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平,鲜于云艳
脂肪乳属于基本营养药物,为机体提供能量和必需脂肪酸,且无氨基酸和糖类溶液高渗透压的缺点,是静脉营养的组成部分之一。适用于烧伤、创伤、手术后病人及肿瘤或其他恶性病病人,在临床上应用非常广泛。但由于其浓度较高、刺激性大,静脉输注时易对血管产生刺激,再加上液体中存在非代谢性微粒随药液进入血液后,从而引起病人疼痛甚至发生静脉炎,既增加了病人的痛苦,同时也易引发不必要的医疗纠纷。目前,国内外已有多篇相关报道[1]。精密过滤输液器,可以滤除药液中90%以上的不溶性微粒,是解决微粒危害的理想措施。但有研究报道,过小孔径的精密输液器对滴速会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往往难以达到预期的滴速[2]。笔者针对上述现象,选用不同孔径的精密输液器输注脂肪乳,并对病人输液滴速达标情况和静脉炎的发生率进行临床观察。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2008年4月—2009年4月在我科住院的接受脂肪乳注射液(华瑞制药有限公司中/长链脂肪乳注射液)输注的病人200例,排除输液药物中含有易引起静脉炎的化疗药物、中药注射剂等药物的病人。年龄18岁~59岁,平均46岁。其中消化道肿瘤62例、肝硬化55例、消化道息肉术后51例、其他32例。疗程3 d~7 d。将病人随机分为A组、B组、C组、D组,每组50例,4组病人性别、年龄、疾病、输注的药物、输液的组数、穿刺部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输液方法 A组、B组、C组病人均使用北京伏尔特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精密输液器进行静脉输注脂肪乳,D组病人使用威高医疗系统有限公司生产的输液器进行静脉输注脂肪乳。4组均采用7号针头进行穿刺,要求同一血管连续输液不超过3次,液面高度为1 m。A组用1.2 μ m精密输液器输注脂肪乳,B组用3 μ m精密输液器输注脂肪乳,C组用 5μ m精密输液器输注脂肪乳,D组用15 μ m输液器输注脂肪乳。调整输液滴速为40 gtt/min。
1.2.2 评价方法 由笔者对研究对象静脉输液的全过程进行观察和记录。全部病例均连续治疗1周后进行对比分析。①静脉炎的评定标准参照国际标准。0级:无临床症状;1级:红斑伴有或无疼痛,有或无水肿;2级:红斑伴有或无疼痛,有或无水肿,静脉条纹形成;3级:红斑伴有或无疼痛,有或无水肿,静脉条纹形成,可触及条索状物[3]。②疼痛判断标准:疼痛分级使用“长海痛尺”分级法:在输液过程中,由责任护士根据疼痛量表的使用文字描述标准对病人的疼痛程度进行评估,按0~10进行评分,0级:无痛感;1级:轻度疼痛但可忍受;2级:中度疼痛,轻度影响睡眠;3级:重度疼痛,影响睡眠;4级:剧烈疼痛,影响睡眠较重,伴其他症状;5级:无法忍受,严重影响睡眠,伴其他症状或被动体位。输液滴速≥40 gtt/min为达标,反之则为未达标。
1.2.3 统计学方法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经χ2检验,B组、C组静脉炎、疼痛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D组(P<0.01);B组和C组静脉炎和疼痛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4组静脉炎和疼痛发生率及滴速达标情况比较 例(%)
静脉炎是静脉输液后引起的静脉局部疼痛、红肿或局部条索状,甚至出现硬结的炎性改变,是静脉输液中最常见的并发症,既增加了病人的痛苦,也增加了护理人员静脉穿刺的难度。
输液静脉炎的产生与多种因素有关,诱发静脉炎的危险因素有:输液微粒、溶液的pH值、溶液的渗透压、静脉穿刺部位、溶液的滴速、使用穿刺(套管)针的管径、病人情况、药物本身的刺激作用等[4]。输液微粒是指一种输入液体中存在的非代谢性颗粒杂质,其直径一般为1 μ m ~15 μ m,微粒随药液进入血液后,可致红细胞聚集形成血栓,引起栓塞或静脉炎;加上输液药物的化学刺激,可使静脉通透性增强,白细胞浸润,产生炎症改变,引起化学性静脉炎。同时释放组胺,使静脉收缩、痉挛变硬,易并发血栓形成。两者协同作用使病人静脉炎的发生率明显升高。普通输液器采用的输液过滤介质孔径一般在15 μ m,对6 μ m~10 μ m的微粒截留几乎没有作用,而精细过滤输液器的终端过滤器采用 5 μ m 、3 μ m 、1.2 μ m 孔径的 过滤 介质,可以 滤除药液中90%以上的不溶性微粒,减少微粒对血管内皮细胞的刺激,是解决微粒危害的理想措施。但是,临床上根据各类药物性质的差异不同,对输液流速的要求也各不相同[5]。过小孔径的精密输液器难以达到预期的滴速,既影响了药物的效果,同时也增加了静脉炎的发生[6]。
本研究结果显示,4组中除采用1.2 μ m孔径的精密输液器的A组输液滴速未达标外,其余3组滴速均达标,同时采用5 μ m和3 μ m孔径的精密输液器输液时静脉炎和疼痛的发生率低于其他两组(P<0.01)。说明选用5 μ m 和3 μ m 孔径的精密输液器可有效地降低输注脂肪乳引起的静脉炎和疼痛的发生率。
[1]何曙云,刘宇英,温冬梅.静脉注射溶液过滤前后不溶性微粒的观察[J].中华护理杂志,2004,39(3):220-221.
[2]Grune F,Schrappe M,Basten J,et al.Phlebitis rate and time kinetics of short peripheral intravenous catheters[J].Infection,2004,32(1):30-32.
[3]Frank Ge,崔晶晶.输液导致静脉炎的因素分析[J].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2005,2:36-38.
[4]韩红芳.临床输液不溶性微粒危害及其预防[J].护理研究,2003,17(7A):812-813.
[5]缪书卉.精密过滤输液器对减少输液反应效果的研究[J].护理研究,2003,17(2A):167-168.
[6]孙鸿翔.输液微粒污染的原因、危害及对策[J].全科护理,2009,7(10C):2797-27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