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年代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外国人(续)

2010-04-29 00:44孟兰英
国际人才交流 2010年4期
关键词:爱泼斯坦延安洪水

孟兰英

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曾经活跃着这样一批外国人。他们当中,有颇具传奇色彩的将军,有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的曲作者,有为边区军民看病的医生……尽管他们的人生经历不同,所做的贡献不同,但他们义无反顾地将自己的生命和智慧融入到了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之中,得到了中国人民的尊敬和爱戴。

洪水:与中国荣辱与共的

越籍将军

(越南1908—1956)

20世纪50年代,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授衔的1000多名将军中,只有一个外籍人。他同时兼有越南人民军少将军衔。他的中国名字叫洪水。

洪水1906年出生于越南河内,1925年来中国参加革命。有意思的是,他先后3次来到中国,近乎完整地经历了大革命、土地革命和抗日战争,并致力于新中国国防建设。

1923年,洪水在法国结识了胡志明、周恩来、李富春等人,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1925年初他毅然踏上了中国的土地,从此便与中国革命息息相关、荣辱与共。

随后他来到广州,参加了越南革命青年训练班,并结交了训练班教员毛泽东、刘少奇等人。1927年8月,经地下党介绍,洪水秘密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大革命失败后,洪水跟随叶剑英领导的军官教导团参加了广州起义,起义失败后,洪水由越南党组织安排转移到泰国。

1929年,洪水第二次来到中国,在香港海员工会从事工人运动的组织工作。之后参加了彭湃领导的工农红军东江游击队。

从1930年开始,洪水先后担任了红十二军三十四师团政治委员、师政治部主任等职。在1934年召开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他当选为执委会委员,成为中央苏区政府中仅有的两名外籍委员之一。

1935年,红一、四方面军在四川懋功会师,洪水随朱德、刘伯承在由四方面军组成的左路军中工作。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他连续3次爬雪山、过草地,其钢铁般的意志及对中国革命的满腔热忱被人们广为称道。

抗日战争胜利前夕,经越南劳动党中央和中共中央协商,洪水回到了越南。

1950年,为加强中越两党两军联系,经胡志明和毛泽东同意,洪水第三次来到中国。1955年,洪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一级解放勋章。

1956年lO月21日,这位戎马一生、颇具传奇色彩的将军在河内与世长辞。

郑律成:军歌永远嘹亮

(朝鲜1914—1976)

1914年出生在朝鲜全罗南道光州杨林町一个贫苦家庭。原名郑富恩,因酷爱音乐,后改名为律成。1933年春,郑律成和一批朝鲜爱国青年来到中国,进入朝鲜在华抗日团体开办的南京“朝鲜革命干部学校”。毕业后,他在南京和上海等地从事抗日救亡活动,同时利用业余时间学习音乐。

抗日战争爆发后,郑律成于1937年10月奔赴延安,先后进入陕北公学、鲁迅艺术学院音乐系学习。

郑律成从1938年起任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音乐指导、鲁迅艺术学院声乐教员。1939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2年5月,他参加了延安文艺工作座谈会,聆听了毛主席的讲话。这期间郑律成经常深入抗日前线,创作了大量反映抗日军民斗争生活的音乐作品。1938年471间,他创作的歌曲《延安颂》一经问世,便迅速传遍了全国各个解放区。1993年,《延安颂》被评为20世纪华人音乐经典,永载中国音乐史册。

1939年秋,郑律成同诗人公木合作完成了《八路军大合唱》,其中的《八路军进行曲》和《八路军军歌》成为广为传唱的人民军队战歌。解放战争时期,《八路军进行曲》更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1988年7月25日被中央军委正式定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

抗日战争胜利后,郑律成回到了朝鲜。他谱写了歌颂朝鲜人民斗争和中朝友谊的《朝鲜人民军进行曲》、《中朝友谊》等许多作品。1950年又回到中国,随即加入中国国籍,定居北京。数十年间,郑律成谱写了360余首(部)不同形式、体裁的脍炙人口的音乐作品。

