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传清,周 勇,任丽凤
(武汉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2)
产业集群研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备受中外经济学、管理学、地理学、社会学等众多学科高度关注的一大学术前沿热点。1992-2002年是中国产业集群理论研究的肇端时期,总结这一时期相关研究成果,对开辟中国产业集群学说史研究领域、推进中国产业集群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
对某一特定产业内的大量关联企业集聚于某一地理空间现象,西方经济地理学家20世纪七八十年代多采用产业区(Industrial District)、新产业区(New Industrial District)等概念术语概称;以波特为代表的管理学家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则倡导采用集群(Cluster)、产业集群(Industrial Cluster)概念术语概称。发端于20世纪70年代末的新产业区理论在新产业区演化机制的解释上存在“柔性专业化”(Flexible Specialization)和“区域创新环境”(Regional Innovative Mellieu)两大理论派别之争。国外产业集群理论研究呈现从新产业区理论研究向产业集群理论研究演进的特点。目前西方学术界多趋向采用“区域产业集群”或“区域集群”概念术语研究专业化企业集聚区现象。“新产业区”和“产业集群”两个概念存在一定的区别:前者侧重强调专业化中小企业集聚及其外部规模经济性;后者既包括专业化中小企业集聚区,也包括大中小企业基于专业化分工协作的地理集中,强调企业集中引发的降低交易成本、促进创新、实现外部经济等作用。因此,“产业集群”是比“新产业区”内涵更为广泛的概念术语。
中国学术界关于专业化企业集聚区现象的理论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经济地理学家最早也是沿袭西方学者的研究路径,采用“新产业区”概念术语开展研究。在1998-2000年间,广东学者采用“专业镇”、浙江学者采用“块状经济”(或“板块经济”)等具有中国特色的本土化概念术语,分别探讨了广东、浙江两省企业/产业群落现象。自2001年起,经济地理学家关于专业化企业集聚区现象的研究文献多采用“产业集群”、“企业集群”等概念术语。经济学家、管理学家关于专业化企业集聚区现象的理论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末,采用的概念术语有“产业集聚”、“集群”(簇群)、“产业集群”(产业簇群)、“产业群落”、“企业集聚”、“企业集群”(企业簇群)、“企业群落”、“区域集群”、“专业化产业区”等。
就学术规范而言,“企业集聚”、“产业集聚”仅是形成“产业集群”的必备条件和重要基础。“产业集群”不仅包括“企业集聚”,而且还包括相关支撑机构(中介机构、政府组织、行业协会组织),二者也存在明显的区别和联系。相对而言,“产业集群”是科学概称专业化企业集聚区现象最为适宜的规范术语。
中国产业集群理论研究肇端时期的代表性学者群体主要分布在北京、珠三角和长三角三大地域(见表1)。
1.北京学者群体。该群体侧重国外产业集群理论、产业集群理论实践价值、产业集群形成机理、产业集群创新、产业集群竞争优势、产业集群区域营销、京浙粤冀等省市产业集群个案实证等论题研究,代表性学者为北京大学王缉慈及其研究团队(核心成员有魏守华、朱华晟、盖文启等)。
2.珠三角学者群体。该群体侧重广东专业镇现象的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研究论题主要涉及国外产业集群理论、产业集群形成条件和形成机制、产业集群创新、产业集群竞争优势等。代表性学者有中山大学王珺、符正平、李新春、丘海雄,暨南大学陈雪梅,华南理工大学杨建梅等。
3.长三角学者群体。该群体侧重浙江块状经济现象的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研究论题主要涉及产业集群发展模式、产业集群创新、产业集群竞争力等。代表性学者有浙江省委党校盛世豪和陆立军,浙江大学金祥荣、蔡宁、魏江和许庆瑞,浙江财经学院李永刚,浙江工业大学徐维祥,复旦大学仇保兴,同济大学石忆邵,华东师范大学熊军,东南大学徐康宁等。
此外,河南大学李小建关于新产业区理论的研究、华中科技大学聂鸣等关于产业集群政策的研究也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表1 1992-2002年中国产业集群理论研究代表性学者的地域分布
“产业集群”是个舶来品,关于西方产业集群理论的评价和传播是中国产业集群理论研究肇端时期的学术热点之一。在这一时期存在两种不同的研究视角。
