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利
长沙市第一医院神经医学中心 长沙 410005
面神经麻痹又称Bell麻痹,是神经科临床常见病,是指原因不明的急性发病的单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笔者对我院临床诊断为面神经麻痹的65例患者进行神经肌电图、瞬目反射检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本组65例,男34例,女31例,年龄14~ 77岁,平均45.7岁。左侧病变31例,右侧病变 34例。病程1~14 d,其中1~7 d 49例,8~14 d 16例。
1.2 检测方法 采用日本光电M EB-9200肌电图/诱发电位仪进行神经肌电图、瞬目(BR)反射检测。患者仰卧放松,眼微闭。其中瞬目反射检测:用两个导联同时记录,表面电极置于下睑中部,参考电极置于眼角外侧,额部置接地电极。在眶上切迹处刺激一侧眶上神经,阴极置于眶上切迹处,阳极位于阴极上方。一侧刺激,双侧同时记录。刺激强度个体差异较大,以引出最大和稳定的反应为准,左右强度基本相同。每侧检查4~10次,选择波形稳定,重复性好的波形测量。刺激方波为0.2 ms,滤波带通为 2~10 KHz,分析时间为100 ms。神经传导速度(NCV)检测:耳前刺激,于额肌、口轮匝肌、口三角肌记录,参考电极分别置于眼角外侧,鼻翼、下颌处。前额置接地电极,刺激强度为超强刺激。肌电图(EMG)检测:同心针电极检测患者患侧额肌、口轮匝肌的静息EMG,前额置接地电极。
1.3 判断标准 BR检查判断标准参考正常值为标准(采用(¯x±2s)),R1的潜伏期为(10.0±0.6)ms,R2的潜伏期为(29.3±1.8)ms。患侧 R1、R2及对侧刺激的 R2’的缺如或患侧R1潜伏期延长大于13 ms,R2及对侧刺激的R2’潜伏期的延长(R2、R2’潜伏期大于34 ms)及一侧波幅低于对侧50%,均提示该侧面神经不同程度的损伤[1]。
1.4 统计学方法 2组数据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9例发病1~7 d主要表现在患侧瞬目反射R1、R2波消失41例,患侧 R1 、R2和 R2′波延长8例 ,异常率100%;患侧面神经电图测定,潜伏期延长3例,波幅损失率<50%的3例,异常率为6%。瞬目反射的异常率明显高于面神经电图的异常率(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65例面神经麻痹患者两侧BR检测的结果对比见表1。
表1 65例本组患者患侧与健侧BR检测对比 [例(%)]
表2 65例本组患者患侧面神经潜伏期、波幅检测及EMG检测对比 [例(%)]
BR、NCV、EMG阳性率分别为 100%、24.6%、18.5%。可见BR阳性率高,适用于早期诊断。BR是由三叉神经输入,脑干中继以及面神经输出共同构成的反射弧[2]。BR检测是每刺激一侧的眶上神经,均可由眼轮匝肌诱发出两个性质不同的反射成分,即刺激侧所见到的早反射R1成分、晚反射R2成分和对侧引出的晚反射R2’成分。R1只是在刺激同侧出现,而R2可在双侧均出现[3]。其反射途径是从三叉神经眶上支---三叉神经核(同侧少突触联系)--同侧面神经核--面神经—形成R1,三叉神经眶上分支—三叉神经核(同侧多突触联系)--同侧面神经核—面神经—形成R2,三叉神经眶上分支—三叉神经核脑干换元(对侧多突触联系)--对侧面神经核—对侧面神经—形成 R2’[4]。三叉神经受损为传入型障碍,表现为患侧刺激时 R1、R2、R2’均异常,面神经受损为传出型障碍,表现为患侧 R1、R2及健侧R2’异常[5]。
由于面神经麻痹的损害部位早期主要在面神经管内段,是面神经近端的损害,远端的传导功能尚保持完好,只有BR才能反映面神经的传导功能。BR的潜伏期可反映面神经全长的传导,包括骨性面神经管内段,弥补了面神经远端直接传导检查(面神经电图)的不足。
面神经损害进展到侵犯末梢需一定时间,到面神经变性约需1周左右。时间太短神经变性未达到损伤程度,本组的EMG和NCV检测阳性率低,与检测时间过早有关。在受损1~2周就可以见到自发电位和患侧面神经潜伏期延长,波幅降低。所以NCV、EMG的检测宜安排在发病8~14 d后进行。在对本组20例面神经麻痹患者从发病至恢复期的追踪检测。发病后,如病变侧出现R1,提示预后良好,经过积极治疗可完全恢复。若病变侧R1、R23周仍未恢复,则提示预后不良,如3周R2又恢复者,完全恢复的可能性大。大多数患者发病后随即就诊,NCV、EMG检测不适宜面神经麻痹的早期诊断,在本组病例中可以得出面神经麻痹发病早期BR检查敏感,优于面神经肌电图。宜首选BR检测,且能定位中枢或周围段损害。
[1]汤晓芙.神经系统临床电生理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3:102-107.
[2]Shahai B.T he human blink reflex[J].J Neurol Neurosurg Psychiat,1970,33:792.
[3]陶细姣,古美华,丁丽.Bell’s麻痹患者的电生理检测[J].中国康复,2003,18(1):26-28.
[4]潘映幅.临床诱发电位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147-149.
[5]汤晓芙.神经病学神经系统临床电生理学(下)肌电图学及其他[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2:102-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