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科学课堂结课的思考

2010-06-04 07:22徐雪萍
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 2010年5期
关键词:结课功能科学

徐雪萍

【摘要】一节课的引入固然重要,但其结尾也是课堂教学的总结和升华的重要环节。本文通过归纳和分析当前课堂结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与不足,思考结课的功能,并通过教学实践总结初中科学课堂结课的常用方式。

【关键词】科学 课堂 结课 功能 方式

一、问题归纳与原因分析

教学是艺术,一节精彩的科学课,不仅要有引人入胜的导入方式、环环相扣的教学过程,更要有精彩的结尾。但实际课堂中还有很多不能令人满意的结课场景。

1.食之无味的“要点复读”。结课时,教师常常将本节课的知识点复述一遍后,马上呈现相关练习以巩固学生对课堂知识的记忆及重现能力。笔者并不否认这对提高考试成绩的作用,但长此以往,这种方法必然会导致学生的学习方法变得机械化乃至僵化。经常听到教师埋怨“学生不会思考”,其实不会思考的学生正是这样的教学培养出来的。

2.华而不实的“学到什么”。有的教师意识到课堂中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想设计一个结课环节以促使学生思考,于是就有了“今天你学到了什么?”甚至在市级以上的优质课评比或教学大比武的课堂上也屡见不鲜。这种结尾方法看似非常新颖,实则华而不实,其结果无非是让学生把知识要点罗列一遍。但是,究竟有多少学生能将知识间的联系与区别条理清晰地表述呢?又有多少学生能深刻地理解和阐述科学的思想和方法呢?

3.无病呻吟的“什么问题”。在结课时还有这样一句:“学了这节课之后,你有什么问题或者有什么新的想法吗?”乍一听,教学民主,关注学生,问题意识和教学观念紧跟课改潮流。但问题在于学生面对这一问题时往往是整齐划一的“没有”!而教师所期望的是“没有”还是“有”呢?事实证明,没有问题的课堂是有问题的。

以上几种结课或侧重于对知识的归纳、巩固,或为了作秀,忽视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课程目标也就无从着落。

二、功能思考与方法选择

结课方式的设计与选择应以学科特点、教学内容、学生实际及课堂情况为依据,既要注重对课堂内容的拓展与延伸,又要关注学生在学习中主观能动性的发挥。通过设置新情境、营造新氛围,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体验中巩固知识、开阔视野、发展能力。

1.归纳整理,整合加工。不可否认,知识的掌握是学生学习的重要目标之一,也是学生参与科学学习过程、形成科学技能、掌握科学方法的重要载体,更是培养科学态度、情感和价值观所必须的。但科学知识的获得不应该只是通过机械的记忆,而应当是在已有的认识基础上主动建构的,并且成为学生自身个性化知识结构中的特定一环。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通过学生自身的思维加工才能达到。例如,学习“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后,为了能让学生深刻理解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间的联系与区别,可以设计一个具体的情境化问题进行结课:请你用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四个词来描述一支正在燃烧的蜡烛。学生要完成描述,就必须准确把握四个概念的含义,并能准确地区分概念间的联系与区别,还应该将所学知识综合运用到新问题的解决过程中。由此可见,将所学的知识设置在一个简单易懂的问题情境中,跳出了简单记忆与重现的僵化框架,能有效激发学习兴趣,愉悦、主动地获取知识,同时帮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记忆与概括、深化与升华,通常适用于仅通过简单记忆难以掌握其外在形式和内在联系的抽象概念的学习中。

2.承上启下,融会贯通。在科学学习中,前后的学习内容是紧密联系的,课堂的结尾是一节课的结束,同时也可以理解为下一节课的开始,学习并没有就此画上句号。因此,教学中设计承上启下的结课,在“欲知后事如何”时戛然而止,留下一个有待探索的未知数,从而激起学习新知识的强烈欲望,使得“且听下回分解”成为强烈的学习期待。学习了“光的直线传播”后,可提出:光在同一物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但如果从一种物质射向另一种物质时,它的传播会有什么特点呢?这一问题既总结了“光的直线传播”,同时也引发了对“光在界面上的传播”——光的反射和折射。这样的结课既巩固旧知识,延伸了新知识,又培养了学生乐于探索、勤于思考、热爱科学的品质;既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探究欲,又能把这种欲望延伸到课外,使学生对下一节课的学习充满期待,往往适用于某些知识连贯性较大的规律学习。