郑律成从1958年开始为毛泽东诗词谱曲,到他1976年逝世,前后历时18年。这是他花心血最多的作品,也是他整个创作中最为成熟的时期。

“文革”中他被打成了反革命分子。但是,定他反党他不服,劝他退党他不退,他坚信自己是正确的,确信自己清白无辜。“四人帮”的亲信公开扬言:“郑律成不是我们的人。”他针锋相对回答:“我决不为他们歌功颂德,不为他们写一个音符!”表现出了共产党人的铮铮铁骨。即使在连续被批斗的情况下,他依然坚持为毛主席诗词谱曲。在这些歌曲里,你听不到一丝痛苦的呻吟,也听不到一声绝望的叹息,你听到的是真挚纯净、热烈崇高的呼唤。这些都有力地证明,他在痛苦中仍然保持着坚定的信念。

汉斯·米勒:从莱茵河畔到延安

(德国1915—1994)

1915年生于德国莱茵。1939年获瑞士巴塞尔大学医学博士学位。1939年5月到香港,通过宋庆龄的关系结识了廖承志并同中共地下党组织接上了关系。1939年9月,经廖承志和爱泼斯坦介绍到延安,并将国外援助中国抗战的600箱医药用品和1辆大型救护车送往延安。在延安,他见到了毛泽东,随后参加了八路军。在艰苦的战争年代,他以忘我的工作精神和精湛的医术,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抗日战争时期,汉斯·米勒和中国军民一起战斗在太行山上,为战士们医治伤痛。在延安,他救治了无数名伤病员。解放战争时期,汉斯·米勒担任冀察热辽军区野战总医院院长。

米勒的夫人中村京子是位日本人,于1945年参加八路军。她是一名护士,在工作中与米勒相识。1949年8月1日,俩人结为伉俪。

值得称道的是,他们俩各自的国家策动并制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这一人类历史上最惨烈的灾难,他们不仅没有为自己的法西斯政权服务,而且投入到了反对法西斯的战斗,把各自毕生的精力献给了拯救生命、抵御战争的医疗事业。

米勒于1951年加入中国国籍。195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72年到北京医学院任副院长、党委委员。后任北京医科大学顾问等职。1983年当选为全国政协委员。1994年12月4日逝世。

李铁夫:与中朝革命者同战斗

(朝鲜1901—1937)

1901年出生在朝鲜咸镜南道一个农民家庭。他青少年时代就积极投入到国内抗日斗争的洪流中,立志为民族解放不懈地努力。

1919年3月1日,他参加领导了轰轰烈烈的“三一”独立运动。在反日大示威的群众游行集会现场,他作为朝鲜学生独立运动总指挥部的负责人之一,慷慨激昂地宣读了由代表们联合署名的《独立宣言》。日本警察署对这位学生领袖恨之入骨并四处通缉他。1919年4月,他辗转流亡到中国,与中

朝革命斗士们共同战斗。1920年,他化名秘密赴日本留学。4年后重返朝鲜,以《东亚日报》或《朝鲜日报》记者、编辑的身份为掩护,从事创建朝鲜共产党的活动。1926年春天,他在朝鲜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被选为朝鲜共产党中央委员。1928年2月,朝共遭到大破坏,他也再次遭到通缉。经共产国际介绍,他再度流亡中国,继续从事革命工作。后来在上海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共北平反帝同盟党团书记、河北省委宣传部部长和组织部部长等职。1936年任中共天津市委书记。1937年明,赴延安参加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和白区工作会议。1937年7月10日,因患伤寒在延安桥儿沟病逝。

爱泼斯坦:扎根于中华沃土

(波兰1915—2005)

来到爱泼斯坦的家,就像进入了一个记忆的海洋:毛泽东在延安时签名相送的石板画像、意大利摄影家所摄的周恩来坐像、仪态万方的宋庆龄倩影和邓小平同志会见时的留影,还有许许多多中外友人的书法作品及绘画……

