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科技厅农村科技处
调整农业结构发展效益农业,既要靠技术推广和指导,更需要大量信息的引导。
农村信息化工作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浙江省农村信息化体系建设一直在不断完善、发展、提升中。其建设宗旨是科技为“三农”服务的公益性事业,依托浙江省科技网的网络资源,应用先进信息技术手段,整合各类涉农科技经济信息资源,建立以信息网络为载体的新型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
在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领导和支持下,浙江农村科技信息网络体系已建立包括省中心网站和衢州、温州、丽水、金华、舟山、绍兴、嘉兴、杭州、湖州、台州10个市级中心网站、48个县(市、区)级服务站,并延伸到部分乡镇、村,在基层与“农技110”服务体系有机共享整合。仅衢州市已有村信息服务终端2446个,发展农村宽带用户2496户,发展农村手机上网用户2731户。发展手机短信用户数2.1万户。
浙江省农村科技信息网经过几年的建设,有了很大发展,已基本建成以农村科技创新、科技成果转化、科技服务和科技培训为主要内容、服务功能较全的为“三农”服务的科技信息网络平台。
——加强农村科技信息服务体系组织机构建设。在浙江省农村信息化体系建设领导小组统一领导下开展工作,并由省科技厅农村处和省科技信息研究院具体负责。以浙江省科技信息研究院、丽水、温州等10市科技局、衢州市农技110集团、浙江省农科院、浙江省淡水水产研究所、浙江省林科院、中科院茶叶研究所等单位为核心,制作铜牌,分别授予农村科技星火网工作站称号,落实专职人员,全面开展工作。各县建立了服务子站,乡镇、村依托农技服务站、农业大户、龙头企业、乡村小学等不同的模式设立信息服务点,保障农村科技信息的上传下达。根据区域产业特点建立了江山蜂业网、浙江渔业科技网、中国食用菌网、长毛兔产业网、山核桃产业网等专业网站;以省市县三级站点为核心,配备专职工作人员,建立农村信息化技术人员队伍;以农业科技特派员为核心,建立全省农技专家队伍;以远程教育和各类基层培训为抓手,提高农民文化素质,建立农村信息员队伍。
——构建集成式虚拟科技信息资源共享平台。通过项目实施,制定了浙江省农村科技信息资源数据规范;完成了在浙江农村科技信息网综合应用平台基础上,内嵌科技部中国农村技术中心开发的科技信息共享系统,实现了上联国家平台下联基层的异构信息资源共享应用。
——多管齐下,整合科技信息资源。浙江省科技信息研究院承担着“中国浙江网上技术市场”、“浙江省科技网”、“浙江省科普远程教育网”、“浙江省农村科技信息网络示范体系建设”、“浙江省科技文献共建共享平台”、“浙江省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中心资源库”、“浙江科技信箱”等多项省部级重点科技项目和大型信息网络系统的研发和建设任务,这些工作与积累为浙江农村科技信息资源共享建设奠定了基础。
浙江省科技信息研究院发挥自身的科技信息综合服务功能和专业技术能力,统筹兼顾,充分利用现有基础设施和信息资源,联合全省科研院所、大专院校、职能部门等协同工作,综合集成了多学科、多行业的专利成果、实用技术、专家信息、企业信息等,初步形成了跨部门、跨单位、跨地域的资源整合体系。
——共建共享、建设农村科技远程教育系统。积极整合、建设农村科技远程教育多媒体课件资源,并与农业科技特派员工作紧密结合,开展有声有色的农村科技远程教育培训。从2002年年底始,浙江省科技厅即开始有计划、有步骤地部署建设农村科技远程教育系统。几年的建设,无论是培训体系、教学资源还是教学实践方面,都卓有成效,拥有了坚实基础。2005年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和统一领导下,浙江省科技厅与全省各有关部门通力协作,积极投入到建设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中,在“浙江省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中心资源库”建设初期,省科技厅优先提供了近30G的农村科技远程教育多媒体课件资源,为浙江省农村远程教育体系建设发挥积极作用。在省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建设领导小组统一领导下,依托省科技厅科技信息研究院建成了省级中心资源库、依托省广电开发建立了广电前端播出平台、依托省电信公司建设了电信前端播出平台、依托浙江日报浙江在线网络建成了省级远程教育辅助教学网站和信息管理系统,摸索出了一条“少花钱、多办事、办好事”的远程教育服务系统建设和运行维护的新路子。
