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 旭 张婷婷 刘永辉 崔 红 姜淑贞 杨在宾
随着畜牧业以及饲料工业的快速发展,常规饲料原料日益紧缺,开发非常规饲料资源是当务之急。同时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社会文明程度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安全、优质、无公害、无污染的绿色畜产品已成为消费主流。发展无公害畜牧业,生产绿色畜产品,增强我国畜产品的国际市场竞争力,已成为我国畜牧业的发展方向。以往的研究中曾经有过用松针粉饲喂商品蛋鸡的报道,而关于柏树叶粉对商品蛋鸡生产性能及蛋品质影响的研究却尚未见到相关报道。本试验研究了柏树叶粉对罗曼商品蛋鸡生产性能及蛋品质的影响,为实际生产需要和开发新的饲料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10%蛋鸡产蛋期浓缩料:由山东省某饲料有限公司提供。
柏树叶粉:由济南市园林局提供。
试验选用270日龄的体型基本一致、健康的罗曼商品蛋鸡420只,随机分为2个处理,每个处理3个重复,每个重复70只。对照组饲喂玉米+豆粕+4%麸皮型日粮,营养水平符合罗曼商品蛋鸡标准;试验组用4%柏树叶粉等量替代对照组日粮中的4%麸皮。试验预试期为1周,正试期为24 d。
日粮组成和营养水平见表1。
表1 日粮组成和营养水平
试验鸡采用舍内笼养,自由采食和饮水。光照:16 h/d,地面光照强度15 lx。鸡群密度3.86 cm2/只,舍内相对湿度55%~60%。保持鸡舍洁净,准确记录蛋鸡的采食量、日产蛋总数、日产蛋总蛋重、粪便情况、死淘数,观察蛋黄颜色等。
1.5.1 生产性能
每天准确记录蛋鸡的采食量、日产蛋总数、日产蛋总蛋重,观察粪便情况、死淘数,蛋黄颜色等。
蛋料比=蛋重(g)/饲料采食量(g)
1.5.2 蛋品质的测定
测定蛋形指数(长径/横径)、蛋壳厚度,比较蛋黄颜色。
饲养试验结束时,每个处理取鸡蛋20枚,测定全蛋粗蛋白、粗灰分、粗脂肪、干物质含量。
干物质测定:105℃干燥。
粗灰分测定:550℃高温炉中灼烧。
粗蛋白测定:半微量凯氏定氮法。
粗脂肪测定:索氏提取法。
蛋黄色泽:按罗氏比色扇的15个蛋黄色泽等级比色。
试验数据采用Microsoft Excel预处理,SPSS进行分析。
柏树叶粉及麸皮营养成分分析见表2。由表2可以看出,柏树叶粉的粗蛋白含量显著低于麸皮(P<0.05),而粗脂肪和粗灰分含量均显著高于麸皮(P<0.05)。
表2 柏树叶粉及麸皮营养成分分析
4%柏树叶粉直接替代4%麸皮后蛋鸡产蛋量、产蛋率和蛋重的比较分析见表3。由表3可以看出,麸皮和柏树叶粉两个处理组平均产蛋量、产蛋率、蛋重差异均不显著(P>0.05)。由此说明,用4%柏树叶粉替代等量麸皮对罗曼商品蛋鸡产蛋量、平均产蛋率和蛋重的影响不显著。
表3 蛋鸡产蛋量、产蛋率和蛋重比较分析
饲喂柏树叶粉后,蛋鸡采食量和料蛋比与饲喂麸皮的比较见表4。从表4中可以看出,两个处理组采食量、饲料效率(蛋料比)均差异不显著(P>0.05)。由此说明,用4%柏树叶粉替代饲粮中麸皮并不影响蛋鸡的采食量和饲料效率。
表4 蛋鸡采食量和饲料效率分析
饲喂柏树叶粉和麸皮对蛋中主要营养成分含量的比较分析见表5。由表5可以看出,对照组和试验组相比,鸡蛋中干物质、粗蛋白、粗灰分、粗脂肪差异均不显著(P>0.05)。蛋形指数、蛋壳厚度差异也不显著(P>0.05)。鸡蛋的蛋黄色泽表观看来差异也不显著(P>0.05)。以上结果说明,用4%柏树叶粉替代等量麸皮,没有影响鸡蛋的营养物质沉积和蛋的品质。
表5 蛋品质比较分析
根据试验时的饲料成本和禽蛋销售成本,计算出两个处理的效益分析比较见表6。由表6可以看出,用4%的柏树叶粉等量替代日粮中的麸皮,试验组和对照组总饲料用量均为600 kg,差异不显著(P>0.05);对照组的总蛋重为273.15 kg,试验组的总蛋重为272.75 kg,对照组和试验组总蛋重差异不显著 (P>0.05);而饲料单价试验组却比对照组降低0.03元/kg,试验期耗料成本共节省18元,在不影响蛋鸡生产性能以及鸡蛋品质的前提下,平均每千克鸡蛋耗料成本可以降低1.13%,提高了经济效益。
表6 经济效益分析
柏树栽培历史悠久,分布范围广,产叶量高,营养丰富,并含有多种保健活性物质,是优良的饲料植物。经对柏树叶粉进行常规分析表明,柏树叶粉如果作为畜禽饲料或添加剂,适口性好,营养价值高,对畜禽饲喂可能产生良好效果。但国内对此尚未进行系统研究。
对柏树叶粉进行常规成分分析,柏树叶粉含营养物质较全面,粗蛋白8.20%,粗脂肪12.70%,粗灰分11.13%,而麸皮含粗蛋白15.80%,粗脂肪4.00%,粗灰分4.30%。由此可以看出,柏树叶粉的粗蛋白含量显著低于麸皮,而粗脂肪和粗灰分含量均显著高于麸皮。除此之外,柏树叶粉还具有较高的能量及色素含量。由此可以看出,用柏树叶粉饲喂蛋鸡可能改变蛋鸡的生产性能及其蛋品质。
柏树叶粉是将柏树叶经过一系列工艺加工而成的一种叶粉类饲料,具有特殊香味,这种香味可能影响饲料的适口性,影响蛋鸡的采食量、产蛋率及蛋重等蛋鸡的生产性能。但经试验结果表明,用4%的柏树叶粉替代等量麸皮饲喂蛋鸡对产蛋量、产蛋率、蛋重以及采食量和饲料效率均无明显差异(P>0.05)。这可能与柏树叶粉添加的量并不是很多,试验期相对较短,试验动物少存在偶然性等有关。
