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在协调区域产业结构中经济政策的均衡性体现

2010-05-14 02:10卢国懿
价值工程 2010年4期
关键词:经济政策区域经济

卢国懿

摘要:我国区域经济实际上既以行政区域的形式表现出来,又以一定量的行政区域板块组成经济区域的形式存在。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本质上就是正确地选择区域主导产业,合理确定其发展数量和规模,使之承担起全国区域分工的任务,以此为核心,协调各产业之间在数量和比例上的关系。

Abstract:Regional economy of our country is shown in the form of administrative regions and a certain amount of administrative regions in the form of the composition of economic regions. Regional industrial structure adjustment and optimization, in essence, is the right choice of regional leading industry, defining the number and size of development, in order to assume the task of national regional division of labor. Take it as a core, coordinat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various industries in the number and proportion.

关键词:区域经济;产业调整;经济政策

Key words:regional economy;industrial restructuring;economic policy

中图分类号:F20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04-0097-02

0 引言

不论哪一种区域,作为全国的一部分,其产业结构优化问题必须从两个方面进行考察:一是承认区域相对优势的区位,从比较利益角度衡量区域产业结构的合理性;二是从宏观经济层次上协调区际关系,追求国民经济整体的最大利益。与全国产业结构优化相比,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的关键在于如何摆正地区利益与国家利益的关系,并把它们最大限度地协调起来。

1 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的必要意义

区域产业政策(regional industry policy)是政府(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为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和区域经济发展,而制定和实施的一系列政策。区域产业政策与政府产业政策紧密关联,前者是后者在区域层面上的延伸和具体化;后者是前者在宏观层面上的体现。二者形成一种相互促进、互为补充的关系,共同服务于全国及各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及产业竞争力的提升。区域产业政策的作用及效果有赖于其实施机制及政策的合理性与科学性。

现代产业理论指出,资源配置结构的演化,是经济发展的结果,也是经济发展的前提,发展就是结构的高级化,结构优化是经济发展的永恒主题。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能保证经济增长率较高的产业部门对资源的需要,使社会总资源得到合理的配置与利用,可提高单位资源的产出效益,使总量增长始终有充分的后劲,以较高速度进行。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能保证主导产业对其他产业的带动作用,一马当先,可以造成万马奔腾的局面,使整个经济增长不断获得新的驱动力。

区域产业结构调整,能保证区域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不合理的区域产业结构不利于区域经济的发展。我国已经到了以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阶段,不调整就不能继续前进,不调整就不能进行健康发展。

2 区域产业结构政策协调的范畴与均衡的重点

我们知道,区域产业政策是指政府为了实现某种经济和社会目标,以区域产业为直接对象,通过对有关产业的保护、扶值、调整和完善,参与对有关产业的保护、扶植、调整和完善,参与产业或企业的生产、经营、交易活动,以及通过直接或间接干预商品、服务、金融等方面的市场形成和市场机制来影响区域布局和发展政策的总和。区域产业结构政策是根据区域产业结构变动趋势而制定的,为促进区域产业结构接近理想状态而实施的政策措施。区域产业结构政策,可以及时淘汰落后产业,支持新兴产业,并有效促进区域产业结构高度化。如果没有区域产业结构政策,完全由市场机制来调节,则落后产业可能得不到及时淘汰,而运用区域产业结构政策就可以克服这些缺点。

所谓区域产业结构政策协调问题,首先是地区与国家产业结构政策的协调,其涵义是各地区根据国家的总体产业政策,在深入分析本地区经济发展条件的基础上,来确定本地区有发展潜力的优势产业并加以一定扶持;其次是地区与地区之间产业结构政策的协调,即各地区在制订产业发展规划时,不仅要看到自己是否能发展某些产业,还应当看到其他地区是否更适合发展这些产业,是否已经发展了这些产业。通过地区之间优势与劣势的相互比较,明确本地区的绝对优势和相对优势之所在。同时,通过一定机制加强地区之间协商,协调好彼此的产业发展战略,实现合理的区域分工,避免地区产业结构雷同。主要要协调好一些三个问题:

(1)地区与国家产业结构政策的协调;

(2)地区与地区之间产业结构政策的协调;

(3)政府间协调机构和企业间合作组织的协调作用。

3 对政府在协调区域产业结构时突出经济政策均衡的建议

3.1 实施经济区域制度和政策一体化,统筹和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主要是在户籍制度、就业制度、教育制度、医疗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等方面加强地区之间的行政协调,构建统一的制度框架和实施细则,实现经济区域制度架构的融合。同时,构建区域产业发展政策协调和磋商机制,制定与协调各行政区域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产业政策等,减少政出多门、各自为政的现象。并逐步在招商引资、土地批租、外贸出口、人才流动、技术开发和信息共享等方面统一政策,在区域内营造交易成本降低的政策环境。

