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雪
“要有魄力去改变,只做好而不做快,哪怕GDP零增长。”
人类历史上最大的博览盛会——2010年上海世博会,紧紧围绕在了“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之上;今年世界环境日的中国主题,也适宜地定位在了“绿色生活”。中国的城市发展,正在经历着历史性的转型,从“GDP优先”、“重物轻人”向“以人为本”的回归,包括工作的工厂、办公室;出行的交通;生活的家庭;还有城市基础设施……
对于“绿色城市”而言,不论规模大小,居住环境、幸福指数、居住者的实际感受,同样是最重要的。在日前刚刚结束的“节能环保高峰论坛”上,政府官员,企业、环保人士分别从政府、企业、城市、公民等多角度献言献策,试图成为美好城市生活的设计者、解决者、建设者。
绿色政府
何谓绿色城市?没有人能给出一个确切的定义。城市的决策者们都在思考如何实现绿色、环保、低碳的城市发展之路,他们迫切地希望研究者们能具体化地阐释“绿色城市”的概念。
国家环境保护部环境与政策研究中心的主任夏光说,打造绿色城市,首先要做的是政府绿色化。“一个绿色政府必须要以生态文明为执政理念,听上去很虚,但这是最重要的,也就是一定要树立科学发展观,指导城市发展,而不是追求过去的片面发展。”夏光说,“过去提拔任用干部有这样的倾向,谁把财政收入搞得快,谁形象工程搞得好就提拔他,如果这样任用干部,谁还贯彻科学发展观呢?所以要用环保理念资源、保护节约的理念、人与自然和谐的理念、社会和谐的理念来建设干部制度,真正把科学发展观落实得好的干部提升上去。”
绿色政府的决策机制也必须是绿色的。“绿色政府首要任务是经济和环境要综合决策,甚至环保的承载力等要放在经济之前考虑。然后,要看政府机关本身是不是绿色的,政府办公楼耗能怎么样?公款吃喝请客剩菜率如何?节能减排,政府要带头改掉陋习。”
只做好不做快
不过夏光也坦言,推动绿色发展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2005年中石油在吉林的石化企业发生爆炸,污染了松花江水。今年1月中石油在陕西渭南的输油管道泄漏了150吨的柴油,污染了赤水河、渭河和黄河。就在刚刚过去的一个多月里,我们又看到了紫金矿业的污染事故,看到了大连中石油输油管爆炸造成的海湾污染,也看到了吉林永吉县7000个化工原料桶被洪水冲入松花江的悲剧以及南京化学品原料爆炸事件带来的重大人员伤亡。
国家环境保护部政策法规司的司长杨朝飞指出,全国大江大河的水体有1/5是属于劣五类的水体,有1.5亿农村人口饮用不合格的水,另外也有一部分城市和城镇的饮用水也不达标。湖泊的富营养化比较普遍,近海赤潮增速明显,灰霾天气在东部地区越来越多……
“当前环境事故高发,导致的群体性事件也比较多。在大中城市,公路、地铁、磁悬浮等公关基础设施建设、高压线和输变电站建设以及垃圾焚烧场等引起的群体性事件时有发;小城镇农村的违法排污引发的环境群体性事件在增多,特别是去年以来,重金属污染和类重金属污染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增多。仅去年就发生了12起血铅中毒的事件。另外关闭一些污染企业,引起下岗工人的不满,也引发了一些群体性事件;大型现代化的工业企业,由于安全生产事故引发的流域性区域性的污染事件都使得环境保护面临很大的挑战。”
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长李俊峰在谈及城市的低碳发展时一针见血地指出,中国的许多城市在发展的过程中迷失了自我,跟风盛行。“现在100多个城市搞新能源基地,搞新能源产业,差不多又有七八十个城市搞新能源汽车。这种跟风的方式是走不出低碳之路,也搞不出绿色城市的。要有魄力去改变,只做好而不做快,哪怕GDP零增长。”李俊峰说。
国家能源领导小组国家能源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徐锭明做了一个形象的比喻,每个城市的市长和书记都应该发动全体公民来检查城市的身体,查清病源,看看城市最大的问题在哪里。印度有句谚语:“空气水土地,不是父辈给予我们的礼物,而是我们对子孙的借款。”
无论如何,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思考了,绿色城市绝不是同一个绿色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