1.将产业集群理论置于西方新产业区理论流派体系之中的评价。王缉慈及其研究小组(1993,1994,1996,1997,2001,2002)最早系统引进西方新产业区理论,梳理总结了新产业区理论的各流派(新的产业空间学派、产业集群学派、创新系统学派)演进脉络和主要成果。从区域创新环境、区域创新网络视角探讨了新产业区演化规律,以北京中关村、广东东莞、浙江宁波及诸暨等产业集聚区为个案进行了实证分析,指出产业集群理论是承继聚集经济理论、梯度推移理论、增长极理论和地域生产综合体理论等理论成果内核的一种新型区域经济发展理论,是一种对中国具有普适性的区域经济发展理论。李小建在考察全球新产业区经济活动演进规律的基础上,提出了从区域的形成时间、规模、部门结构、联系程度和根植性等方面判别新产业区的技术方法(李小建,1997)。
2.对西方产业集群理论的评价。王缉慈(1992)最早将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引入中国。符正平(1999)系统评价了波特的新竞争经济学理论,强调企业群落是一种有效的空间竞争方式,代表了一种真正的产学研联合模式、一种新型的政府与企业的合作关系,指出企业群落模式对中国产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熊军(2001)在回顾总结西方产业群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评介了“群”的理论背景和理论假设(创新相互依赖假设),分析了“群”形成和发展的动力机制(创新压力机制、互补性机制、交易费用机制和知识外部性机制),指出“群”理论融合了企业管理学、现代宏观经济学的最新成果,形成了独特的中观经济研究视角,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宁钟(2002)在相关研究文献综述的基础上,指出企业集群理论从外部经济理论到聚集经济理论、地域生产综合体理论、增长极理论、新产业空间理论和新竞争经济理论,是一个不断推陈出新的理论演进过程。陈剑锋和唐振鹏(2002)对西方学者关于产业集群的分类和演化机理、产业集群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产业集群与创新(技术创新、组织创新)及社会资本的关系等论题的研究成果,作了较为系统的梳理总结,提出了产业集群的研究层次和方法等。
学术界对产业集群的演化规律作了许多有益的探索,最具代表性的创新性成果有“内生和外生因素共同作用”说、“形成条件”说、“三维度成长机制”说、“动力机制”说、“形成模式”说等。
1.“内生和外生因素共同作用”说。尽管产业集群的出现具有某种历史的偶然性,但实质上都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产物。王缉慈(2001)将内生因素驱动的企业集群称之为“自发全球化”,将外生因素驱动的企业集群称之为“边缘工业化”,指出专业化劳动力市场的存在、原料和设备供应商的存在、接近最终市场或原材料集贸市场、特殊的智力资源或自然资源的存在、有基础设施可共享等外生因素可能导致产业集聚。金祥荣和朱希伟(2002)在任何两个产业的发展都存在“产业特定性要素”和“重叠性要素”竞争的基本假设前提下,指出“产业特定性要素”在特定地理空间的发育、集聚形成浓厚产业氛围,在“外部环境”有利其扩张时,专业化产业区便兴起并逐步壮大。“产业特定性因素”实质上是一种内生因素,而“外部环境”则是外生因素。朱康对(1999)、陆立军(1999)、陈雪梅(2001)等通过粤浙两省案例研究,从内生和外生视角剖析产业集群或企业集群的形成机理,强调内生因素主要包括区域的地理环境、资源禀赋和历史文化传统等,尤其是当地企业和居民的崇商文化、创新精神,外生因素主要包括外在的制度条件、经济发展机遇和外来投资等。
2.“形成条件”说。产业集群的形成有赖于一定条件的支撑。徐康宁(2001)强调一个典型的产业集群形成至少需具备三个条件:资本在某一区域内实现较快的集中,劳动力和产业技术充分自由流动,并实现与资本的自由组合;市场的充分供给,有市场能充分接纳在产业集群区生产的大量商品;当地的制度(政府政策、商业习惯、竞争文化等)允许并鼓励集群现象。符正平(2002)认为产业集群的产生需具备一定的经济条件(供给条件和需求条件)和社会文化历史条件。其中,供给条件包括集群产品存在技术可分性、产品差异化机会、低运输成本以及企业竞争环境的动态多变与速度经济性、技术创新的网络性与知识的缄默性;需求条件包括集群产品的时装性与艺术性、消费者对集群产品的消费行为呈现易变性和上瘾性、营销信息沟通的口传性、集群企业可获取多方面的需求利益、本地市场的支持以及挑剔顾客的存在;社会文化历史条件包括共同的文化传统、行为规则和价值观等。许庆瑞和毛凯军(2002)强调产品或服务具有较长的价值链、全球化的市场及知识导向的区域是企业集群形成的核心条件,完善的机构和良好的社会资本是企业集群形成的辅助条件。