同时,通过建立导航库,与科技部“星火科技30分”实现分布式资源共享。在整合数据资源的基础上,2006年,将浙江省科技厅视频会议系统与农村科技信息网的网络视频资源进行整合,共建共享,不仅扩大了网络视频资源的覆盖范围,而且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目前,网络视频已建到全省所有地级市,并延伸到29个欠发达县(市、区)。浙江省农村科技远程教育教学资源的总储量近1个T。
——完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管理应用,构建了成果转化和先进适用技术推广平台。应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管理应用系统,完成了2003年度至2010年度浙江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申报、在线评审、立项入库、验收等工作。
——建设农业科技特派员之窗。建立了农业科技特派员数据库和项目库以及特派员视频库,定期发布省科技特派员工作简报、各类相关政策法规及浙江省农村科技特派员工作经验、交流动态等信息。全面反映浙江省农业科技特派员工作,为广大科技特派员在基层建功立业提供服务。
——建设网络化农业专家系统。开发研制了猪病诊治专家系统、茭白无害化生产专家系统、无公害青花菜生产专家系统、淡水养殖鱼类病害诊治专家系统,并上网发布,提供服务。
借助网站产品买卖信息发布功能,农民可以通过各级信息员指导、帮助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发布农产品供求信息,实现了农产品低成本、零距离、全天候地对接,降低了交易成本,提高了市场流通效率。
调整农业结构发展效益农业,既要靠技术推广和指导,更需要大量信息的引导。农村科技信息共享与服务平台建设,按照“以用促建”的思路,努力在完善功能、扩大用户和提高应用水平上下功夫,着力发挥信息平台的功能和作用。通过开放式、多途径、跨区域的信息搜集、信息咨询和信息发布,为解决新时期农民对技术和信息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通过服务,许多农民开始以市场为导向,因地制宜调整结构,发展起了效益农业,特色产业快速发展。
——加快信息进村入户。浙江省农村科技信息共享与服务平台建设充分考虑了农村信息化建设的滞后性和农民群体的特殊性。衢州市按照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要求,形成以市为龙头、县为纽带、乡村为基础的“三站一端”农村科技综合服务体系。在解决“信息传递最后一公里”问题和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到目前为止,全市已有村信息服务终端2446个,占全市行政村总数的94.4%。在农村科技信息服务体系建设方面,市、县、乡三级按照“六个有”(有协调组织,有专家队伍,有场地设施,有经费保障,有规章制度,乡镇有网络专管员)的标准组织建设,村级信息服务终端建设按照“八个一”标准,即:一个承办主体,一个固定场所,一块牌子,一只公开电话,一台上网电脑,一名电脑操作人员,一个承办责任或协议,一项服务制度。同时还加强与各类信息网络、大专院校、科研单位、专业市场、种养加销大户和农业龙头企业等密切联系,形成信息和技术的支撑体系。
