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雪飞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四医院(150026)
近年来,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及习惯的不合理,导致糖尿病患病率逐年提高,因此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患病率也相对增加。其对视力功能危害严重,是致盲的主要原因。DR在有效的治疗阶段缺乏症状,在晚期常导致不可逆性盲。目前医学界对对DR的病理机制有很多的理论,但没有哪一个理论被完全作为权威[1]。多数专家认为DR的实质是糖尿病导致的典型的微小血管病变之一。因此,早期诊断及分级分期能有效地指导激光治疗,减少糖尿病性盲的发生。
本组病例共102例,男42例,女60例,男∶女为1∶1.43。其中1型糖尿病18例,占所有案例的17.65%,2型糖尿病84例,占82.35%。102例病例中发病年龄17~79岁,平均53.4岁。其中30岁以下14例,其中10例为1型糖尿病,30岁及30岁以上88例。并发症:高血压病25例,高血脂症41例,有心电图改变者9例,酮症酸中毒8例,高渗性昏迷3例,糖尿病性肾病16例。
DR分期按1984年全国第三届眼科学术会议制定的分期标准[2];糖尿病按1999年WHO糖尿病专家委员会标准诊断[3];高血压按1999年WHO/ISH高血压标准诊断[4]。
直接进行视力检查,扩瞳后裂隙灯下三面镜或前置镜检查,直接或间接眼底镜检查等。荧光血管造影结合眼底彩色照相可以提高对DR的认识和诊断率,帮助确定视网膜病变的严重程度及早期新生血管和无灌注区,了解黄斑中心血管区的面积大小,推测视力预后,并能指导激光治疗。
眼底检查情况:根据检查情况确诊有无DR。在102例患者中,48例有DR,占47.06%,其中单纯性为37例,占77.08%,增殖性为11例,占22.92%。
1型糖尿病7例,占14.58%,2型糖尿病41例,占85.42%。患者均为双眼发病,病变程度相似(表1)。
表1 102例糖尿病患者眼底病变情况(例)
DR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其病理机制表现为视网膜血管瘤的形成、视网膜毛细血管和小动脉的阻塞、新生血管形成和纤维组织增生、视网膜脱离等。国人患病率为35%~50%[5]。本文结果与国内资料相似。病程与DR呈明显正相关,病程越长,DR的患病率也随之增加。本结果表明,病程每增加1年,约有11.2%的糖尿病发展为DR。病程10年以上较5年以下者患病危险度增加了4.01倍。既往理论认为患糖尿病5年后才会发生DR,但本结果病程<5年的DR患病率为33.7%,可能由于糖尿病患者早期症状不明显,难以确定发病时间,使确诊被推迟,较实际病程短。因此,一旦确诊为糖尿病都应尽早行眼底检查,并定期复查,必要时做眼底荧光血管造影,以便尽早发现DR,及时治疗。
[1]Wilkinson CP,Ferris FL 3rd,Klein RE,et al.Proposed internation-alclinical diabetic retinopathy and diabetic macular edema diseaseseverity scales[J].Ophthalmology,2003,110(9):1677-1682.
[2]全国眼底病协作组.糖尿病视网膜性病变分期标准[J].中华眼科杂志,1985,21(2):113.
[3]中国循环杂志编辑部.关于高血压新诊断标准的应用[J].中国循环杂志,2001,16(2):150.
[4]Lee ET.现代外国统计学优秀著作译丛—生存数据分析的统计方法[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8.
[5]罗丽华,王艳玲.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病理改变[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8,7(6):176-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