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木学”课后网络学习平台建设

2010-05-25 08:58喻勋林刘胜典李家湘
中国林业教育 2010年5期
关键词:网络平台树木植物

喻勋林 刘胜典 李家湘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林学院,长沙 410004)

树木学是研究树木的分类、地理分布、生物学及生态学特性以及资源利用的学科[1],它具有理论性、实践性、季节性强,应用性广等特点。而由于“树木学”的这些特点,使得教学难度大,课程内容不容易让学生掌握。在以往的“树木学”教学改革中,有人提出了自己不同的看法和观点,如庄雪影认为要“调整教学思想、教学内容及教学重点,调解教学内容与授课学时之间的矛盾,缓解教学实践与教学经费之间的矛盾”[2];唐治锋认为要“改进学年授课计划,体现地方特点,精练讲授树种特征,发挥标本作用,开发应用诗词歌赋,激发学习兴趣,注重启发式教学法,提高授课质量”[3];沈大刚认为要“优化教材选择及教学内容,改革理论教学方式和教学实习”[4]等。但是“树木学”课后网络学习平台建设却很少有人研究,本文现就该方面的内容进行探讨。

一、“树木学”课后网络学习平台建设的必要性

“树木学”教学中,要求学生能够掌握各种树木的分类和主要形态特征,并能鉴定、应用一定区域树种,是该课程所要解决的重点和难点[2]。而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诸多形态术语的使用,容易使学生感到枯燥厌烦,难记易忘,树种特征之间更容易张冠李戴,教学难度较大,学生上课记笔记,考试背笔记,考完就忘记,很多树种认不得[3]。因受学时限制,课堂上主要讲授树种的鉴别特征、分布等,而对某一树种的生态学特性、应用范围、应用价值等诸多方面的详细信息,只有靠课后的知识拓展才能使学生有所了解。学习“树木学”的学生需要一种新的手段去巩固在课堂中学到的书本知识及增加实践中对各种树种的清晰认识。我校现在使用的常规办法就是布置一定的复习及预习作业,并要求学生利用课后时间在校园中观察各种树种。但是这种办法的效果并不是很好,需要一种新的手段去满足学生对课堂知识复习及对野外实践探索的需求。我们通过一定的研究,认为网络平台能够较好地满足以上的要求。这是因为网络平台具有以下3个方面的优点:①网络平台可以拓展教育的平台,将90分钟的课堂时间和固定的上课地点拓展到任何时间和任何地点,只要学生、老师需要,有时间,有电脑,就可以进行互动;②网络平台可以丰富教育的资源,网络上的信息内容不仅涉及“树木学”教学内容,对于“树木学”相关或者相近的内容也会有一定程度的涉猎,拓宽了学生的学习视野,而且通过文字、图片、声像、动画等的有机结合,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官协同活动,使学习变得更加生动有趣、印象深刻;③网络平台可以提高教育的实效性,通过网络平台的即时互动,同学与同学之间、同学与老师之间可以实现交流沟通、平等互助,相互学习,发现问题就解决问题,提高“树木学”学习的实效性[5]。

二、“树木学”课后网络学习平台建设的可行性

自20世纪50年代起,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树木学教研室就开始了湖南及周边省份植物调查研究和标本采集工作。经长期日积月累,本教研室的标本室已收藏植物标本5万余份,为平台的建设提供了丰富的文字和标本素材。近年来随着数码相机的广泛应用,本教研室积累了大量的野生植物照片,为平台的搭建提供了十分丰富的植物照片素材;在硬件上增大了投入,新增了单反相机、GPS、扫描仪、电脑等先进设备,为平台的建设提供了一定的设备支持。本教研室的教师与研究生在数据库、编程等方面也有所建树,为平台的建设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持。综合以上优势,本教研室建设“树木学”课后网络学习平台具有很强的可行性。

三、“树木学”课后网络学习平台建设的模块设计

网络平台的模块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课程信息、课程资源、在线答疑和植物图库。在每个模块的固定位置设计了搜索框,让学生可以在登录的情况下对平台的有关内容进行浏览的同时,对其所需要查看的内容进行搜索。课后网络学习平台通过这些模块与课堂教学内容进行一定的衔接,实现课后网络学习与课堂教学有益的共存与互补。网络平台的主要框架见图1。

图1 网络平台的主要框架

(一)课程信息

课程信息模块主要分成内容简介、学习计划和参考书目等3个小模块。

1.内容简介

内容简介主要是介绍学生通过“树木学”课程学习所需要掌握的书本知识和野外实习经验,让学生知道“树木学”中哪些知识是重要的,一定要认真把握;哪些是次要的,可以一般掌握;哪些是不重要的,粗略看看有所了解就可以了,从而使学生做到对学习内容心中有数。

