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秀婷
在《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这部分内容中,每当碰到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示意图(如图1),不少考生总感觉云里雾里,模糊不清。为帮助考生深入分析理解这部分知识点,下面对图1作深入分析。
一、 图形分析
一般讲,城市内部的地租水平如上图:它反映了土地的经济属性。不同的利用方式对地租的支付能力是不同的,因此图1实际上是各种不同的利用方式曲线图重叠的结果,我们可以将该图分开看。如图2所示:
由此可见,商业用地只占城市用地面积的很小比例,但却是一种重要的土地利用类型。它的主要活动是商业活动,区位要求是要有便捷的交通,这样才能够吸引大量的消费人群,以获得最大的利润。因此,市中心地租水平虽高,但商业付租能力也强,商业往往集中分布在市中心,而远离市中心商业利润下降;住宅用地介于商业用地和工业用地之间,在市中心区人们用盖高层的方式来支付高额地租,而市区边缘,用于建别墅的形式来支付地租。这样一来,住宅用地既节省了地租,又方便职工上下班,还方便购物,可分布在市中心的附近,付租能力为中等;工业用地付租能力最低,趋向分布在市区边缘,因此付租曲线斜度小。将三图重叠后就得到各种土地利用方式的最佳经济区位图。
二、 内涵分析
那么,该图又反映了什么内涵呢?这需要我们再做深一步的研究。如下表:
三、 因素分析
城市内土地区位条件不同,土地租金也不同。影响土地租金高低的区位条件有交通通达度和距离市中心的远近。
1. 与市中心距离
城市是人口高度集中的地区。城市用地中,住宅区的面积往往占城市空间的40%~60%。同时,市中心交通便捷,是人群最易到达的地方,这样吸引了商业和部分工业趋于市中心分布,这样致使市中心的地租水平较高,随着距市中心的距离越来越大,地租水平也逐渐下降。如图3所示:
2. 交通通达度
随着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与日常完善,致使一些商业部门和一些工业可适当远离市中心,而逐渐趋于市区外延交通便捷的地区。这样,也使地租水平如下表所示:
同时,也形成了如下地租示意图,如图4和图5所示:
综上所述,市中心地租最高,沿交通线往外地租逐渐下降;在城市环线与其它公路干线交会处,地租又有所上升,形成地租次高中心,随后又继续下降。综合与市中心距离和交通通达度两大影响因素,我们可以把地租曲线作如下示意图:
总之,考生要清楚影响地租高低的因素主要有交通通达度和距离市中心远近两个方面。一般来说,穿过的道路越多,或者距交通干线越近,土地租金就越高;离市中心越近,土地租金也越高。
四、 案例分析
假定城镇是惟一市场,城镇周围是条件均一的平原,种植农作物的收益只与市场价格、生产成本和运费有关,其关系表达式为:收益:市场价格—生产成本—运费。单位面积甲、乙、丙农作物,其市场价格分别为600元、1000元、1400元,生产成本分别为200元、400元、600元,运费与距离成正比。下是这三种农作物收益随距城镇(市场)的距离变化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 X、Y、Z线代表的农作物依次是()
A. 甲、乙、丙 B. 乙、丙、甲
C. 丙、甲、乙 D. 丙、乙、甲
(2) 在距城镇OJ范围内,为取得最佳综合经济效益,种植这三种农作物的界线应该是()
A. E、FB. F、GC. E、HD. F、H
(3) 与其他两作物相比较,单位面积作物Z()
A. 单位距离运费最低
B. 单位距离运费最高
C. 随距城镇距离增大收益递减最快
D. 总是收益最低
【思路解析】此题有效借鉴了城市地租理论曲线,主要考查经典的农业区位理论,图像设计新颖。思维线索是根据各类农作物收益高低排序从而选择各自的区位。能否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是答好试题的关键。
(1) 甲、乙、丙三种农产品的单位产值关系为甲<乙<丙。因此,短距离内,单位产值最高的丙,其运费最高;单位产值最低的甲,其运费最低。
(2) EH距离内,三种农作物的运费避开了OE间的最高值,其成本、经济效益适中。
(3) Z曲线对应的甲农作物,其单位产值最低,由其曲线图也可看出,Z的运费总体较其他两种农作物低。
【参考答案】 (1) D (2) C (3) A
五、 巩固练习
读功能区与用地方式关系图回答1~2题:
1. A、B、C、D、E五图分别代表()
A. 独立平房、多层住宅、农业、无污染的工业、零售业
B. 独立平房、多层住宅、无污染的工业、农业、零售业
C. 零售业、多层住宅、独立平房、农业、无污染的工业
D. 零售业、无污染的工业、多层住宅、独立平房、农业
2. 关于功能区付租能力判断依据的正确说法是()
A. 工业生产占地较大,地租在成本中的比例不高
B. 零售业的付租能力一般,为了接近最大的消费群而分布在城市中心
C. 农业用地需要的土地面积最大,付租能力最低
D. 独立平房的建筑面积较大,环境优越,付租能力高于多层住宅
经济因素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主要原因。一块土地由哪种活动占有,取决于这块土地的租金高低和各种活动的付租能力两个方面。读某城市地租等值线分布图回答3~4题。
3. 地租等值线并不是呈同心圆,而是有明显的凹凸。造成局部区域地租等值线向城外凸出的主要因素是()
A. 地形条件 B. 交通运输
C. 人口分布 D. 行政干预
4. 若要在图中的①②③④四处中选一处建大型仓储式超市,最好选在()
A. ①处B. ②处C. ③处D. ④处
5. 读下面甲、乙两图,根据所学城市地域功能分区的知识,回答有关问题。
(1) 甲图反映的是这一经济因素对城市土地租金、城市功能分区的影响;乙图反映的是城市土地租金的变化,受的影响。
(2) 甲、乙两图中位于市中心的是区,原因是 。
(3)城市中各类经济活动支付租金的能力不同, 付租能力仅次于商业,所以在靠近市中心的位置形成,该区选择这个区位,既可,又能 。
(4) 乙图所示,在市中心附近会出现住宅是因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