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泱
1982年2月,42岁的松本聪教授来到中国。28年来,松本聪教授以他的热情和孜孜不倦的敬业精神投身于中国的环境治理工作,他的身影活跃在中国的大江南北。
“我一生都在从事科学研究,中国政府‘友谊奖是我研究生涯中获得的最高荣誉,它是对我多年来研究工作的一种肯定。但这并不代表着我的工作走到了终点,我不会因此停下科研脚步,它是一个新的开始。”面对着巨大的荣誉,年近古稀的松本聪教授向记者道出了他的获奖感言,淡定且饱含睿智。翻开他的履历,映入眼帘的是:松本聪,1940年9月17日出生于日本三重县,世界著名土壤学家、环境保护专家。现任日本东京大学名誉教授,历任英国沙漠协会会员、国际土壤学会盐碱土壤部门部长、日本土壤肥料学会会长、土壤肥料学会未来计划委员会委员长、环境科学会评议员、沙漠学会评议员兼理事、文部省学术评议会专门委员、中央环境评议会专门委员、“四万十川方式处理技术”研究会会长,日本经济产业省、科学技术厅相关委员会委员长等职务……这是一份代表着丰富经验的履历,它的主^-—松本聪教授自1982年首次踏上中国的土地开始,28年来的近百次来华,让他与中国结下了不解之缘。
土壤治理助黄土高原披绿装
“我希望能够利用自己的专长为改变土壤环境现状做些什么。”在谈到最初选择来到中国的原因时,松本聪教授给出了这样的解释。作为一个和土壤与水打了一辈子交道的专家,他深切地明白土壤治理、水环境污染治理对小到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大到地球环境整体保护的重要性,他渴望利用所学做出一番有意义的事业,而中国西部的黄土高原——一片在改革开放的春风中迈动着发展步伐的古老土地给了他一展才华的舞台。1982年2月,42岁的松本聪教授来到中国,加入了中国黄土高原的植被恢复及可持续性农业开发利用的研究项目,与中国科学院的研究人员们一起开始了土壤荒漠化防治、土壤改良利用、土壤植被修复等方面的研究。之后的10年,他一直致力于对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防治和高性能土壤系统的开发,最终创立了植被恢复、防治沙漠化及盐碱土壤改良的可持续性现代农业生产模式。
身为环保专家的松本聪教授有着很强的危机意识,很早以前他就注意到了由于人口增长和农业生产用地减少而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的负面影响,这在令他担忧的同时,也不断鞭策着他倾尽全力投身于科研工作。他认为,农业生产用地的不断减少,除了因人口增长需要而改作他用这一原因外,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土地的荒漠化。而在导致土地荒漠化的诸多原因里,农用地土壤盐碱化造成土地不适宜耕种而被荒废,荒废的土地又因疏于管理而荒漠化是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因此,减缓土地荒漠化,改良盐碱土地,使之恢复耕种,充分利用已荒漠化、盐碱化土地成了松本聪教授和他的中国同事们的研究方向和工作重点。这中间,利用好已经荒漠化、盐碱化的土地,使它们在继续种植植物的同时得到改良,逐步恢复可耕种性尤为重要。对于这个问题,松本聪教授与中国多个科研机构开展了多项合作,他与西安的植物研究所开展了耐干旱植物培育的合作研究,同时与黄河下游的生态研究所进行了耐盐碱植物培育的合作研究。最近,他还准备将日本一家石油公司新近发现的一种可令植物更加耐旱、耐盐碱的化合物推广到中国来,促进中国农业,特别是西北干旱地区农业的发展。
28年来,松本聪教授以他的热情和孜孜不倦的敬业精神投身于中国的环境治理工作,他的身影活跃在中国的大江南北:1984年参与研究中国黄河下游地域盐碱土壤地带的生物生产性恢复;1986年参与研究中国东北部使用脱硫石膏改良盐碱土壤综合性农业的开发利用;1995年参与研究中国云南省面源污染净化处理和防止水土流失等综合性生态农业;1997年参与研究重庆垃圾浸出水净化处理、重金属农地污染的净化处理;2001年在日中大型国际协助开发项目“中国山东黄河三角洲综合开发高效率利用盐碱地”中,提出了“利用自然风能和太阳光能源改良中国黄河三角洲盐碱土”这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方案,该方案获得日本政府的支持,目前正在实施中。
“四万十川方式”净化“百湖”之水
日本的高知县地处偏僻,这里山清水秀、没有大工业,以自然环境保持良好在日本尽人皆知。也就是在这里,诞生了松本聪教授一直引以为豪的科研成果——“四万十川方式”,一种环保而高效的水质净化处理系统。说到它的研发和命名,松本聪教授给我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上世纪80年代中期,日本高知县知事(相当于中国的省长)找到松本聪教授,向他请教该如何做才能将高知县介绍给世界。松本聪教授建议以高知县境内因水质清澈、自然环境保持良好而在日本家喻户晓的著名河流——“四万十川”为推广的切入点。但可惜的是“四万十川”已经被污染,急需治理使它恢复本来的清澈。于是在高知县的邀请下,松本聪教授经过调查和研究,开发出了这种以朽木、枯枝、落叶、石灰石、木炭等自然材料为介质,通过科学的设计和组合,模仿大自然原生态物质的循环自净功能,形成能高度净化河流湖泊水质和处理生活污水的自然循环方式水质净化处理系统。这项技术有着成本低、净化处理效果好等显著优点,研制出来后很快引起了日本全国的关注,人们以它最初使用的地点而将其称为“四万十川方式”。而在四万十川使用的那套设备,已经稳定运行了20多年。