柏树叶粉与麸皮相比,具有较高的脂肪含量,用柏树叶粉饲喂蛋鸡可能有利于提高蛋的脂肪含量。同时柏树叶粉中还含有较高的色素,可能作为天然着色剂,提高蛋黄色泽。但通过肉眼观察,用4%的柏树叶粉替代等量麸皮饲喂蛋鸡,并没有达到预期想得到高脂肪高蛋黄黄度鸡蛋的目的。这可能与柏树叶粉中的色素不能被蛋鸡所吸收并沉积于蛋黄中有关;4%的柏树叶粉添加量并不是很多,所以对鸡蛋的影响并不是很明显;试验时间不是很长,只有24 d;试验鸡只数量少,只有420只,采集鸡蛋样品少,可能存在个体差异及偶然性等有关。这还有待于通过进一步的试验来证实。
蛋形指数是指蛋的长径与短径之比,它表明蛋是细长还是呈圆形。蛋形指数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输卵管峡部的构造和输卵管峡部的生理状态,蛋形指数过大或过小均不宜。鸡蛋蛋形指数为1.32~1.39,标准为1.35。而本试验条件下对照组和试验组的蛋形指数均在1.25~1.30,蛋形指数偏小。这可能与试验所选鸡只的健康状况及饲养条件等有关。
柏树叶粉价格低廉,预计市场价格在600元/t,而麸皮市场价格要在1300元/t左右,比麸皮要便宜50%以上,且柏树叶粉来源广泛,不含有毒有害成分,因此,它必将倍受青睐,研究柏树叶粉替代麸皮对商品蛋鸡生产性能及蛋品质的影响很有意义。通过本试验的数据我们可以得出,用4%的柏树叶粉等量替代麸皮来饲喂蛋鸡是完全可行的,它完全可以保证蛋鸡的生产性能以及蛋品质,并且可以降低饲养成本,增加经济效益。符合我国开发新型饲料资源,用非常规饲料来代替常规饲料,克服我国饲料资源紧缺的趋势。当然,此次试验所用蛋鸡的数量较少,试验时间偏短,今后还有必要进一步扩大试验规模,增加调查、测定指标,以便获得更完整的试验数据,从而为生产应用提供更确切的依据。另外柏树叶粉的最合适添加量还有待于做进一步的探讨。
用4%的柏树叶粉替代罗曼商品蛋鸡日粮中等量麸皮饲喂罗曼商品蛋鸡,蛋鸡的生产性能及其蛋品质均没有明显差异(P>0.05)。说明用4%的柏树叶粉替代等量麸皮来饲喂蛋鸡是完全可行的,它完全可以保证蛋鸡的生产性能以及鸡蛋品质,并且可以降低饲养成本,增加经济效益。
[1]王景成,杨在宾,等.日粮添加植酸梅对蛋鸭生产性能和鸭蛋品质的影响[J].西南农业学报,2008,21(3):808-812.
[2]赵春晓.桑叶粉在蛋鸡饲料添加剂中的应用研究 [D].山东农业大学,2007.
[3]谢正华.川硬皮肿腿蜂学习行为及松节油定向培育研究 [D].四川农业大学,2005.
[4]侯百枝.松针粉在养殖业上的应用研究[J].饲料博览(技术版),2007(23):54-55.
[5]李忠喜.浅谈我国木本饲料的开发与利用 [J].世界林业研究,2007,20(04):49-53.
[6]郭爱伟.松针粉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 [J].西南林学院学报,2007,27(02):91-93.
[7]高妍.松针饲用产品研究进展[J].饲料工业,2006,27(3):55-57.
[8]潘继兰.用松针粉作饲料添加剂好 [J].农村实用技术与信息,2007(07):9.
[9]王三立,周翠珍.蛋鸡日粮添加落叶松针粉的试验 [J].饲料研究,2007(09):43-44.
[10]郭爱伟.绿色饲料添加剂——松针粉[J].饲料博览,2007(9):43-55.
[11]李大光.五味子、枸杞子和松针粉制剂在育肥猪生产上的应用[D].延边大学,2007.
[12]汤海鸥.酶解提取松针粉挥发油和葛根黄酮的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06.
[13]Sanna Steenfeldt,Anette Muellertz,J Fris.Jensen Enzyme Supplementation of wheat based Diets for broilers 1.Effect on Growth performance and Intestinal Viscosity[J].Animal Feed Science and Technology,1998(75):27-43.
[14]Saylor W W.Improved performance of broiler chicks fed diets containing phytase[J].Poultry Scf.Abstr.Papers,1995,74(spplt):104.
[15]Ravindran V.Influence of xylanase supplementation on the apparent metaholisable energy and ideal amino acid digestibility in a diet containing wheat and oats,and on the performance of threestrainsofbroilerchickens[J].Aust.J.Agric.,1999,50:1159-1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