2.学习计划

学习计划主要是介绍“树木学”教学计划,包括每次课每一周学生需要掌握哪些知识,每次野外考察需要观察到哪些植物,学生都可以从该模块提前获得,并要求他们积极地做好课前预习。学生按照学习计划进行学习,可以大大地提高学习效率。

3.参考书目

参考书目主要是介绍“树木学”教学中可能会用到的一些参考资料。如果学生在课本中找不到资料,可以从老师提供的参考书目中得到提示,并通过阅读这些书籍,可以拓宽视野,加深对“树木学”的理解。向学生提供一些优秀的植物学专业网站(链接),让学生对树种的形态特征、习性、用途等有更广泛的学习机会。

(二)课程资源

课程资源模块主要分成习题库和论文集2个小模块。

1.习题库

习题库主要是提供有关“树木学”书本知识和实习知识的某些习题,习题对应于每堂课、每次实习,或多或少,不求数量,只求质量,用来检测学生在课堂学到的知识和实习中认识到的植物,争取让学生上一次课、实习一次就有一次的收获,同时增强学生学好“树木学”的信心。

2.论文集

论文集主要是提供本科生关于“树木学”的毕业论文和研究生已发表过的与“树木学”有关的论文。学生通过这一模块的浏览,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树木学”应该怎样学好、学精,增加在“树木学”上的知识底蕴,并对论文撰写的要求和格式有一定的了解,为以后本科毕业撰写关于“树木学”方面的毕业论文提供一定的帮助。

(三)在线答疑

在线答疑模块主要用于学生在线提问和老师在线答疑。学生通过“树木学”课堂学习,对该课程的书本知识还会有或多或少的疑问,在某一规定的时间,学生可以通过这个模块在平台上提出自己学习“树木学”所遇到的问题,教师通过该模块对学生的提问进行细致认真的回答,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四)植物图库

植物图库模块主要分成地点分类、系统分类和生长型分类3个小模块。

1.地点分类

现在学生进行“树木学”野外实习观察植物,一般都是把植物和地点进行绑定,到了地点,就认得该植物,换一个地点,同样的植物就有可能认不得了,这是一种不好的习惯。但是,在没有老师带领的前提下,让学生按照书本知识自行观察植物,鉴别植物难度太大,而地点分类模块就能很好地解决学生自行观察植物难度大的问题,同时也兼顾了学生的学习和记忆习惯。

地点分类按照学生课程实习的目的地分成校内植物、市内植物和衡山植物3个小模块,分别对应于学生的课程实习的3个主要地点:校园内、长沙市植物园和南岳衡山。这3个小模块分别提供这3个地点的不同路段或景点的电子档案的植物名录及该地点主要植物的部分图片,并使用郑万钧系统对裸子植物、使用哈钦松系统对被子植物进行排列。如某同学想查看衡山植物的植物图片,那么他可以点击植物图库下地点分类中的衡山植物,平台就会在网页中显示衡山植物缩略图,点击衡山植物中的任意缩略图,网页将跳转到图片显示页面,在该页面中将显示缩略图代表种的完整图片,并在图片右边显示这些图片所展示的种在哈钦松系统的位置,图片所拍摄的地点,以及该种的生长型。如某同学点击云锦杜鹃,网页就会显示云锦杜鹃图片,并在右边显示该种属于杜鹃花科下的杜鹃花属,还有其他同种的图片,图片拍摄地点为衡山,该种为灌木,见图2。学生通过在地点分类模块中对不同地点植物图片的查看,可以很好地将植物实体与书本中的介绍进行对照,在验证书本知识的同时也提高野外植物鉴别的能力,学生只要一到图片的拍摄地点,就能很快地想到这个植物我在平台上看到过,知道它是那种植物,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和记忆效果。

图2 杜鹃花科云锦杜鹃在网络平台植物图库中的显示

2.系统分类

学生光靠植物与地点的联动鉴别与记忆植物是不科学的,学习“树木学”的学生必须用科学、系统的方法去识别和记忆植物,而系统分类模块就是将平台图库中所有植物按照系统的分类方法将它们分成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2个小模块,并按照科属种的顺序进行排列,可以让学生科学地、系统地去查看自己所需要的图片,使学生能够科学地将图片与植物名称对等的同时增加对科学分类法的认识。