区域产业政策不仅服务于各区域产业发展和竞争力的提高,而且还应服务于国家整体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在这方面,国家制定实施的区域产业政策将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国幅员广阔,各区域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很不平衡,产业素质和水平差别也较大。正对这种状况,国家区域产业政策应有效地发挥各区域资源、要素比较优势,促进各区域产业协调发展,并进而实现国家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各地方政府也应该因地制宜,从各区域实际情况出发,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区域产业发展政策和战略,扬长避短,发挥优势,促进区域产业经济快速健康发展。为此,区域产业政策应选择特定时期合适的区域主导产业,形成大中小企业协调配套的区域产业组织结构,发展产业集群,促进区域产业技术进步,提高区域比较经济利益,实现区域资源的优化配置。

3.2 持续实现区域产业生产力的合理布局,充分发挥区域比较优势

包括加强各地区现有支柱产业的跨地区企业联合和重组;建设区域性高新技术产业群落和企业网络;形成为高新技术产业服务的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和通过产业区域转移实现区域结构和布局优化。应持续实现区域产业生产力的合理布局,充分发挥区域比较优势。遵循效益原则,合理布局区域产业生产力,充分发挥区域比较优势,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实现区域产业生产力的布局合理,仅靠市场机制是难以实现的,而必须充分发挥国家产业政策和区域产业政策的作用。区域产业结构与生产力的区域布局具有密切的关系,从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说,二者是一个是同一的运动变化过程,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也就意味着生产力空间或区域布局的调整,因为产业总是坐落于一定区域之内,区域产业结构发生变化,生产力区域布局也必然要发生相应的变化。区域产业布局是区域产业运行在空间上的实现,从原则上讲,产业结构的调整与生产力区域布局调整的经济效益是可以统一的。区域生产力合理布局主要是解决在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区域内各产业空间组合的最佳形式即合理的区域产业结构,以求合理地利用区域资源,求得最大的区域效益。因此,通过区域产业政策合理调整区域产业结构,将有效地实现区域产业生产力的合理布局,实现产业资源的空间配置效益最大化。

3.3 实施灵活的政策,充分挖掘经济政策倾斜性的特征,促进重点、特色建设的发展

如果说系统性是对区域产业政策的整体结构而言,那么倾斜性则是对区域产业政策系统内部各项政策地位及作用的要求。即是说,在区域产业政策内部,各项具体的产业政策并不处于等同地位,其作用和地位具有轻重缓急之分,这主要与特定地区的经济发展程度、发展目标和面临的区域经济发展政策等因素有关。与国家产业政策相比,区域产业政策的这种倾斜性更为明显,更强调要优先发展区域的主导产业、优势产业和支柱产业,带动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区域产业结构系统是内外开放的,各区域产业结构之间的分工与协作,要求区域产业结构的变化通常采取非均衡发展方式,从来没有平衡发展区域各个产业的区域产业政策。当区际交换能比本地区自己经营具有更大的收益时,就应该放弃自己的某些行业或产品生产,通过区际交换和协作来满足本地区的需求,而不是一味地追求自我平衡,强求区域产业体系的完整性,搞封闭式发展。因此,合理的区域产业政策应当是重点突出、适度倾斜、整体协调的政策,倾斜性是其重要的特征。

从中央政府制定的区域产业政策来说,倾斜性则表现在中央政府立足于全国经济发展的大局,对特定区域产业发展实施的一定程度的倾斜和扶持,以实现全国各区域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众所周知,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主要依托于各区域产业发展的水平,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产生主要是由于区域产业发展水平的差异而形成进而放大的。因此,中央政府要缩小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实现协调发展,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要实施具有一定倾斜性的区域产业政策,促进落后地区产业的振兴和发展,进而推动这些地区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区域产业政策的这种倾斜性在现阶段我国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得到明显的体现。我国在实施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和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等重大战略过程中实施的经济政策,相当一部分是促进这些地区产业发展的政策,它们既构成中央产业政策体系中带有一定倾斜性的区域产业政策。

4 结语

如何调整区域产业结构、选择主导产业以及如何加快培育和发展主导产业,应是制定区域产业政策时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如果这方面不取得突破,调整区域产业结构和进行主导产业选择就只能是一句空话。任何经济政策都要为解决特定的经济发展问题和实现一定的经济社会目标而制定的。区域产业政策是针对区域产业发展过程而制定的有关政策,其制定实施同样服务于一定的目标,发挥其特有的作用。

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本质上就是正确地选择区域主导产业,合理确定其发展数量和规模,使之承担起全国区域分工的任务,以此为核心,协调各产业之间在数量和比例上的关系。在原有主导产业因条件发生变化,优势被削弱的情况下,使新的主导产业接续上来,保证区域经济系统的正常新陈代谢,使区域经济的发展始终保持旺盛的势头。

参考文献:

[1]杨治.产業政策与结构优化[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9.

[2]周叔莲.产业政策问题探索[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87.

[3]马洪.中国地区发展与产业政策[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93.

猜你喜欢
经济政策区域经济
浅析朴正熙政府的经济政策及其影响
产业政策的两个重要属性和权贵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政治效果与治理体系
中国新形势下的经济政策对未来经济的影响
实践探索商务英语专业有效服务区域经济能力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