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喜格
河南濮阳市华龙区人民医院妇科 濮阳 457001
我院2007-2008年对68例腹胀患者选用耳穴压豆治疗和预防术后腹胀及肛门排气困难等症状。取得一定效果,现报告如下。
1.1 对象与方法 2008-08~2009-03,将各种妇科疾病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妇科手术的患者共48例,随机分为2组,即治疗组(埋籽组)和对照组(新斯的明组)。其中治疗组24例,年龄21~66岁;对照组24例,年龄 22~68岁,各组手术及例数见表1。
表1 4种手术在各组中的例数 (例)
1.2 操作方法 治疗组:耳穴选择:交感穴、大肠穴、小肠穴、胃穴。在患者手术后12 h开始,用75%酒精消毒耳穴局部,将王不留行籽贴附在0.8cm×0.8cm大小的方胶布块中央,贴敷于相应的耳穴上进行压迫,当刺激耳穴时,患者可有局部疼痛或胀痛、发热、酸麻等感觉,即为得气。每隔10min按压1次,反复5~6次以加强对耳穴的刺激,直至排气。一般在6 h内排气为效果最佳。选择术后12 h行耳穴埋籽,因为在术后12 h麻醉药作用逐渐消失,患者机体各脏器亦逐渐恢复功能,用耳穴埋籽刺激有关脏器使肠蠕动及早恢复正常,有利于排气,消除腹胀。对照组:术后12 h肌内注射新斯的明0.5 mg一次。新斯的明对胃肠道平滑肌有兴奋作用且是术后消除腹胀的传统用药。[1]但有易引起恶心、呕吐、及心动过缓的不良反应。
1.3 疗效判断标准 根据临床并参考有关资料将疗效分为优、良、差三级,从埋籽后计算时间(不包括埋籽前即排气)。优:埋籽后6 h以内排气。良:埋籽后6~12 h排气。差:埋籽后12 h以后排气。
见表2。
表2 4种手术病人采用耳穴埋籽后2组的疗效 [例(%)]
2组优者的百分数经统计学处理P<0.01,总有效率之比经统计学处理,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现在随着人们自我保健意识的增强,采用中医方法治疗和预防疾病,逐渐被人们所认可。借助耳部进行诊疗疾病和预防保健,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它是我国医疗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采用耳穴疗法,具有作用广泛、奏效迅速、操作简便无不良反应的优点。由于患者腹部手术后腹胀、排气困难、是由于麻醉药物使肠蠕动减慢所致,因术后不排气,患者只能暂禁食,影响术后的饮食调养。我们采用耳穴贴压“王不留行”籽的方法,刺激交感穴,大肠穴,小肠穴及胃穴等。交感穴有调节植物神经的作用[2-3],大肠、小肠、胃穴都于消化有关,能调理阴阳、温通气血,使胃气下降,从而消除腹胀。工作实践中我们对妇科48例腹部手术患者采用耳穴贴压“王不留行”籽刺激穴位的方法,操作简便,易于掌握,无任何不良反应,患者及家属很容易接受,经过观察,疗效显著,在妇科是值得推广应用的护理技术。因观察时间及例数有限,还尚待进一步进行长期的观察探讨。
[1]赵延德.常用药物手册[M].广东:广东科技出版社,1982:89.
[2]李学武.保健针灸与按摩(耳针部分)[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0:195.
[3]邹运雁.耳穴压豆治疗和预防妇科术后腹胀的观察[J].中国民间疗法,2007,1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