3.“三维度成长机制”说。郑风田和唐忠(2002)在借鉴波特“钻石模型”等理论成果的基础上,从宏观维度、中观维度和微观维度视角构建了企业簇群成长机制模型,倡导企业簇群成长应遵循三维度原则。在宏观维度上应注重需求条件的培育、相关经济和法律制度的完善;在中观维度上应注重创造适合中小企业簇群成长的因子条件与配套服务、与外界建立有效的关联等;在微观维度上应注重提高企业间的互补效应与联合行动,培育集群内的信任和制定对不良行为的制裁制度,保持企业间适当的竞争程度,提高企业间的学习能力,降低新企业成长的门槛,宽容企业失败等。
4.“动力机制”说。石忆邵(2001)将企业群落崛起的动力机制概括为五种机制:人文环境的传导和更新机制、企业群落与市场群落的协同互动机制、可选择并联耦合机制、价值链与技术传递链的整合机制、地方政府的扶持推动机制。
5.“形成模式”说。陈雪梅(2001)将中小企业集群的形成模式概括为三种:因区域的地理环境、资源禀赋和历史文化原因形成中小企业群;由大企业改造、分拆而形成的中小企业群;跨国公司对外投资形成的中小企业群。罗若愚(2002)基于浙、粤、津三省市的个案研究,将企业集群的形成模式概括为“原生型”、“嵌入型”、“衍生型”三类。
学术界对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进行了广泛的探讨,研究视角主要有:
1.基于经济学视角的产业集群竞争优势分析。从经济学视角而言,产业集聚本身可带来外部经济(外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范围经济),节约生产成本、促进分工和生产灵活性(王缉慈,2001)。生产成本优势是企业进行价格竞争的前提,产业集群内部专业化的分工提高了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垂直、水平联系的众多企业和各支撑机构之间共同作用,分享基础设施、形成生产网络、共同策划营销,有效形成外部规模和范围经济,使生产成本、交易费用、营销成本大大降低(魏守华、石碧华,2002)。特别是企业集群使每个企业的交易成本和风险成本得以降低,使每个企业在不牺牲大规模企业所缺少的柔性条件下,从中获得规模经济性(郑健壮,吴晓波,2002)。
2.基于创新学视角的产业集群竞争优势分析。在产业集群内,供应商、客户群以及垂直、水平密切联系的相关企业与支撑机构等构成了一个知识、技术的扩散系统。集群中同质性企业或垂直分工的企业集聚在一起,同业竞争为企业的发展带来了竞争的压力和创新的动力,企业充分利用产品的差异化特性来争取市场的占有率,形成市场势力,获得竞争优势(魏守华,石碧华,2002)。相关企业集聚也可促进专业知识的传播和创新扩散,尤其是隐含经验类知识的交流,能激发新思想、新方法的应用(王缉慈,2001)。
3.基于营销学视角的产业集群竞争优势分析。产业集群区位品牌的创建对开展产业集群区域营销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产业集群可通过电子商务等方式传播“区位品牌”,进行集群产业整体营销,从而降低营销成本,获取纵向一体化的利润(魏守华等,2002)。产业集群可从价值链整体上进行营销,创建竞争优势,使成本领先、标新立异、集聚三种竞争战略能合理运用和优势互补(郑健壮,吴晓波,2002)。
4.基于经济社会学视角的产业集群竞争优势分析。从经济社会学视角而言,相互邻近的集群企业可在长期的交往中逐渐建立信任关系、实施保障这种信任关系的制度安排;企业地理上的集中以及社会—文化的区域根植性也增加了企业之间、企业与顾客之间的信任度,为产业的发展壮大奠定了基础,对内可降低交易费用,对外可形成独有声誉,从而获得竞争优势(王缉慈,2001;魏守华等,2002)。
5.基于资源观视角的产业集群竞争优势分析。蔡宁和吴结兵(2002)通过融合基于资源的企业理论(RBV)与“结构—行为—绩效”(SCP)的分析框架,探讨了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指出其竞争优势来源于资源禀赋、集群对资源的整合能力,集群规模、集群结构是影响集群资源及其整合的根本因素,集群企业的竞合博弈行为与集群结构的互动是集群结构影响集群竞争优势的动态途径。
总体而言,王缉慈及其研究小组关于产业集群竞争优势的研究成果最具代表性,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主要体现为节约成本、促进技术创新、获取外部经济等方面。
创新是产业集群的重要特征,学术界从不同的视角探讨了产业集群的创新问题。
