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脾化浊方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临床研究

2010-05-31 06:41梁德英戈焰申昌国
当代医学 2010年21期
关键词:多烯性肝炎胆碱

梁德英 戈焰 申昌国

健脾化浊方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临床研究

梁德英 戈焰 申昌国

目的 探讨健脾化浊方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治疗组40例,口服健脾化浊方,水煎服,每次量约150mL,每日2次;对照组35例,口服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2粒/次,每日3次,口服。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两组治疗期间,遵循相同的饮食运动注意事项,并且不用其他保肝、降脂药物。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脘腹胀闷、面色萎黄或 白改善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肝区不适、乏力改善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总有效率显著提高(P<0.05),治疗组BMI、GGT、肝/脾CT值比值改善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健脾化浊方中药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疗效显著。

健脾化浊方;非酒精性脂肪肝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是一种无过量饮酒史,以肝实质细胞和脂肪贮积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饮食结构的改变,本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而且发病年龄有低龄化趋势,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已成为隐源性肝硬化的重要原因[1],甚至演变为肝癌,而许多患者对本病的危害及预后未引起重视,未予积极治疗。笔者自2008年2月~2010年2月采用健肝化浊法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75例进行前瞻性随机对照治疗研究,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1)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医学会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学组2006年制订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诊疗指南》[2]。符合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诊断:①无饮酒史或饮酒折合乙醇量男性每周<140g,女性每周<70g;②除外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病、全胃肠外营养、肝豆状核变性等可导致脂肪肝的特定疾病;③有乏力、消化不良、肝区隐痛、肝脾肿大等非特异性症状及体征;④存在代谢综合征或不明原因性血清ALT水平升高持续4周以上;⑤B超检查符合弥漫性脂肪肝诊断标准;⑥肝/脾CT值测定:肝/脾CT值≤1.0;(2)中医脾虚湿蕴证辨证标准:参考“中药新药治疗脾虚湿蕴证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主症:乏力、肝区不适、脘腹胀闷;次症:形体偏胖、面色萎黄或 白、少气懒言。具备主症中的1项或1项以上,次症中的1项或1项以上并参考舌质淡、舌体胖大或有齿痕、苔白或腻、脉缓或濡即可诊断此证型。(3)纳入标准: ①符合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西医诊断;②符合脾虚湿蕴证中医诊断标准;③年龄18~65岁者;④入组前2周未服用保肝药物及降脂、减肥药。(4)排除标准: ①年龄<15岁,或>70岁;②过敏体质或对本药成分有过敏者;③严重心、脑、肾疾病者;④急、慢性病毒性肝炎或ALT、AST、r-GT≥正常上值的5倍,肝功能严重损害者。

1.2 临床资料 75例患者均为消化科门诊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其中男22例,女18例;年龄20~60岁,平均(42.7±10.5)岁;病程1~12年,平均(5.1±0.4)年。对照组35例,其中男19例,女16例;年龄19~60岁,平均(42.5±10.6)岁;病程1~11年,平均(5.2±0.4)年。两组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3 治疗方法 治疗组用健脾化浊方(党参20g,茯苓30g,白术20g,薏苡仁30g,丹参20g,生山楂30g,郁金15g,草决明20g),水煎服,每次量约150mL,每日2次。对照组口服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2粒/次,每日3次,口服。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两组治疗期间,遵循相同的饮食运动注意事项,并且不用其他保肝、降脂药物。

1.4 观察项目与检测方法 (1)治疗前后症状及体征改善情况;(2)生化指标: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谷氨酰转肽酶(GGT)、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CHO)、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体重指数BMI,BMI=体重(kg)/身高(cm2);(3)肝/脾CT值比值。

1.5 中医证候疗效评定方法 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2]评定标准。中医证候积分主症从轻到重依次量化为0、2、4、6分,次症从轻到重0、1、2、3分,疗效评价公式:(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临床治愈:症状证候积分减少≥95%。显效: 70≤证候积分减少<95%。好转: 30%≤证候积分减少<70%。未愈:症状无明显好转甚或加重,证候积分减少不足30%。总有效率为治愈率、显效率与好转率之和。

