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丝酵母菌菌血症28例回顾性临床分析

2010-06-07 02:21吴浩
实验与检验医学 2010年4期
关键词:菌血症血行两性霉素

吴浩

(武宁县人民医院检验科,江西 武宁 332300)

近年来,由于广谱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免疫抑制剂的大量应用、导管技术的快速发展及体内留置导管的增多、以及住院患者老龄化等,院内获得性真菌血行感染发生率显著增加,尤其是假丝酵母菌已成为院内感染的主要致病菌。美国感染病学会报道:假丝酵母菌菌血症已占医院获得性血行感染中的第4位[1]。本文以我院在2007/01~2009/12期间收集到的假丝酵母菌菌血症28例为研究对象,回顾性总结分析其发生的可能的一些相关因素、发生特点及防治措施,以期对假丝酵母菌菌血症的早期治疗提供一些有价值的资料及建议。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来源 根据实验室记录资料,江西省武宁县人民医院住院患者在2007/01~2009/12间,假丝酵母菌引发血行感染有28例,对这28例病人的病历进行回顾性分析:记录内容包括:年龄、性别、入、出院日期,所患疾病,是否接受手术,抗菌药物治疗、是否留置导管(包括中心静脉导管、气管插管、尿管及引流管)、是否气管切开或机械通气,及临床体征、抗真菌药使用的时机、剂量和疗程,病人预后及转归。

1.2 诊断标准血培养有假丝酵母菌生长,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ATB全自动细菌鉴定系统。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分析 2007/01~2009/12间,我院检验科共检出血行感染假丝酵母菌30株,其中2例患者在同份血标本培养中培养出2种同属不同种的假丝酵母菌株。28例患者中,男 17例、女 11例。年龄 22~84岁,住院时间 3~102d。(中位数32,四分位数间距 47.5)。

2.2 可能相关的危险因素 28例患者中,留置静脉导管及体腔引流管21例 (75.0%)、持续使用广谱抗菌药物17例(60.7%)、手术 16例(57.1%)、留置尿管 14例(50.0%)、糖尿病13例 (46.4%)、肾衰竭10例 (35.7%)、恶性肿瘤3例(10.7%)

2.3 假丝酵母菌菌种分布及药敏 28例假丝酵母菌菌血症患者共培养出30株假丝酵母菌,其中2例患者在同一份血标本中培养出两种同属不同种的假丝酵母菌株,白假丝酵母菌(15株)和近平滑假丝酵母菌(9株)所占比例最高。药敏结果显示不同的假丝酵母菌对抗真菌药物有不同的耐药。见表1。

表1 30株假丝酵母菌菌种分布及药敏情况表

2.4 以年龄分组分析病死率:大于60岁的老年组19例患者4例死亡。死亡例数占4/19。年龄在18~60岁之间组9例患者0例死亡。总病死率14.2%(4/28)。经行X列卡方检验P<0.05。

2.5 以感染类别分组分析病死率 假丝酵母菌菌血症患者常合并其他细菌或局部真菌感染,从表2我们可以看到,合并感染时,死亡率增高。

2.6 预后 28例患者中,19例进行抗真菌治疗,9例未进行抗真菌治疗,结果为:19例痊愈,4例死亡。其中,9例未进行抗真菌治疗的患者中,3例死亡,6例痊愈。

3 讨论

假丝酵母菌菌属是医院内获得性真菌血症的主要病原菌,白假丝酵母菌占同期血行感染的60%以上[2]。本组资料中,白假丝酵母菌占假丝酵母菌血行感染的50%,与文献报道基本吻合。其中,近平滑假丝酵母菌占假丝酵母菌血行感染的30%,提示近平滑假丝酵母菌的血行感染也应该引起临床注意。获得性真菌感染伴有多种易患因素同时存在,真菌血症多发生于基础疾病较重、免疫力降低的住院患者。本文资料结果提示:假丝酵母菌血行感染时,同时伴有呼吸道、腹腔、泌尿道等其他部位的真菌定植,多继发或伴发细菌感染,它们互为因果,易导致全身严重感染,甚至发生感染性休克。因此,建议对高危患者应加强真菌感染的监测,常规定期(2~3 次/周)进行血液、痰液、尿液及引流液真菌培养。对原发疾病严重、易感因素一时不能去除者,可预防性应用抗真菌治疗。可常用氟康唑50~100mg,每日一次口服,时间 5~7 天[3]。

