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先祯
胆囊结石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发病率呈逐年增高趋势,而且排石较为困难。为进一步探索提高胆囊结石的治疗效果,近年来山东省临朐县中医院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胆囊结石82例,取得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观察病例全部来自2007年1月至2010年2月山东省临朐县中医院门诊。将符合纳入标准的胆囊结石患者173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82例(共87例,剔除5例)中,男29例,女53例;年龄25~64岁,平均42.6岁;病程1天~7年,平均3.7个月。对照组79例(共86例,剔除7例)中,男28例,女51例;年龄25~65岁,平均41.9岁;病程1天~5年,平均3.6个月。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方面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1 胆囊结石诊断标准 参照《外科学》[1]制定:有右上腹疼痛,可向肩胛部和背部放射,饱胀、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B型超声检查(B超):胆囊结石,单发或多发。
1.2.2 纳入标准 符合胆囊结石诊断标准,胆囊结石直径<1.0cm,年龄25~65岁。
1.2.3 排除标准 中医辨证为虚寒证(如腹痛隐隐、喜温喜按、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脉细弱)者;就诊时体温>37.5℃者;伴有原发性疾病患者;对治疗药物有过敏史者。
1.2.4 剔除标准 患者依从性差,中途停药或换药、加药,影响疗效判断者;用药后未复诊者。
对照组早晚进餐时服用熊去氧胆酸片(上海医药有限公司信宜制药总厂生产,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31021875),每次0.25 g,每日2次。治疗组服熊去氧胆酸片同时,餐后0.5小时冲服利胆排石冲剂,每次10 g,每日3次。利胆排石冲剂组成成分:柴胡120 g、郁金150 g、黄连90 g、蒲公英150 g、金钱草300 g、生牡蛎300 g、丹参150 g、鸡内金150 g、佛手120 g、枳实120 g、木香90 g、炒苍术150 g、砂仁90 g、苏叶90 g、酒大黄90 g、升麻90 g(临朐县中医院制剂室加工为冲剂,批准文号:鲁药制字Z0720030191)。两组疗程均为30天,结束后观察症状,复查B超。
参照《中医临床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制定。临床治愈:症状消失,B超检查胆囊结石消失;有效:症状减轻,B超检查胆囊结石减少或结石直径变小;无效:症状无变化,B超检查胆囊结石无变化。
采用χ2检验。
治疗组总有效例数(临床治愈+有效)77例,总有效率93.9%;对照组总有效例数56例,总有效率70.9%。中西医结合治疗胆囊结石疗效比单纯西药熊去氧胆酸片治疗总有效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胆囊结石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组有3例出现轻度腹部不适,有2例出现轻度腹泻,均未停药,1~3天后症状自行消失;对照组有4例出现轻度腹泻,有2例出现轻度便秘,有1例出现轻度头痛,均未停药,2~5天后症状自行消失。
由于胆囊结石的成因十分复杂,是综合性因素所致,所以近年来尽管排石的药物较多,但结石的排净率比较低,因此提高结石的排净率成为当前临床的重要课题。现代医学多采取剖腹手术或腹腔镜手术切除胆囊,痛苦大,费用高,患者难以接受。口服胆汁酸溶石是从20世纪70~80年代兴起的治疗胆囊结石的方法[3],包括熊去氧胆酸和鹅去氧胆酸。虽对胆囊结石有一定效果,但是全溶率低,而且服药疗程最短为6个月,有肝毒性,反应大,价格贵。而中医药治疗胆囊结石有一定的优势。因此中西医结合治疗胆囊结石是提高疗效,缩短疗程,减少不良反应,降低费用的重要措施。
胆囊结石属中医学“胁痛”范畴,认为胆是“中清之腑”,与肝相表里,其功能以疏泄通降为顺,如肝郁气滞或因湿热之邪蕴蒸肝胆等各种原因造成胆的“中清”通降功能失常,导致肝胆郁结或湿热郁结而发病。因此治宜疏肝理气、清热利湿、利胆排石。利胆排石冲剂中柴胡、郁金疏肝利胆解郁;黄连、蒲公英、金钱草清热解毒;牡蛎、丹参、鸡内金化瘀散结溶石;佛手、枳实、木香调理气机;苍术燥湿运脾;砂仁、苏叶和胃;大黄泻下、去瘀生新;升麻取其升提之效,在一派和降、攻下药物中用之能调节气机升降,有提壶揭盖作用,以利排石。诸药合用,共奏疏肝利胆、理气止痛、清热利湿、溶石排石之功。根据现代药理研究:柴胡、丹参、黄连、蒲公英、木香、苏叶、升麻均有抑菌抗炎、利胆作用;郁金、枳实、金钱草均能促进胆汁分泌。上药合用能抑菌抗炎、促进胆汁分泌,增强胆囊收缩,使奥狄括约肌松弛,而有利于结石排出。
临床观察结果表明:利胆排石冲剂联合熊去氧胆酸治疗胆囊结石(除外虚寒证)疗效满意,疗程短,不良反应少,费用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吴在德,吴肇汉. 外科学[M]. 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568-569.
[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9.
[3]张辉,任杰,闵锋. 中西医结合治疗无症状胆囊结石33例临床体会[J]. 实用全科医学,2007,5(9):813-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