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阳市委党校 张秀芬
全面振兴的中心任务是发展,但必须采用科学的经济发展方式。任何发展模式都是针对当时最迫切、最重要问题而设置的,不可能一劳永逸地解决发展问题。曾经支撑辽宁经济高速发展的经济发展模式所依赖的资源、体制、制度、市场等诸多社会经济要素,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从主体结构讲,由于受计划经济长期影响,政府主导行为始终处于强势,具有替代“市场主体”的意识和行为,而市场主体则处于弱势,国有经济比重较大,市场环境、政府环境和市场机制仍有所缺失。
振兴的重要条件是制度创新,而政府环境的创新是促进和推动整个区域制度创新的第一推动力。政府环境是指由政府经济治理、政府规制、政府行为等决定和影响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环境。政府环境的创新,必须改变直接干预经济的方式,通过控制交易主体,制定交易规则,建立健全市场体系和市场规则体系,培育市场主体,用法律手段保障良好的竞争机制,创造良好的经济环境,为所有的市场主体创造均等的机会;大力发展为多种经济成分的市场主体,促使经济社会发展由主要依托自然资源和国家资源转向技术、人才资源和社会资源,通过市场机制的基础作用来改善经济结构、优化产业结构、调整投资结构;鼓励非公有经济发展与国有经济、与打造辽宁老工业基地新的经济增长点相结合,为主导产业和优势产业配套,形成产业集群,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在新的产业区域布局和产业结构调整中,积极引进国外和省外资本嫁接改造传统产业、发展高技术产业,将生产要素的投入与体制创新、产业升级、空间布局有机地结合起来,提高引资的配套性、牵动性、集群性,走出一条新的开放、振兴、发展之路。
随着东北振兴步伐加快,投资拉动为主依然是辽宁经济发展的基本模式。 2004~2007年,辽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达到38%,高出全国13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占GDP的比例由2003年的34.7%提高到2007年的67.4%,高出全国12.4个百分点。这既有合理的成分,也存在投资拉动的路径依赖效应。
相对于投资快速扩张,内需增长速度却偏低,消费率下降。2007年在“三大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中,辽宁的投资率高于消费率16个百分点,消费率比全国低7.2个百分点,投资与消费严重失衡(见表1)。
表1 2007年辽宁与全国“三大需求”对经济增长拉动比较
由于辽宁老工业基地的衰退,产业结构性调整,导致辽宁的城镇居民收入水平始终处于较低水平,农民收入仅略高于全国水平,近年来失业率位居全国之首,社会整体福利水平与辽宁经济在全国位次相比出现严重错位(见表2)。
表2 辽宁居民收入与全国比较
辽宁在发展新型产业和开发新产业区域的同时,应增强消费拉动,更加重视扩大消费和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加大实施民生工程力度,实施积极有效的就业政策,扩大就业,建立公平竞争、统筹城乡的就业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和最低工资标准,增加居民经营性和财产性收入,稳步提高居民消费率;加大财政转移在农村、交通等基础设施和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方面的支付力度,间接促进居民消费,稳定居民的消费预期和增强消费信心。
表3 辽宁产业结构变动比较
与全国进行横向比较,辽宁“三产化”进程也没有达到全国平均水平(40.1%),产业结构尚属于工业化中期(见表3)。1978~2007年,辽宁产业结构变动度高于全国但低于同为老工业基地的上海,尤其是“一产”30年产值比重只降了4个百分点,江苏“一产”下降了20个百分点。辽宁产业结构偏离度高于上海、江苏,产值结构与从业结构两者呈非同步化转变,即产值结构转变超前,就业结构转变滞后,折射出非农产业的就业创造效应低下。这也就是辽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城镇登记失业率位居全国之首的重要原因之一。由此说明,辽宁产业结构高级化进程迟缓,尚未步入良性阶段。
应充分发挥工业优势,为农村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产业基地化提供有力支持,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和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农牧产品加工水平,拉长产业链条,抓住机遇扩大农牧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加快农牧业产业化步伐;在保持工业投资、调整工业空间布局的同时,应加快“重工化”产业内部结构的优化升级,大力发展装备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重点培育大型骨干企业集团,延伸和完善产业链,按照“大项目—产业链—产业集群—产业基地”的发展模式,加快推进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型产业基地建设;第二产业有效的增长可以带动第三产业新兴行业的加速扩张,围绕新型产业基地建设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壮大现代服务业和社会服务事业,为经济发展提供新的增长点。
从要素结构讲,工业主导、物质消耗型依然是当前辽宁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2004~2007年,工业对GDP拉动作用在50%以上;重工业年均增长18.3%,轻工业年均增长17.1%,重工业比重保持在80%以上。但重工内部结构已发生重大变化,装备制造业发展呈现强势,逐步形成产业集群,近几年年均增幅在30%左右,2007年占工业比重达到29.1%。原材料工业(冶金、石化、建材)仍占工业比重的46.3%。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年均增速23.9%,2007年增幅达到33.9%,但占工业总产值比重由为2003年8.58%下降到2007年的5.54%。
依靠科技创新来实现装备制造业的“先进性”、原材料工业的“高加工度”,依靠技术进步来实现产业升级,提高产业规模和质量,降低消耗、增加附加值;加速现有企业技术改造,增强企业集成创新、联合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扶持有条件的企业提高原始创新能力,鼓励中小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抓住国家大力推进装备自主化的机遇,集中资金和研发力量对重大成套设备、关键核心产品组织进口替代的研发,组织产业链企业围绕核心主机和重要部件的单个零部件、单项产品以及整套产品系列开展集群式技术创新;建立市场化的科技研发体系,促进关键核心技术创新,通过对具有重大带动作用的关键技术的开发,延长产业链条,发展中介机构,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最大限度地释放现有产业的潜能。
从发展战略讲,辽宁全面振兴必须着重解决区域发展失衡、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的问题。伴随着工业化的发展,辽宁城市化水平一直位居全国前列,城市化快速发展有力地支持了工业化建设,但受到产业结构的畸形发展,虽城市工业化程度高,农村城镇化发展速度却比较缓慢。
解决区域、城乡协调发展,必须将工业化与城市化有机地结合起来,构建市场机制为主导的相互协调的区域发展模式,以经济联系为纽带,以基础设施为平台,为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和商品的自由交易营造良好的环境,逐步形成产业、城乡一体化市场,形成要素集聚新格局;发挥大工业城市的集聚效应,增强中心城市的辐射作用,建立城市经济合作的对话机制和协调机制,以围绕主导产业合力打造新型产业基地,引导各市产业由各自为政的同质化、分散化向分工合作的产业集群化、规模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