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绍云
刘勰在《文心雕龙》说:“情者,文之经也。”这也就是说,写文章必须要有感情的震动,情感是文章的根本。那么,怎样才能更好地表现情感呢?大家都记得朱自清的《背影》吧,可以说文章把父爱渲染到极致,使多少人为之感动,为之流泪。原因何在?主要是作者对父亲爬过月台买橘子的情景作了生动具体的细节描写。这就说明,细节描写是渲染情感的最有效的途径之一。我们不是说——细微之处见真情吗?
怎样才能写出“细节”呢?
第一,要能够对生活作细致的观察,能够抓住人物富有特征性的动作、神态、语言等的细微之处。比如,《欧也妮·葛朗台》中老葛朗台见到金子时的一“纵”一“扑”,便深刻地表现了他的那种视金如命的贪婪本性。又如2002年高考全国卷优秀作文《险崖无悔》中就有一段非常精彩的细节描写:“一分钟过去了,十分钟过去了……冥冥中他突然他觉得有热热的、黏黏的东西滴在脸上。”“她紧紧地咬住牙关,咬住他弹指即逝的生命。她无法张口,只能用眼神告诉他:我们大家都不会放弃!”“又是大滴大滴的鲜血淌下来,淌下来了!”这一段细节描写涉及到了人物的动作、心理,读了以后,我们对“她”那发自“心灵的选择”,是不是十分感动呢?
其次是能对生活进行深入的感悟,能够悟出人物动作、神态、语言等与人物内心的“共振区间”,乃至“共振点”。如魏巍的《我的老师》中的一段“仅仅有一次,她的教鞭好像要落下来,我用石板一迎,教鞭轻轻地敲在石板边上,大伙笑了,我也笑了……”这一细节便深刻地体现了老师对学生的一片爱心。又如孙犁的《荷花淀》中,水生嫂听水生说明天就到大部队上去了,“手指震动了一下,想是被芦苇划破了手。”不难看出,这里通过手指的一“颤”,便把水生嫂内心深处对水生的挚爱、依恋、担心以及对时事的忧虑等复杂的情感,全都表现出来了。试想,作者如果不是用这一“颤”,而是直接道来,那细腻复杂的内心情感,能说得清吗?又怎能说得清呢?
第三,细节描写还可以进行合乎常理的想象。鲁迅先生说过:“艺术是可以进行虚构的,但必须要合于生活的真。”因而,细节描写也可以是基于生活的虚构。试看2002年高考江苏一考生的佳作《昭君的选择》,文章为了表现昭君的“一腔愁怨”和满腔爱意,虚构了这样一细节——在“迷茫的灯光下”,见到“一只单薄的幼蛾一头栽在嗞嗞作响的灯焰上,发出‘劈里啪啦的爆鸣声。昭君拔下玉钗,挑芯,试图将虫儿救出来。”再有,文章为了暗示昭君从心灵深处选择了出塞,又虚构了一个细节——“昭君震惊了,若有所思地看着蛾儿,看着它越飞越远,飞出重围,飞出重重封锁,飞向遥远的自己的天地!”不难体会,通过这样的细节,昭君的情意更真切了,昭君的形象更丰满了,昭君的人格魅力也就更动人了。
在写作中,要进行细节描写,我们还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真”。细节描写只有符合生活的逻辑,来源于生活,植根于生活,才能体现艺术的真实,反映生活的本质。二要“细”。细节描写要能够细致入微,写出生活的细小方面,又能细而不小,细中见深。三是“精”。细节描写不是鸡毛蒜皮、事无巨细,而要精心选取,要典型,要尽可能地少而精。四要“传神”。成功的细节描写,要细在传神处,像巨匠运斧,几下就削出人物的精神风貌和性格特征。
(灌云县板浦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