1.6 安全性及不良反应 分别于用药前后进行肝、肾功能及尿常规、心电图检查,并及时记录各种不良反应。

1.7 统计学方法 用SPSS14.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参数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Ridit分析及卡方检验(1≤T≤5时,采用连续性校正;T<1时,采用精确概率检验法)。

2 结果

2.1 两组症状、临床疗效改善比较 40例患者经过治疗后,乏力、肝区不适、脘腹胀闷、面色黄白等临床症状均明显改善;经x2检验,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中,脘腹胀闷、面色萎黄或 白改善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肝区不适、乏力改善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健肝化浊方对上述症状有较好治疗作用,优于多烯磷脂酰胆碱片。见表1。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总有效率显著提高(P<0.05),见表2。

2.2 两组ALT、AST、GGT、肝/脾CT值比值改善情况两组ALT、AST、GGT、肝/脾CT值比值改善情况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GGT、肝/脾CT值比值改善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其余指标改善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3 两组治疗前后血脂、BMI变化比较 见表4。两组CHO、TG、LDL-C、BMI改善情况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BMI改善情况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血脂改善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3 讨论

健脾利湿化浊为臣药;山楂消食导滞化浊;郁金、丹参疏肝理气,活血祛瘀,化浊散结郁金并能疏肝利胆导滞,共为佐药。决明子清肝通便,驱邪外出,全方共奏健脾补气、化浊消瘀之功,使肝脾得调,痰浊得化,瘀结得散,肝脏气血通利调达而病愈。多烯磷脂酰

表1 两组治疗前后主要症状改善比较(评分)

表2 两组疗效比较[n(%)]

表3 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变化比较(±s)

表3 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变化比较(±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P<0.01

组别 例数 ALT AST GGT 肝/脾CT值比值治疗组 40 治疗前 68.7±35.1 55.9±28.4 49.4±26.8 0.82±0.21治疗后 35.9 ±13.5** 35.7±5.8** 34.2±13.4**△△ 1.51±0.28**△△对照组 35 治疗前 70.4±50.5 58.8±32.2 55.8±26.1 0.85±0.17治疗后 39.8±17.6** 36.0±9.7** 48.7±23.8** 1.02±0.24**

表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及BMI变化比较(±s)

表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及BMI变化比较(±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P<0.01

组别 例数 TG(mmol/L)CHO(mmol/L)LDL-C(mmol/L)BMI(kg/m2)治疗组 40 治疗前 2.31±1.35 5.62 ±1.31 2.85±0.87 30.1±3.2治疗后 1.69±1.34**△ 4.59±0.82**△△ 2.33±0.49**△ 20. 6±2.8**△△对照组 35 治疗前 2.32±2.11 5.41±1.59 2. 72±0.91 29.1±4.1治疗后 2.17±1.82** 5.11±0.62* 2.42±0.55** 28.0±3.4**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在肥胖人群中的发生率高达57%~74%,是临床常见的肝病。约占世界人口的10%~24%,如果早期失治,可逐渐向脂肪性肝纤维化、肝硬化甚至肝癌演变,危害极大,宜早防、早诊、早治。但其发病机制尚未阐明,故无特效治疗药物[4]。