3.生长型分类

生长型分类主要是将平台图库中的图片按照植物的生长型分为草本、灌木、乔木和藤本4个小模块,可以让学生在科学系统地了解植物的名称后进一步地知道该植物可以用来做什么。学生学习“树木学”不仅仅是在理论上,还要将其应用到实践中。“树木学”是一门基础课,学好这门课,知道植物的生长型,有利于让学生了解什么样的生长型适合什么用途,如草本可以用来做地被,灌木、乔木可以用来做行道树,藤本可以用来美化等,从而让学生真正地做到学以致用。

(五)课后网络学习平台内容与课堂教学内容的衔接

“树木学”课堂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理论课程、实验和实习2个部分。课后网络学习平台通过不同的多个模块组合与这2个部分教学内容进行一定的衔接。

1.理论课程

课后网络学习平台主要通过课程信息、课程资源、在线答疑3个模块与理论课程教学内容进行一定的衔接。课程信息通过内容简介和学习计划介绍理论课程中的学习目标与要求,详细阐述授课内容,并对这些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做到有的放矢;课程资源通过试题库对理论课程的学习效果进行检验,让学生知道自己掌握了什么,还有什么不足;在线答疑主要对在理论课程中遇到的某些难点疑点,学生不懂的地方进行针对性的补充回答,达到与教学内容的衔接。

2.实验和实习

课后网络学习平台主要通过课程信息、在线答疑和植物图库3个模块与实验和实习教学内容进行一定的衔接。课程信息通过内容简介和学习计划介绍实验和实习的性质、任务和教学目的,实验和实习的方式、时间地点与基本要求,详细阐述实验和实习的基本理论,为学生正式实验和实习提供一定的帮助;在线答疑以问答的形式详细地向学生介绍实验实习中需要的设备,提醒学生在实验实习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怎样解决这些问题,帮助学生对实验实习有更深入的了解,提高他们的思想认识;植物图库通过不同地点、不同系统、不同生长型的植物图片展示让学生在实验实习前对他们所要掌握的教学内容有所了解,并要求他们进行一定的总结,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总结在实际的实验实习中进行合理科学地讲解,多讲解和重点讲解他们感到困难的内容,少讲他们觉得简单的内容,达到与教学内容的衔接。

四、“树木学”课后网络学习平台建设的优缺点

网络平台在“树木学”课后学习中具有很强的优势:平台打破了时间的约束,学生可以在合适时间通过网络平台与老师进行交流,增加师生的友好情谊;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平台提出自己在“树木学”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并得到老师的细心解答,使学生在课后巩固知识,让老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有所把握;平台打破了空间的约束,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对学校、市内、衡山及湖南省的树种图片进行详细地浏览,使学生按照树种图片与课堂中学到的知识进行对比,相互印证,不但能复习书本知识,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实习能力,使他们把书本知识用于实践。

当然,网络平台的课后学习也具有一定的不足:教师不可能整天在计算机面前,所以对学生在网络平台的问题解答有一定的延迟;拍摄的植物图片因为光照、季节等原因使得学生在对树种的主观认知上会出现一定的偏差,从而影响到学生对树种的鉴别等。

五、“树木学”课后网络学习平台建设的展望

“树木学”课后网络学习平台在本教研室已经搭建好局域网,有部分学生已经开始测试该平台,并获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将其广泛地应用,还需要进行一定的调试和改进。

“树木学”课后网络学习平台是“树木学”教学一种新的辅助方法,不但能改进现有的“树木学”教学手段,而且对于开展学分制建设也有其作用:有利于增加学分制中学生学习的自由度,增强课程学习的科学性和教学的组织管理,尊重了学生的学习自主权,有利于建立和完善导师制等[6]。所以,网络学习平台在“树木学”课后互动中的应用势在必行,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1]祁承经,汤庚国.树木学(南方本)[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5.

[2]庄雪影.关于林学专业“树木学”教学改革的探讨[J].中国林业教育.2002,20(6):22-23.

[3]唐治锋.树木学教学浅谈[J].中等林业教育,1999(4):24-25.

[4]沈大刚.“园林树木学”教学方法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安徽农业科技,2009,37(26):12832-12835.

[5]陈福刚,周广文.发挥网络平台的作用 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新西部,2009,5(10):178.

[6]付红军,谢丽.学分制条件下高校选课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5):177-179.

猜你喜欢
网络平台树木植物
网络平台支持下初中语文翻转课堂教学研究
树木之最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辨认树木
哦,不怕,不怕
网络平台打开代表履职新视窗
将植物穿身上
植物罢工啦?
植物也疯狂
树木之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