1.产业集群是支撑企业技术创新的环境平台。对创新的促进被认为是产业集群的重要优势。郑健壮和吴晓波(2002)指出产业集群这种产业组织形式存在技术创新的优势,从内在机理而言,创新主要是由“本地化”所产生的邻近效应和社会化效应所引起;从创新的组织体系而言,集群内的高效创新系统和“T”型组织(纵向主要以某种核心能力为纽带,横向存在关联性的协作)使集群创新具有较高成功率和较长的持久性。王缉慈(2001)明确地将企业集群视为适合创新的空间,其原由可归结为地理临近性和社会根治性两组效应。魏江和叶波(2001)指出产业集群中的文化根治性效应对企业间技术学习具有重要的支持作用,包括鼓励合作互信、增强学习主体的吸收能力、促进人员流动等。刘友金(2002)提出了运用集群优势进行技术创新的“集群式创新”概念,认为集群是适合中小企业创新的有效组织形式,因为它使得中小企业在获得创新行为优势的基础上又能获得创新的资源优势,集群式创新具有互惠共生性、协同竞争性、资源共享性和地方结网性等特征。
2.产业集群的创新集成。产业集群的创新研究不仅应关注集群企业的自发性创新,而且还应关注集群内部不同主体间的创新集成问题。魏江和叶波(2002)指出促使企业集群实现创新集成的关键在于集群成员间通过协调性的集群学习形成知识共享效应,构建一种良性竞争机制激励集群成员次第创新,形成“挤压效应”;通过强制性正式规制、引导性正式规制、非正式规制三类规制安排,可有效地促进集群创新集成。
3.产业集群中技术创新集群的生命周期。陈剑峰和万君康(2002)在借鉴生命周期理论基础上,提出了基于产业集群的“技术创新集群”及其生命周期命题。产业集群中技术创新集群的重要特征表现为地理的接近和知识的互补。地理接近有利于技术创新交互作用产生、有利于隐性知识在企业间传递。知识互补有利于创新链的形成,促使企业从单纯竞争走向竞争协作共存。以专利数量(技术创新的产出)作为产业集群中技术创新集群生命周期的定量评价指标,其生命周期可细分为孕育、成长、成熟和衰退四个阶段。
王缉慈及其研究小组、聂鸣及其研究小组最早揭开了产业集群政策理论研究的序幕。
1.西方产业集群政策评介。西方国家集群政策实践始于20世纪90年代,聂鸣及其研究小组最早将西方产业集群政策理论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引入中国(聂鸣等,2002;蔡铂、吉晓丽,2002)。该研究小组强调集群政策的目标应是鼓励集群内企业的合作和网络化,提供更好的公共计划和投资;集群政策的重心是促进企业之间、企业和机构(大学、研究机构、社会中介机构)之间的合作,并为这些合作创造良好的环境和必要的条件。
2.集群政策与产业政策的区别。聂鸣(2002)开创性地探讨了二者的区别:产业政策的理论基础是“市场失效”,而集群政策则是“市场失效”和“系统失效”;产业政策主要着眼于未来发展的需要考虑,优先发展具有战略意义的产业,而集群政策则主要着眼于竞争力,任何产业均可成为重点培育的产业;产业政策的制定一般采用自上而下的过程,更多地反映政府的意图,而集群政策则一般采用自下而上的过程,主要反映企业的需求;产业政策对优先发展的产业采取倾斜政策,优先发展的产业和大企业可获得更多的资源,而集群政策则强调保持市场竞争的公平性,不针对任何具体企业采取特殊政策;产业政策的目标是促进优先发展产业的规模扩张,偏爱大企业,而集群政策则重视中小企业的发展。
3.产业集群中的公共政策。魏守华(2001)开创性地提出了“企业集群中的公共政策”命题,强调对企业集群实施公共政策引导和干预的目的在于提高产业集群竞争力,公共政策的治理内容主要体现在生产要素配置、区域营销、公私企业合作发展、区域产业组织形式、区域创新系统构建等方面。
尽管1992-2002年间的中国产业集群理论研究处于初步发展阶段,但这一时期学术界的研究成果对中国产业集群理论发展仍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主要表现在:
王缉慈及其研究小组的产业集群系列研究论文和学术著作《创新的空间——企业集群与区域发展》将西方产业集群理论比较完整地引入中国,并对国内部分代表性地方产业集群现象进行个案实证分析,为区域产业经济分析与规划提供了一种新型的理论分析工具,对中国产业集群理论研究、产业集群发展实践起到了重要的思想启蒙作用。
学术界关于产业集群理论的流变、产业集群形成机理、产业集群竞争优势、产业集群创新、产业集群政策等论题的研究成果,不仅丰富了国际学术界关于产业集群研究的成果内容,而且也初步构筑起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产业集群理论研究框架。特别是王缉慈及其研究小组关于产业集群区域营销、区域品牌的初步研究成果,更是开创了产业集群区域营销、产业集群品牌等原创性的产业集群研究新领域。
王缉慈关于北京、台湾、浙江、广东、河北等省市产业集群的个案实证研究,浙江学者关于浙江块状经济((浙江政界、学术界关于产业集群的原创性术语)的个案实证研究,广东学者关于广东专业镇(广东政界、学术界关于产业集群的原创性术语)的个案实证研究,开创了中国产业集群个案实证研究的先风。
[1]魏心慎,王缉慈.新的产业空间——高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发展与布局[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
[2]王缉慈.中国新工业区的形成——开发区现象见解[J].地理译报,1994,(4):1-3.
