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本利,王剑英,付文友,王长彦
(深圳绿微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广东 深圳 518055)
脂肪酶是由绿微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的脂肪酶K-900,酶活力为20 000 U。
试验随机选用28日龄断奶仔猪128头,按遗传背景相同、体重相近(约8 kg),随机分为4个处理组,每个处理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8头,公母各半;试验于2006年8月在中国农科院饲料所科研猪场进行,完全按试验猪场的常规管理及防疫程序进行,每天记录仔猪采食量、腹泻猪头数和腹泻程度,对发病仔猪及时进行治疗。
基础日粮配方及营养水平见表1,基础日粮参照断奶仔猪推荐营养标准配制。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Ⅰ~Ⅲ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脂肪酶200 g·t-1、脂肪粉 3%、脂肪酶 200 g·t-1+脂肪粉3%。
每天记录腹泻仔猪头数,计算试验期腹泻总头数与试验天数、仔猪数之比,计算仔猪腹泻率。腹泻指数评分是以人工打分法对仔猪腹泻严重程度作出分类,一般为1~5分。试验期间准确测定和记录每天每栏猪采食量,计算平均日采食量(ADFI)。分别在试验起始和试验结束时早上称量仔猪空腹重,计算平均日增重(ADG)及料重比。
表1 基础日粮组成及营养水平
试验数据采用SAS 8.12的ANOVA过程进行方差分析和LSD多重比较。
添加脂肪粉和脂肪酶对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见表2。由表2可知,试验Ⅲ组仔猪试验末体重分别比对照组、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提高3.89%、5.43%和12.18%,试验Ⅱ组仔猪试验末体重最轻,由此推测,仔猪断奶初期由于消化道内分泌的脂肪酶不足不能有效的利用脂肪,从而造成消化不良体重增长下降,这与艾琴等的研究结果一致[1-2]。朴香淑等也认为仔猪断奶早期不能对过多的脂肪进行有效的吸收和利用[3]。
表2 添加脂肪酶和脂肪粉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由表2可知,以试验Ⅱ组仔猪平均日增重最小,对照组和试验Ⅰ组平均日增重均比试验Ⅱ组高14.52%,试验Ⅲ组日增重比试验Ⅱ组高 23.27%。这可能是由仔猪断奶初期,其消化道内脂肪酶由于断奶应激的影响急剧减少,导致仔猪对脂肪无法充分利用,而外源脂肪酶的添加,以脂肪粉为底物,将脂肪粉分解从而加以吸收利用[1,4,5]。
由表2可知,对照组、试验Ⅱ组和试验Ⅲ组平均日采食量分别比试验Ⅰ组高10.23%、7.94%和7.41%,这可能是由于与试验Ⅰ组相比,试验Ⅱ组对脂肪粉和日粮中的粗脂肪的利用率低,导致日粮中的实际利用的能值还不如试验Ⅰ组高,却高于对照组,为保证正常生长发育的需要,需要提高采食量来补充缺少的能量。而试验Ⅲ组与试验Ⅱ组采食量均高于试验Ⅰ组,也有可能是脂肪粉的添加增加了饲料的适口性。
由表2可知,4个处理组间,试验Ⅰ组较对照组饲料转化效率提高9.52%;试验Ⅲ组饲料转化效率较试验Ⅰ组提高 20.28%,由此说明通过本试验脂肪酶确实促进了饲料脂肪的消化吸收。
由表2可知,4个处理组之间在腹泻率方面没有明显的差异,说明添加脂肪酶或脂肪粉对仔猪的腹泻没有影响。
[1] Engberg R M,Hedemann M S,Leser T D,et al.Effect of zinc bacitracin and salinomycin on intestinal microflora and performance of broilers[J].Poult Sci,2000,79(9):1 311-1 319.
[2] 艾琴,楚燕军,顾宪红.利舒宝乳化剂对生长猪能量利用效率的影响[J].饲料广角,2006(18):45-46 .
[3] 朴香淑,李德发,代建国,等.不同脂肪来源对早期断奶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J].动物营养学报,2001,13(4):34-39.
[4] 张振斌,蒋宗勇,林映才,等.仔猪的消化生理与早期断奶[J].广东饲料,1999(3):20-24.
[5] 熊家林,张珩.饲料添加剂[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