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敬伟
在国内债务与欧元区危机的双重压力下,意大利政府7月5日公布一份清单,并表示将在网上公开拍卖约9000项国家财产,其中就包括多座岛屿、沙滩、王宫和城堡等,久负盛名的圣伊拉斯摩岛也在其中,叫价约为数百万欧元。
卖岛抵债,甚至连历史文化遗迹也被明码标价,意大利此举并非欧盟内的第一个“败家子”。6月24日,希腊也决定出租或卖出该国6000个岛屿中的一部分。作为西方文明的发祥地,两个国家出此下策,让人唏嘘。
意大利在欧盟内的地位,向来屈居德、法、英“三剑客”之后,但实际上也是浪得虚名。据统计,今年4月份,意大利公共债务已占到国内生产总值(GDP)的115.8%;深陷危机泥潭的希腊,2009年底公共债务占希腊GDP的比例为113%。而欧元区的政策上限是,各国公共债务和GDP的比例是60%。更糟糕的是,4月份的意大利失业率为8.9%,是过去9年来的最高水平,虽然低于欧盟10%的失业率水平,但前景依然不妙。
一个希腊,连累欧盟挹注7500亿欧元的救助资金,但效果并不明显。当下,西班牙情况糟糕,意大利似乎也要重蹈希腊覆辙。虽然,欧元区正在进行约100家银行参与的压力测试,并且承诺银行业存在问题的成员国可根据相关机制向欧盟申请5000亿欧元的财政援助。问题在于,濒临危机边缘的欧元区国家并非个别,如果都申请财政援助,欧元区将无法承受嗷嗷待哺的尴尬局面。因此,与其期待其他国家的救赎,还不如想办法自救。
江湖上有句老话,出来混总是要还的。欧元区的江湖总舵,非德国莫属,此外就是法国这个江湖大佬。这两个国家,实行的是相对审慎的社会福利制度,尤其德国拥有较高的储蓄率和贸易盈余。相比之下,像希腊等欧元区的弱势国家则实行的是高福利制度。以为有欧元托底,就可以大吃大喝和寅吃卯粮。意大利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但情况也好不到哪去。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无节制的福利制度必然要引发危机,品尝苦果。不久前,德国有两位议员曾经这么提议:“无力还债者应卖掉一切支付债务。希腊拥有建筑、企业和无人居住的岛屿,可用来偿债。”
这可以被解读为德国人对希腊的怒其不争,也可以理解为,大难来时各自飞。这话对希腊适用,放在意大利身上也并无不妥。
但是,意大利甩卖国家宝藏,也恐怕只能缓解一时之急。据悉,按照甩卖清单,资产价值不过45亿美元左右,对于该国庞大的赤字而言,徒具象征意义。更重要的是,在出口和消费层面,意大利的表现并不突出。意大利媒体最乐观的评价是,意大利2010年的经济增长率不过0.8%。
合未必多赢,这是欧元区给予全球的教训。但是,欧元区行进至此,更不可能作鸟兽散。只能是迎难而上,在互相帮助的同时,遭遇危机的国家也要设法自救。这么看,意大利的“败家”就是不得已为之了。
(编辑袁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