、SD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经过治疗与护理后,干预组治疗后的SAS、SDS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的SAS、SD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另外,干预组治疗后的SAS、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的SAS、SDS评分(P<0.05)。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SAS、SDS评分比较( )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SAS、SDS评分比较( )
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
n SAS SDS对照组治疗前治疗后42 57.0±10.852.6±10.754.7±11.353.9±12.1干预组治疗前治疗后56.0±11.439.6±9.3ab正常组 42 40.9±9.3 37.1±6.342 56.4±12.441.4±10.8ab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a P<0.05,有统计学意义;
与同期对照组比较,b P<0.05,有统计学意义。
3.1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护士作为护理第一线的工作者,是医生与患者的沟通桥梁。所以,护士应积极主动地与患者进行交流,注意了解患者的感受,设身处地的为患者着想。孕妇在入院后应首先向她们介绍医院和病房的环境,尤其是待产室和产房;介绍宫缩和疼痛情况,指导放松技巧,有利于产妇在分娩时消除陌生感、紧张感及压力。尽自己的全力去满足患者的真正的需求,真诚和蔼地关心、体贴患者,给予心理安慰。通过讲座或交谈的形式帮助患者正确认识妊娠合并糖尿病的有关知识,说明良好的情绪对控制患者血糖的意义,鼓励患者勇敢面对疾病,树立战胜病魔的信心。同时,还应加强对患者家属的情绪安抚,多与家属沟通,使家属密切配合,并给予患者以心理支持[3]。责任护士、护士长走访患者,及时了解思想情况,了解出现的问题,随时给予解决。
3.2 心理指导 确诊后,部分孕妇由于了解了糖尿病对母婴的危害,可能会因害怕疾病对自己和胎儿危害而无法安全顺利地度过妊娠期和分娩期,结果会产生焦虑、恐惧等心理。对这些患者可以在安静、舒适的环境下给予孕妇播放轻音乐,指导其跟随着指导语及音乐完成一系列动作,以放松心情[4]。
3.3 饮食指导 合理的饮食是控制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维持在正常范围内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目前针对这类患者的饮食疗法遵循以下几点原则:限制碳水化合物摄入、少量多餐、富含纤维素、各种维生素及微量元素。这样既能给患者提供维持妊娠的热能和营养,又不会引起饥饿性的酮体产生,以降低产妇并发症,并降低胎儿并发症如畸形儿、巨大胎儿的发病率。
[1] 常海燕,张学花.68例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围产期护理[J].山东医药,2008,48(35):36.
[2] 梁海英,陈兢思,赵丹曦,等.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心理健康状况的临床调查[J].中国妇幼保健,2008,23(27):3868-3870.
[3] 邵书琴,刘君洁,陈丽荣,等.妊娠及分娩期糖尿病患者的护理体会[J].河北医药,2009,31(19):2628.
[4] 贾云.妊娠糖尿病患者的孕期护理[J].护理学杂志,2007,22(24):66-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