中医学将脂肪肝归属于“肝浊”、“胁痛”、“痞满”等范畴,现代人饮食结构改变,多食肥甘厚味及心理社会因素影响,精神紧张,劳累过度,易伤肝脾,脾虚失运,水湿不化,湿聚为痰,痰浊著肝,肝郁血瘀而成本病,本病以脾气亏虚为本,痰浊瘀阻为标,故治疗以扶正祛邪为则,治以健脾化浊、疏肝活血为法。健脾化浊方以黄芪、党参为君药,健脾补气扶正固本;茯苓、白术、薏苡仁胆碱(PPC)是从大豆中高度浓缩提取的一种磷脂,主要活性成分是多聚磷脂酰胆碱二酰甘油,或多聚乙酰卵磷脂,二者是构成所有细胞膜和亚细胞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化学结构与内源性卵磷脂相同,在人体内不能自身合成,但因其含有多种多价不饱和脂肪酸-亚油酸、亚麻酸和油酸,在功能上比体内的磷脂更优越。多烯磷脂酰胆碱还有减少氧化应激与脂质过氧化、抑制肝细胞凋亡、降低炎性反应和抑制肝星状细胞活化等功能,从多个方面保护肝细胞免受破坏[5]。多烯磷脂酰胆碱经口服使用后,通过淋巴或血液途径最先到达肝脏,并主要聚集于肝脏,其主要活性成分1,2一二亚油酰磷脂酰胆碱的化学结构与内源性磷脂相同,能增加肝细胞膜的完整性、流动性和稳定性[6];通过研究表明,中药健脾化浊方在减轻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症状、改善肝功能、降低血脂、降低体重指数方面优于多烯磷脂酰胆碱。

综上所述,通过临床观察,我们发现中药健脾化浊方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能明显改善患者症状、肝功能,降低血脂,降低体重指数,减少肝细胞脂肪沉积,至于其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1]邓银泉,范小芬.脂肪肝中医证型与血生化指标的关系[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01,11(3):138.

[2]中华医学会肝脏病学分会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学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诊疗指南[J].肝脏,2006,11:68-70.

[3]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

[4]刘梅,陆伦根,曾民德.多烯磷脂酰胆碱对肝细胞保护机制的研究进展[J].肝脏,2006,11(1):43-45.

[5]刘梅,郑瑞丹,窦爱霞,等.多烯磷脂酰胆碱对人肝星状细胞增殖和氧应激及转化生长因子-β表达的影响[J].中华肝脏病杂志,2007,15(12):945-946.

[6]姜兆金,雷明君,赵艳洪.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疗效观察[J].传染病信息,2007,20(3):176-177.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the recipe of invigorating the spleen and eliminating the wetness evil for the treatment of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Methods For the patients in treatment group of 40 cases, take the medicine orally about 150mL each time, twice a day; as for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take polyene phosphatidylcholine 2 capsules orally, 3 times a day. During the treatment of 3 months both groups should follow the same diet and direction of exercise without taking other medicines for lowering fat and liver protection. Results In comparison of the two groups, the improvement rate of abdominal distension, nausea, pale complexion has signif i cant difference(P<0.01)and for liver area discomfort and fatigue(P<0.05).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increase signif i cantly (P<0.05),The BMI、GGT、Liver / spleen CT value ratio in the treatment group have improved signif i cantly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1). Conclusion The recipe of invigorating the spleen and eliminating the wetness evil for the treatment of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has signif i cant effect.

Recipe of invigorating the spleen and eliminating the wetness evil;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10.3969/j.issn.1009-4393.2010.21.013

510631 广州市华南师范大学医院内科 (梁德英)510095广东省第二中医医院 (戈焰 申昌国)

猜你喜欢
多烯性肝炎胆碱
一种包埋氯化胆碱的微胶粉制备工艺
壮医针刺、刮痧疗法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观察
中医适宜技术治疗老年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合并糖尿病1例
芒果苷对大鼠酒精性肝炎的保护作用研究
11C-蛋氨酸及11C-胆碱联合18F-氟代脱氧葡萄糖在胶质瘤诊断中的价值
双环醇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甲亢性肝损伤的疗效
胆碱对脂肪代谢调控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
核磁共振磷谱内标法测定磷脂酰胆碱的含量
异甘草酸镁对酒精性肝炎患者TNF和IL-6的影响
贝伐单抗联合多烯紫杉醇治疗上皮性卵巢癌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