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琦华
时值中国与新加坡建交20周年,由上海美术馆和新加坡驻上海总领事馆主办的《华慧人间——范少华绘画艺术展》近日展出。
作为海外艺术家,身处于不同的社会文化环境,范少华以敏锐且深入的观察力,创作了许多反映新加坡都市生活的作品,使他在新加坡甚至东南亚画坛都获得了广泛的认同与赞赏。他的前期写实作品主要体现了其现实关怀情结,如新加坡街景文化写实画和肖像画等,近期的作品更主要的是关注着艺术创新中一些本体创作,如荷花、山水、人体等油画系列。有评论家认为范少华“美学之旅转入更为关心具有普世及人文意义的课题,超越日常及社会当中的琐碎,以万古常青的荷花主题,笔墨及表现主义来象征人类的精神世界”。
中国绘画一直以来都以空白作为空灵、飘逸的想象空间而立于世界艺术之林。历代画家长久以来都热衷于画荷花和山水,名家名作浩如烟海。范少华身处与中国有艺术血缘但大背景有不同的新加坡,何以画出荷花的中国精神呢?原来范少华找到了画面背景的突破口,他试图用似乎写实虚拟的纸折幻像效果营造新的空灵飘逸,同时使用不同色调表达深邃的大自然及其四季变幻无常的情致,同时也暗示美好物态的脆弱。如此,千姿万态的痕迹、纹理犹如大自然中气象万千的抽象景观,其多样性和不确定性给人以无穷的想象空间和灵感,使原有的传统绘画结构发生了变化,产生了全新的结构组合,打破了人们头脑中固有的思维模式和欣赏习惯。
此外,范少华还尝试用水墨技法引入抽象油画的创作。他说过:“我要革新油画传统描绘的单一方法,溶入大量的媒介稀釋让油流动,用半自动的液势达到水墨氤氲的气质,实现了‘自然天成的效果,营造梦幻般的浪漫与诗意,我将‘气韵生动这个中国美学苦苦求索的最高境界体现到西洋绘画的表现上去。”
中国水墨画的载体为宣纸或绢,油画的载体为麻布或硬板,它的优势能承受厚重的颜料,画家发挥油画刀法的运用,塑造色层厚薄的对比变化使画面更有质感魅力。另外还借用中国画的用笔用墨妙趣横生的概念,在油布上挥洒线条,色块,追求意到笔不到,无笔求笔意,四面出锋以助笔性,将书写的情绪转为大气,味厚,力厚,浑然有势,把思路化为笔痕,体现个人心绪的抒发,寻求绘画语汇的梦笔生花,表现个性的生命力。
从这次画展的作品中看,范少华确实成功了。新作中出现了不同层次和式样的褶皱法、刮擦、泼墨、泼彩、拓印等手法的配合运用。画家对中西绘画精神,技法的融合探索为其作品带来了清新气象。范少华的作品进入民族的本位,融合外国的绘画技巧,走出了一条新路子,形成有别于古人,又有别于前人的个人风格。长期来,画家一直希望自己的作品有鲜明的民族性和东方的审美趣味,现在可以告慰大家:他做到了。他的成功还证明一点:有可能的前提下,艺术创作远走他乡,寻找适合自己发展的土壤,才有利于培育出艳丽的奇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