[3]王缉慈.北京高新技术企业的集聚与扩散[J].地理研究,1996,(6):481-488.
[4]王缉慈.关于企业规模科学性的思考[J].中国工业经济,1997,(7):27-30.
[5]王缉慈,等.创新的空间——企业集群与区域发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6]魏守华,王缉慈,赵雅沁.产业集群:新型区域经济发展理论[J].经济经纬,2002,(2):18-21.
[7]盖文启.创新网络:区域经济发展新思维[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8]李小建.新产业区经济活动全球化的地理研究[J].地理科学研究进展,1997,(3):16-23.
[9]王缉慈.别树一帜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J].管理世界,1992,(1):213-214.
[10]符正平.新竞争经济学及其启示——评波特竞争优势理论[J].管理世界,1999,(3):216-217.
[11]熊军.群的概念、假设、理论及其启示[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1,(4):2-7.
[12]宁钟.企业集群理论的演进及其述评[J].武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1):687-696.
[13]陈剑锋,唐振鹏.国外产业集群研究综述[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2,(8):22-27.
[14]金祥荣,朱希伟.专业化产业区的起源与演化——一个历史与理论视角的考察[J].经济研究,2002,(8):74-95.
[15]朱康对.经济转型期的产业群落演进——温州区域经济发展初探[J].中国农村观察,1999,(3):35-41.
[16]陆立军.中国小商品城的崛起与农村市场经济发展的义乌模式[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1999,(1):71-79.
[17]陈雪梅,赵珂.中小企业集群形成的方式分析[J].暨南大学学报,2001,(2):68-73.
[18]徐康宁.开放经济中的产业集群与竞争力[J].中国工业经济,2001,(11):22-27.
[19]符正平.论企业集群的产生条件与形成机制[J].中国工业经济,2002,(10):20-26.
[20]许庆瑞,毛凯军.论企业集群的形成条件[J].经济纵横,2002,(10):37-40.
[21]郑风田,唐忠.我国中小企业粗群成长的三维度原则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2,(11):63-69.
[22]石忆邵.企业群落理论及其在中国的实践[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8):41-62.
[23]罗若愚.我国区域间企业集群的比较及启示[J].南开经济研究,2002,(6):52-55.
[24]魏守华,石碧华.论企业集群的竞争优势[J].中国工业经济,2002,(1):59-65.
[25]郑健壮,吴晓波.中小企业集群经济持续发展动因[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2,(3):31-33.
[26]魏守华,赵雅沁.企业集群的竞争优势探究[J].财经问题研究,2002,(5):51-56.
[27]魏守华.集群竞争力的动力机制以及实证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2,(10):27-34.
[28]魏守华,邵东涛.论中小企业集群的区域营销[J].商业研究,2002,(9):113-114.
[29]蔡宁,吴结兵.企业集群的竞争优势:资源的结构性整合[J].中国工业经济,2002,(7):45-50.
[30]刘友金.论集群式创新的组织模式[J].中国软科学,2002,(2):71-75.
[31]魏江,叶波.企业集群的竞创新集成:集群学习与挤压效应[J].中国软科学,2002,(12):38-42.
[32]陈剑峰,万君康.产业集群中技术创新集群的生命周期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02,(5):60-63.
[33]聂鸣,李俊,骆静.OECD国家产业集群政策分析和对我国的启示[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40-43.
[34]聂鸣.培植竞争力:从产业政策到集群政策[C].宁波:全国“产业集群与中国区域创新发展”研讨会论文集,2002:82-85.
[35]蔡铂,吉晓丽.促进产业集群发展的政策选择[J].统计与决策,2002,(7):23-24.
[36]魏守华.企业集群中的公共政策问题研究[J].当代经济科学,2001,(6):5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