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初中化学教学的几点新理念

2010-06-01 08:22程培浩
新课程学习·中 2009年7期
关键词:氧化铜一氧化碳新课标

程培浩

摘 要:化学知识与生活密切相连。面对新课标,必须从思想上转变教育理念;以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浓厚兴趣;要以学生为教学主体,转变课堂教学模式;鼓励学生质疑,开展探究教学;规范做题习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探究 创新 兴趣 善思 质疑 效率 规范过程 化学生活化

新课程标准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教材的设计更是符合了新课标的精神,增加了彩图、生动的卡通图片、有趣的课外小活动、亲切的问题设计,诸如“生活启示”“请你尝试”“交流讨论”等,密切联系生产与生活,使学生感受到化学就在生活中,生活离不开化学,进而增加学习化学的动力。面对新的挑战,化学教师应该如何面对呢?作为一线教师,我根据实践经验拟订了几条新的教学理念,在实际教学中效果甚佳。

一、从思想上更新教育理念

在新课改初始阶段一些教师不知从何下手进行新课教学,有人觉得多问学生几个问题,教学设计多样化那是课改,而讲课思路和方式还习惯于原来的教学经验和模式,只注重双基教学,不注重学生的理解和接受,教师习惯于按自己的意愿安排教学,很少思考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也很少思考这个问题如何讲使学生更易接受。教师总是以居高临下的姿态面对学生,视教学为结论性知识的传授,只重结果,不重过程。把化学教学搞成仅为少数学生的升学服务而大搞“题海战术”走“应试教育”的老路,使学生负担过重,妨碍学生全面发展。但没有考试的教育也是不全面的教育,显然也是不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事实上,随着考试内容及考试方式方法的不断改进,高分低能现象也在逐渐减少甚至最低程度。从这个意义讲,考试与素质教育的方向是一致的。

其次,强调面向全体学生,也并不是“齐步走”“一刀切”或“扯平拉齐”,要承认学生的客观差异,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水平做出不同的目标要求。一要保障优秀学生的正常发展,使他们的潜能得到充分开发;二要提高中等学生的现有水平,鼓励他们赶超优等生;三要加大转变后进生的力度,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正确的学习方法。

二、激发学生兴趣,重视实验教学

1.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的培养在于诱导。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因势利导,引导学生及时排除不利于发展认识兴趣的因素,有针对性地帮助他们扫除学习中的障碍,唤起他们对学习的兴趣,使他们能积极主动、自觉地学。

学生刚接触化学,开始会对化学颇有些兴趣,尤其对化学实验更感到有意思。但当学到化学用语、元素符号和基本概念时,常会感到抽象难懂、枯燥乏味,往往会把化学视为“第二外语”或认为化学是一门“死记硬背”的学科,有可能会使原有的兴趣丧失。

学习化学的良好动机的激发与培养有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弱到强的发展过程,即好奇→兴趣→喜爱→爱好→热爱。教师要利用化学实验中的发光、发声、发热、颜色变化、状态改变、气味等奇异现象来引起学生的好奇心。

2.转变实验理念

现行教材中的实验大都是验证性实验,我们在教学时要变验证性实验为探索性试验,让学生主动操作、探索,得出结论。如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演示实验,我改为探索性实验,在教学中首先进行预习点拨:一氧化碳能与氧气反应,它能否像氢气一样夺取氧化铜中的氧呢?两者还原氧化铜的装置是否相同?请同学们先思考下列问题,再设计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装置:①通入的一氧化碳能否都与氧化铜完全反应?②如何使未反应完的一氧化碳不逸散到空气中?③如何检验生成的气体?④应将氢气还原氧化铜的装置作哪些改进?绘出改进图。指导学生联系已有知识进行分析、推理、设计装置,然后请两位学生上台连接仪器,老师最后归纳总结。又如:学到氢气的实验室制法时,教材中指出:实验室常用锌和稀盐酸或稀硫酸制取,为什么不用镁、铝、铁、铜等金属及浓盐酸、浓硫酸做原料呢?启发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思路,然后由不同组别的学生分别实验探究,记录实验现象,讨论得出正确结论,并向全班学生汇报本组的结论。教材中还有许多实验可改为探索性实验,如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酸、碱、盐的性质实验等等。通过探究活动,不仅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关系,而且增强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训练了学生科学的思想方法,更重要的是在探索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3.实验、质疑、求真

人类对化学问题的认识有一定的阶段性,对某些问题不可能有完善的答案。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时,不能把某些问题讲得太绝对,如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所收集到的氧气是红色的,显然,这不是氧气的本色,是什么原因呢?如何改进装置呢?同学们纷纷发言,有的说,试管口部要塞一团棉花;也有的说,可塞上一团海绵、纱布、餐巾纸、玻璃丝等等,答案真是五花八门。又如红磷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中,让学生得出生成物是烟还是雾的结论十分困难,教师硬说是白色的烟,学生难于接受,不如因势利导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设计实验来证明到底是烟还是雾。引入开放性实验,其意义不在于立即得到一个明确的结论,而在于激发学生不断探索、追求,在一定条件下得到相对满意的结论,这才符合科学发展的规律,激发学生更强的求知欲望。

作者单位:河南省平顶山市第四十一中学

猜你喜欢
氧化铜一氧化碳新课标
煤气中毒后应该怎么办?
欢迎订阅4-6年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欢迎订阅4-6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实时动态监测纳米氧化铜作用于CHL细胞的毒性效应
某氧化铜钴矿硫酸浸出试验研究
高压一氧化碳压缩机气阀及控制系统的改进
四川某难选氧化铜矿石选别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