的确,爱泼斯坦是一个在中国度过了几乎一生的外国人,一个目击了中国20世纪巨变的见证者,一个将自己的命运融入到中华民族沉浮之中的人。

爱泼斯坦1915年4月20日生于波兰华沙。1917年随父母来到中国,在天津度过了自己的童年。1931年中学毕业后,进《京津泰晤士报》任记者,后历任《北平时事日报》编辑、《联合劳动新闻》记者。1939年,24岁的爱泼斯坦撰写了《人民战争》一书,系统地介绍了中国抗日战争头两年的情况。他生动、真实而又客观公正的报道,在国际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赢得了国际社会对中国人民的同情和支持,有力地支援了中国人民的抗战事业。

在爱泼斯坦半个世纪的记者生涯中,令他最激动、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是1944年赴革命圣地延安访问。

1944年6月12日,爱泼斯坦第一次见到了毛主席。在延安,爱泼斯坦还采访了“红军之父”——朱德以及在南泥湾开荒的王震。爱泼斯坦说:“他们长征的尘土还没有洗掉,为人民、为革命,他们什么苦都可以吃的。”

1945年,爱泼斯坦和妻子绕道印度到达美国。他不顾多年的奔波劳累,日夜写作,历时两年,终于把在中国尤其是在延安的见闻记录下来,汇集成反映中国革命的《中国未完成的革命》一书,后来被译成多国文字,使世界充分了解了中国的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所从事的正义事业,更加关注中国的革命.

1957年,经周恩来总理批准,爱泼斯坦加入了中国国籍并于1964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爱泼斯坦生前曾担任《中国建设》(现名《今日中国》)杂志的执行编辑、总编辑、名誉总编辑长达50多年,曾担任第六届至第十届全国政协常委等重要职务。2005年病逝于北京。

柯棣华:与白求恩并肩作战

(印度1910—1942)

1938年9月,柯棣华等5A组成的援华医疗队来到中国。1939年2月抵达延安后拜会了毛泽东。随后被聘任为八路军医院的外科军医。为表达与中国人民患难与共的决心,改名为柯棣华。同年秋,医疗队提出追随白求恩的足迹去前线参加战斗。经党中央批准后,他们经过一个多月的艰难跋涉,到达了晋东南太行山区的八路军总部。1940年3月,柯棣华又进入晋察冀边区,随部队转战数千里,途中参加了一次伏击日寇列车的战斗。1940年百团大战期间,柯棣华到距火线仅一、二里处设立救护所。1941年1月,他担任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院长。当时,面对日寇的频繁“扫荡”,柯棣华和同事们不得不一次次放弃建立起来的医院和学校,打着背包在山林中同日军周旋。1941年11月,柯棣华与卫生学校教员郭庆兰结婚。翌年,他们生育一子,军区聂荣臻司令员亲自为其取名为“印华”。1942年7月7日在抗战五周年纪念日之际,柯棣华加入中国共产党。

在八路军卫生系统中,柯棣华一直享有很高威信,这不是因为他的身份特殊,而是因为他自己的模范行动。在当年白求恩卫生学校里,像柯棣华这样受过高等教育的知识分子为数不多,所以从领导到群众都尽可能地照顾他,如吃细粮、骑马等,生产任务也不限额,他也可以不参加劳动。但是,柯棣华却严格要求自己,除了行军骑马这一条外,他尽可能地拒绝了其他一切照顾。当时,白求恩卫生学校的同学中有一些人的军龄比柯棣华长,可是说起柯棣华时,都说他更像一位八路军的老同志。

1942年12月,柯棣华因突然发病,不幸逝世,年仅32岁。他的陵墓和塑像,与白求恩一同树立在华北军区烈士陵园。毛泽东为其题写了“全军失一臂助,民族失—友人。柯棣华大夫的国际主义精神,是我们永远不应该忘记的”挽联。

猜你喜欢
爱泼斯坦延安洪水
《逃离爱泼斯坦》发布预告片
从延安整风运动说起
Body languages in English teaching
性、谎言、阴谋论
美亿万富豪性侵案又爆猛料
洪水时遇到电线低垂或折断该怎么办
又见洪水(外二首)
洪水来了
走进延安
论设计洪水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