表2 感染类别与病死率的关系

本文药敏结果显示不同假丝酵母菌对抗真菌药物的耐药率不同,白假丝酵母菌、近平滑假丝酵母菌、光滑假丝酵母菌、热带假丝酵母菌对氟康唑的耐药率分别为6.7%、0%、33.3%、0%,异曲康唑的耐药率分别为6.7%、11.1%、33.3%、0%,对5-氟胞嘧啶、两性霉素B的耐药率都为0%。可见临床常用的氟康唑和异曲康唑对白假丝酵母菌、近平滑假丝酵母菌和热带假丝酵母菌有较好的体外抗菌活性。但光滑假丝酵母菌对氟康唑、异曲康唑的耐药率相对最高。因此,对光滑假丝酵母菌血行感染的治疗应选用5-氟胞嘧啶和(或)两性霉素B。5-氟胞嘧啶常和两性霉素B联合应用治疗临床上假丝酵母菌和隐球菌的严重感染,但两性霉素B对肝肾功能损害的毒副作用比较大,所以建议临床上应用不良反应比较小的两性霉素B和脂质体组成的复合体—两性霉素B脂质体来代替两性霉素B。

假丝酵母菌菌血症的病死率据文献报道可达45.8%[4],但本文研究的病人的病死率(14.2%)相对较低,考虑其原因可能是及时给予了抗真菌药物治疗。提示临床中针对假丝酵母菌菌血症的治疗应根据临床经验及药敏监测结果进行及时足量、足疗程抗真菌治疗。同时,院内获得性假丝酵母菌血行感染,重在预防,加强医护人员的无菌观念,提高防治交叉感染的意识。加强口腔、气道、引流管及尿道的护理也是降低住院患者医院内获得性感染的重要措施。提倡有针对性地应用抗生素,避免滥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及免疫抑制剂。

[l]Edmond MB,Wallace SE,McClish DK.Nosocomial bloodstream infections in United States hospital:a three.year analysis[J].Clin Infect Dis,1999,29(2):239-244.

[2]Lin HH,Liu YC,Liu CY,et al.Fungemia:analysis of 43 cases[J].J Formos Med Assoc,l990,89(10):863-867.

[3]余 旻,俞康龙,林兆奋,等.危重病患者真菌血症的临床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1,11(1):7-9.

[4]Maschmeyer G.The changing epidemiology of invasive fungal infections:new threats[J].Int J Antimicrob Agents,2006,27(1):3-6.

猜你喜欢
菌血症血行两性霉素
不同剂量两性霉素B鞘内注射联合脑脊液持续引流置换治疗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的对比
金黄色葡萄球菌血行感染对外周血血小板数量影响的研究
血行播散型肺结核合并结核性脑膜炎患者低T3综合征发生率及其对短期预后的影响
两性霉素B脂质体穿透真菌细胞壁将两性霉素B直接传递至细胞膜上的麦角固醇
PCT和白介素6对危重患者导管相关性血行感染的早期诊断及预后的预测价值评价
新生儿腹部术后并发念珠菌血症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分析
血液透析置管患者发生导管相关血行感染的影响因素分析
内镜下黏膜剥离术后菌血症及内毒素血症的临床研究
两性霉素B膀胱冲洗治疗尿路真菌感染临床分析
血清降钙素原水平预示革兰阴性菌血症的价值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