2000年前后,松本聪教授的中国学生江鹰博士把“四万十川方式”引入中国,与武汉新天达美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开始了合作。2004年,松本聪教授也受邀加入了这个团队,他们将“四万十川方式”的原理与武汉特有的水质相结合,因地制宜地加以改进,开发出符合中国国情的“STCC污水处理及深度净化技术”。这种技术不添加任何化学药剂,完全利用天然的腐朽木、枯枝落叶、石灰石、铁屑、钢渣、沸石系矿石、木炭等为介质,通过污水源“自培菌”强化核心净化材料的微生物集曝效应,提高污水深度净化能力,出水水质清澈透明,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出水排放的国家一级A标准,并可达到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的Ⅳ类标准,兼有高效、稳定、经济、生态、景观的多项优点。目前,湖北9-m武汉的多个大专院校、生活小区、新农村、度假村都用了“STCC污水处理及深度净化技术”开展污水处理工程及湖泊水质净化、河道治理工程,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例如,建在湖北中医学院和武汉科技大学的污水处理装置,已成为许多大学的环保教学基地,吸引了全国各地的参观者前来考察学习;“红霞新村污水处理工程”,被誉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环境建设的示范模式”,2007年被国家外国专家局评为“千村引智示范工程”。2005年,松本聪教授又与武汉新天达美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共同承担了武汉市重大科技专项计划——城镇污水深度脱氮除磷技术的开发。松本聪教授模仿农作物“植物黄化
现象”开发出的“脱氮除磷材料”,既能深度脱氮除磷,又不会滋生蓝藻,已通过成果鉴定,并被评为国际先进技术。目前在流域面积达19平方公里的最具影响力的东湖使用该技术建设了湖泊水体修复工程,被誉为“武汉湖泊水体污染修复的示范工程”。谈到STCC技术的研发与推广,松本聪教授并不居功,他十分诚恳地告诉记者,STCC并不是对“四万十川方式”的完全套用,而是在此之上进一步开发的成果,它“生”于中国、“长”于中国,它的成功有一半功劳是属于中国科研工作者的。
自2003年松本聪教授第一次来到武汉起,他便深深地爱上了这个“百湖之市”,他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充沛精力为武汉的发展贡献着力量。他先后受聘为湖北大学、武汉工程大学客座教授,武汉市环境保护研究院技术顾问,武汉市黄陂区政府技术顾问,以自己所掌握的最新的科技信息、最先进的环境理念和环保技术与大学师生、科研院所工程技术人员进行广泛的学术交流和科技攻关活动。2006年他受武汉市环保局、水务局的邀请,举办了水污染的治理、水环境保护的技术咨询和演讲活动,为武汉市水环境的污染给出了准确的诊断,并对武汉市大量生活污水的有效治理和湖泊的水体净化修复提供了建设性的建议。
善观察、勤思考,从细微处取得大成就
松本聪教授能够取得巨大的成就和他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习惯是分不开的。他的学生江鹰博士曾给记者讲过两个小故事,从中可见一斑。海湾战争时期,科威特海滩受到石油的严重污染,当时许多国家的科学家都在那里为净化海滩努力工作着,松本聪教授带领的小分队也是其中之一。专家们使用了吸附、放置化学药剂等方法来净化海滩,但效果不明显。而松本聪教授不想使用传统方法,以免造成二次污染,他想通过生物分解的方式来处理石油污染问题。由于绝大多数微生物和细菌在石油里是无法生存的,因此找到一种可以在石油中生存并且可分解石油的微生物和细菌,成为了解决污染问题的关键。他观察发现,加油站和采油井附近的土壤虽被石油常年浸湿,但仍能生长植物,那就说明土壤里必定含有可在石油中生存、并且能够分解石油的微生物和细菌。于是他采集了多份土壤样本,并为这些样本提供充足的氧气、氮气,严格控制温度、湿度,仔细观察每一份样本中微生物和细菌的生长情况以及对石油的分解情况。通过筛选和培养,松本聪教授和他的团队最终选出了分解石油能力比较强的5种菌。之后他带领队员,以样本土壤为“种”,“种”在受污染的海滩土壤里,再添加适当养分进行培育,从而顺利解决了当地海滩的污染问题,目前中东地区很多地方在治理石油污染时仍旧在使用这5种菌。
中东夏天炎热、降雨稀少,有的地方几乎不下雨,白天室外温度超:过40℃,在这个水比油贵的地区有个非常有趣的现象,就是在它长达7个月的漫长夏季里,每天早上4点左右就会下雾,并一直持续到10点左右,这种雾能够大到1米以外什么也看不到的程度。习惯早起的松本聪教授发现,大雾会因室内外温差大,而在玻璃上结成大量水滴。这启发了他,于是就和日本的一家企业联系,开始了从雾中取水的合作研究。不久,企业按照松本聪教授的设想制作出了一套设备,实验结果是每小时能够收集20升淡水。现在这种技术在中东各国已经推广开来,成为了解决缺水问题的一条很好途径。
从黄河中下游地区到“百湖之城”武汉、从土壤改良到STCC技术,松本聪教授用近30年的时间为中国环保事业的成长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这也让他与中国人民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作为回报,2007年武汉市授予他“黄鹤友谊奖”、“武汉市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2009年中国政府授予他“友谊奖”,并邀请他出席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的庆祝活动,这些荣誉成为了他职业生涯中最为辉煌的闪光点,也为他继续投身环保科研提供了充足的动力。(武汉市外国专家局对本文采写给予了大力支持,特此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