3.融入科技,拓展提高。科学在不断发展,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科学教学要反映当代科学的新成果和新思想,应让学生了解一些他们能够接受、乐于接受的现代科学技术知识,了解现代科学技术对建设新农村、新城镇和改善人们物质与精神生活的作用,从而使他们认识到科学与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如学习“指南针为什么指南”后,通过视频介绍磁悬浮列车的特点,然后提出问题:如果让你来设计磁悬浮列车,应如何让列车“浮”起来?只要关注时代科技的发展,结合教学内容挖掘科技素材,给学生以具有时代气息的科学知识和生活体验,就能激起他们的探究欲望。

4.走向生活,关注自身。科学课程的核心理念是全面提高每一个学生的科学素养,科学教学不应仅仅停留在对传统知识的继承与传播,同时还应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精选对学生生活有重大意义的内容,让生活走进科学课堂,让科学知识走进社会生活,从而使科学课堂充满生命活力,真正实现“生命课堂”。如学习了“食物与摄食”后,了解了“常见食物所含的营养素”和“符合中国人饮食习惯的营养金字塔”等知识,则以“为自己设计一份中餐或者一天的菜谱,使得自己能更加健康地饮食,并说明设计理由”进行结课。科学知识源于自然、源于生活。这种“生活化”的结课,将枯燥的术语、抽象的模型转化为真实可见的具体事物,而且又密切联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感到真实、可信,因而愿意解答、乐于解答。事实证明,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去解释生活、社会和自然中的现象,不仅能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领悟科学思想和方法,也可以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体悟情感,内化精神。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是科学精神的重要内容,是科学课程目标的重要方面,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的培养应该贯穿在科学教育的全过程。如学习“牛顿第一定律”之后,可告诉学生:牛顿第一定律看似简单,但这一定律的研究却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过程,自2000多年前亚里士多德提出,到伽利略的实验研究和科学想象乃至笛卡尔的补充研究,最后由牛顿总结得到。通过这一介绍,让学生了解科学家在科学之路上披荆斩棘地为人类创造了丰硕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探索历程,体会他们坚持真理、实事求是、不屈不挠的精神。同时,让学生认识到科学的进步往往是众多科学家智慧和劳动的结晶,从而领悟与人合作的重要性,养成善于交流、协作和分享的习惯,形成尊重别人劳动成果的意识。在定律和原理的学习中,巧妙运用科学史实,让学生深刻地认识到任何一项科学成就的取得都必须付出勤劳的汗水,甚至倾注几代人毕生的心血,让学生在科学课堂中实践大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的名言——“读史可以明智”。

教无定法,科学课的结课没有固定的方式。应在分析教学对象、教学内容等因素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地选择适合自己学生特点和教学风格的结课方式,并以是否有利于调动学习积极性、是否有利于启发思维、是否有利于后续学习、是否有利于提高科学素养为标准来衡量其科学性,让学生沉浸于“课将终而思不止,趣犹存且意无穷”的艺术氛围中,进一步催化学生的求知欲望和积极思维,促使学生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索与创新。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科学( 7~9 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肖立.岂能“虎头蛇尾”——物理课堂教学结尾设计[M].物理教学探讨,2006,(19).

[3]沈国旭.初中科学教学“生活化”的策略[M].当代教育科学,2006,(7).

猜你喜欢
结课功能科学
数学的翻译功能
关注基向量的解题功能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我有特异功能
阅读教学三部曲
化学课堂导语与结课技巧探析
数学课堂教学有效结课策略探究
功能关系面面观
科学拔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