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光裕的“三个关键词”

2010-05-30 17:45
新民周刊 2010年6期
关键词:黄光裕原罪国美

张 静

黄光裕被捕,人们惯性思维不是追究“他干了什么?”而是“他得罪谁了?”

一部宝莱坞的歌舞片,总有被淋湿的纱丽、草坪上的笑谈和桥上的歌舞,中国富豪的落马也都有些固定的桥段在轮回。

“得罪谁”

黄光裕被捕,人们惯性思维不是追究“他干了什么?”而是“他得罪谁了?”

至于敢把中国首富置于死地的幕后黑手,有人怀疑是让黄光裕恨得牙痒痒,在狱中尚不断发出指令、“隔空对掌”的张继升,其二便是国美最大的竞争对手苏宁。

2006年8月黄光裕被带走协助调查时,有一条神秘短信在扩散:“黄氏兄弟正受到国家相关部门的关注……银行资产往来被追查。”当时国美管理层怒不可遏地斥责此乃竞争对手散布的谣言。而黄光裕二次案发,第一时间同样有一条神秘的短信在媒体和供应商之间不胫而走。很快积怨已久的两个老对手“不请自掐”。一方表示:“对于苏宁的这种做法我很鄙视。”另一方显得很委屈:“为什么黄光裕一出事就认为是苏宁干的呢?”虽然后者瞪着无辜的大眼睛,不忘把黄光裕出事的新闻报道复印了很多,摆在促销的柜台上。

其三似乎是窝里斗。根据国美电器新任董事局主席陈晓宣布的一份国美核心高管8人名单,黄光裕家族成员没有一个人出现在其中。面对这样一家曾经带有强烈家族企业色彩的企业“去黄氏化”,外界不免感慨:“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辛苦一辈子,到头来还是给别人作嫁衣裳!”

而相对于前面那些小角色,“因收购中关村一役得罪两名高干子弟”,甚至“政治斗争牺牲品”的说法,更满足了大众的“刻板印象”和想象空间。一位在投资银行工作的人士透露:“在中国活动的外国投资银行和跨国公司早已深谙中国的‘潜规则,他们都懂得积极以高薪吸收高干子弟”。

也许“黄光裕得罪了谁”这一命题能够提出,正是民意发出的预警信号。

“被自杀”

作为反腐风暴中最关键的一环,随着大批高官政要不断被供出,黄光裕和郑少东先后传出了自杀风波。据说黄光裕一直被关在北京市第一看守所,基于不堪受查压力,以利器割脉自杀。幸被人员及时发现,目前已康复。而郑少东在案情曝光后,也曾暗藏安眠药准备自杀未果。

盘点2009年官场,自杀事件频發。因为有“用纸币开铐自杀”在前,民众在关注此类事件的同时,更对官场生态以及自杀背后是否有黑幕心存质疑:究竟是他们自知罪孽深重,因而萌生轻生的念头?还是有人想杀人灭口,以掩盖更大的黑幕?

“原罪”

黄光裕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17岁背井离乡,从一无所有到中国首富,白手起家的个人奋斗史,成为中国穷人家孩子的榜样。以至于很多人在他事发后,纷纷抱有一丝莫名的同情。而原罪之说,更为其蒙上了一层悲情的色彩。

这是每一名富豪落马后,都会触及的话题。

一位前外资投行的董事总经理激动地对记者表示:“内地很多富豪都有所谓的原罪问题,这是一个漫长的转型期内,不能回避的社会现实。如果我们过分追究,把做过这些事情的人都变成罪犯,不是逼着富人移民、资金外逃?”

但仔细分析黄光裕的发家史,如果说行贿尚是因为官场潜规则,那么骗取银行巨额贷款便是主动为之了。

虽然在网上遭到了不少“黄粉”的攻击,李德林依然坚持说:“我不明白这样一个人有什么好同情的。黄光裕在最初通过灰色路径起家后,他非但没有积极反省,实现转型,反而这种成功强化了他的这种生存逻辑。在成为家电连锁行业老大后,更加迷信、依赖这些违规、违法的手段,洗钱、贿赂、勾结黑势力,在资本市场上违规操作,最终上升到了危害国家根本的程度。他的坟墓,是自己给自己挖下的。”

曾有人猜测:“黄光裕倒台了,下一个会是谁呢?小企鹅帝国的马化腾?”黄光裕和马化腾同为潮汕人、同龄人,都是所处行业的一方巨头。但后者选择了另外一条道路。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他与政府一直保持良好的关系,但有意不与特定的官员过分亲近。当然,这也源于IT行业在中国经济中的特殊性。”

猜你喜欢
黄光裕原罪国美
5000亿元“小目标”国美能否实现?
黄光裕归来!
5000亿元“小目标”国美能否实现?
黄光裕还未归来,国美先与京东交好
简单车:争做汽车界的“国美”
阿奎那关于原罪的实在论解析
罪与罚
原罪
文保建筑没有“原罪”
素描黄光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