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课程观认为,教师、学生应共同存在于课程中,教学不应只是课程传递和执行的过程,而该是教师和学生的互动过程。因此,如何优化教学环境,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是每位数学教师值得探索的问题。本文以下就在初中数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方法谈一点看法。
关键词:初中 数学 教学培养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初中数学教学义不容辞的责任,是作为活动主体的人所从事的产生新思想和新事物的活动,其根本特征是变革、进步和超越。中学数学的课堂教学是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中学数学课堂教学应该体现新课程倡导的理念与方法。教师有必要通过新课程下的数学教学的实践,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教学内容重组和学习方式的有效结合,从而达到深化课改的目的,促使学生数学素养的全面提升和发展。
一、以训练学生创新能力为目的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一方面,教师应以训练学生创新能力为目的,保留学生自己的空间,以平等、宽容、友善的态度对待学生,使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能够与教师一起参与教和学中,做学习的主人,形成一种宽松和谐的教育环境。
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用一些学生熟悉、比较直观的事例作比喻,可化抽象为具体,化深奥为简明。例如数轴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讲数轴前,先介绍温度计,再由温度计抽象化成数轴。绝对值是学生很难理解的一个概念,他们大都只是机械地记忆当a<0时,|a|=-a,但当x<2时,却不会化简|x-2|。因此,教学时,我以具体的数来判断并加以引导,如当x=1.9时,|x-2|=|1.9-2|=|-0.1|=-(-0.1)=0.1;当x=1时,|x-2|=|1-2|=|-1|=-(-1)=1。由此推断出:当x<2时,x-2<0,因此,|x-2|=-(x-2)=2-x。如此深入浅出的描述,学生更容易接受知识。
二、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重要手段,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课堂上无论学生提出的问题正确与否,教师都应该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教师要为学生提供有价值的数学,向学生提供现实的、有趣的、富有挑战性的、与学生生活实际紧密相连的、与社会科技和经济发展且体现时代特色的数学学习内容,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从事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教学活动。如根据数列的规律在横线上填数,并说明理由。3,5,7,(),(),()。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把数列看成一个奇数列,括号里依次填9、11、13;把数列看成是大于3的质数并从小到大依次排列,括号里依次填11、13、17;如果数列的规律是从第三个数开始,前两个数的和减去1等于第三个数,括号里依次填11、17、2等。又如教学三角形的认识时,有的学生提出为什么三角形的定义不是由三个角组成的图形,而是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老师不急于回答,而是学生分组进行讨论、争辩,畅所欲言,使学生逐步掌握问题的实质,最后老师再做以总结,既深化了知识,又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三、提倡学生主动参与探究
中学《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在教学中,应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数学知识大多数比较抽象、枯燥,学生学起来无味,必会影响学习兴趣。教师在教学中应以尊重学生为前提,尽可能将书本上的知识变为生动有趣的问题,让学生成为主动的学习者。比如在教线段的比较时,可在黑板上画出两条线段,然后按教材介绍用圆规怎样比较,用刻度尺怎样比较,这时学生也许就会提出,用得着这么麻烦吗,不是一看就知道长短了吗等问题。在这种时候,教师应尊重学生,甚至可以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讨论如何比较两条线段的长短,让学生提出各种不同于教材而又实用的方法,提高学习兴趣。又如在教学有理数的加法这一节,可采用扑克替代正负数的方法玩游戏,红色的为正数,黑色的为负数,让两个同学一组来抽扑克,每人抽两张,然后把他们相加,哪一组的数大哪一组胜。通过把抽象枯燥的知识转变为游戏,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由于数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极强的概括性和严密的逻辑性,所以数学的学习不但需要同学们记住公式、定理以及书本上的基本知识,更关键的是对这些知识的理解和消化。一个题型可以有很多种提法,而类似的提防却又可能是完全不相同的问题,所以题海战术是非常不可取的,只有让同学们彻底理解了问题的实质,才能达到举一反三的目标,而探究式学习在此具有极大功效。教学中,在教师的主导下,坚持学生是探究的主体,根据教材提供的学习材料,伴随知识的发生、形成、发展全过程进行探究活动。教师要着力引导学生多思考、多探索,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亲身参与到问题的真实活动之中。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亲身品尝到自己发现的乐趣,才能激起他们强烈的求知欲和创造欲。只有达到这样的境地,学生才会真正实现主动参与。例如在讲授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象与x轴的交点问题时,可以通过如下所述的方式,指导学生发现问题、探讨问题,深入地分析问题,在研究中学识长进。给出三个二次函数:y=x2-x-6 y=x2-2x+1 y=x2-x+2
(1)让学生分别求它们的图象与x轴的交点坐标。
(2)引导学生思考现象,同样都是二次函数,有的有两个交点,有的有一个交点,而有的却没有交点,让学生讨论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
(3)进而提出更深层次的问题:“二次函数的图象与x轴的交点个数跟什么有关?”引出堂课的教学主题和重点内容。
综上所述,在新课程中,教师要实现从知识传授者到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角色转换,教师要善于营造和管理学习氛围和环境,教师要有能力为学生提供数学学习必要的时间、空间和资源,教师要有把数学学习与促进学生一般发展融为一体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陈吉文.浅谈初中数学探究性学习的实施[J].德阳教育学院学报.2006(3)
2.刘理伟,刘斌.初中数学探究性学习教学初探[J].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1)
作者简介:周国斌,男,大学本科,1965年2月生,浙江省义乌市后宅中学数学教师,中教一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