——提高了产销对接效率。借助网站产品买卖信息发布功能,农民可以通过各级信息员指导、帮助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发布农产品供求信息,实现了农产品低成本、零距离、全天候地对接,降低了交易成本,提高了市场流通效率。如衢州市,已累计发布农产品买卖信息3.05万条,达成交易额7800万元,减少产品营销支出50万元。如:龙游县溪口镇上范村蛋鸭养殖大户范金发,自从在网上发布有关“提供鲜鸭蛋”的信息后,上海、江西等地老板或打电话或上门来洽谈业务,现在平均每三天就有5吨鲜鸭蛋销往上海、杭州、江西等地。他在网上发布了有关“提供鸭苗”的信息后,不到一个月,江西、丰城等地老板就上门来定购,到目前为止,定购数量已达3万余只。
江山市石门镇琚家岗村村民毛顺福,已为50多个种养大户发布产品信息8000多条,收到反馈2000多条,成交150多笔,为农民朋友推销野兔1000多只、白鹅1万多羽、生猪5000多头,蚯蚓100多万条、白菇50万袋、竹荪5000公斤。产品销往广东、福建、安徽、江西、上海等省市,蚯蚓和竹荪远销日本和韩国,为农民增收100多万元。他自己也通过赚取中介收入或饲养蚯蚓上网销售等实现利润10多万元。
——增强了生产指导能力。市级农村信息共享与服务平台开设农业技术、农情指导、网上咨询等栏目,并开通现场咨询热线、200条专家手机连线,采用网上发布、咨询回复、实地指导、科技示范、技术培训等办法,加速农业科技推广,满足农民对技术的需求。如2006年8~10月份南方生猪高热病风波袭击衢州市广大养猪场(户)的紧要关头,现场咨询专家热情接待来电来访的养猪场(户)为他们提供技术帮助,个别发生重大疫病的场(户)还指派专业人员深入栏头实地解剖调查有关病因,采取对应抗治措施,先后救治病猪5000余头,挽回损失100余万元。凭借网络的优势利用信息平台、市电视台《农技110特快》节目等预告那些未发病的乡镇养猪场(户)提前做好防范措施,催促农户尽快补打生猪兰耳病苗、猪瘟苗及伪狂犬等疫苗。切实做好生物防范,使衢州全市约100多个中小规模养猪场(户)的生猪安然无恙,有效保护了养猪场(户)的切身利益。因生猪提价等因素,从中可多获利100余万元以上。此外还定期向有关养猪场(户)发送防疫、猪价销售变化的消息,得到广大养猪场(户)的追捧。
——提高了基层干部、农民科学文化素质。丽水市农村科技信息中心,在开展农村科技远程教育工作的同时,坚持关键在于应用的观点,以农民实际需求为向导,主动适应与积极引导相结合,注意区域性、季节性和时效性问题,按照时令、节气组织举办了“食用菌胶囊菌种技术”、“长豇豆的科学栽培技术”、“绿色农产品与质量安全”等远程实用技术培训课。通过网络视频系统授课直接受训农民达10万多人次,通过丽水农村科技信息化网络平台教学、多媒体课件教学等多种形式受训农民达105万人次以上。同时丽水各市县区科技局也积极响应,在远程教育的延伸服务上提出许多新路子,如遂昌县创建了由本县农业技术人员组成的“农民科技服务团”;云和县科技局结合农村远程培训,开展了“百名科技人员联系村”;缙云县科技局扶持创办了“缙云浙大科技农业示范基地”、“晨龙航天育种示范基地”,培训和示范相结合,以基地为中心,培育一大批农业种植大户,进而带动全县农民致富;莲都区科技局在开展远程培训管理上提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如分级管理、分层负责;基地纽带、骨干帮带;考勤、考试、考核结合等,保证了培训工作的健康发展。
——加强了适用技术对接,促进了农民增收致富。浙江省淡水水产研究所与浙江省科技信息研究院紧密合作,开发建设了浙江渔业科技信息网,并在底层实现与浙江农村科技信息网的数据交互。建设了渔业技术网络服务体系和示范基地,与湖州、衢州、杭州、嘉兴、台州及余姚等地(市)的水产技术推广部门、行业协会建立了合作关系。配合湖州市水产协会和湖州市水产苗种协会,开展了大量的技术性工作,服务企业167家,举办技术讲座46期,受训农户(养殖户)1.33万人次。科技下乡150余人次,发放水产科技资料3万多份。开展鱼病门出诊服务2000多人次,供应鱼药及饲料添加剂232吨,服务企业58家,服务农户1.51万余户,并为全省10多家主要渔用饲料厂、10家省级水产养殖示范基地及良种场提供技术依托。为渔民提供罗氏沼虾、红螯螯虾及翘嘴红鲌、花鱼骨等其它各种水产苗种17.3亿尾,生产优质种虾2万多千克,生产其它商品鱼虾2.5万千克,推广养殖面积3.5万亩,辐射面积超过20万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