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轻信科学家的话

2010-04-29 23:36李昆仑
国际人才交流 2010年6期
关键词:布莱恩诺贝尔奖清华大学

李昆仑

5月13日,英国剑桥大学荣休教授、197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布莱恩·约瑟夫森(Brlan D.Josephson)教授访问清华大学,并做客清华大学海外名师讲堂第74讲,在清华大学主楼报告厅发表了题为“生命,广义的意识以及物质世界”的精彩演讲。这是布莱恩·约瑟夫森第一次来到中国进行学术演讲。

演讲结束后,布莱恩·约瑟夫森教授接受了本刊记者采访。采访结束后,布莱恩·约瑟夫森教授给本刊的读者写了一句话,“Take nobodys word for it,especlally a scientists!”(不要轻信任何人的话,尤其是科学家的)这显然是对中国学生挑战权威的一种鼓励。

33岁年轻的诺奖获得者

布莱恩·约瑟夫森生于1940年,现为英国剑桥大学荣休教授,同时担任凯文迪许实验室凝聚态理论研究组意识一物质统一性研究项目负责人。凯文迪许实验室曾培养了29位诺贝尔奖得主,故素有诺贝尔奖得主的摇篮之称。

诺贝尔奖获得者,这个称谓无疑是对学者的最高褒奖。

1973年,布莱恩·约瑟夫森教授因提出“在两超导体之间的绝缘体中可以出现隧穿电流”也即“约瑟夫森效应”而获得当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那时他仅33岁,还不是教授。这在历史上是比较少见的。对此,他说:“我想教授们一般都不会那么年轻的。我那时候已经是个研究员,无论是否(获得诺贝尔奖),都会成为教授的。”

谈到布莱恩·约瑟夫森教授选择在剑桥大学工作的原因时,他说:“我一直在剑桥大学。因此,我实际上并不是选择了它。我有一个研究员的职位。在获得博士学位后,我在康奈尔大学度过了几个月的时间。因此,你可能这么想:哦,你觉得哪里有你感兴趣的事情,你就去哪里工作。”

1962年,布莱恩·约瑟夫森教授在剑桥大学三一学院(Trinity College)从事科研工作,后赴美在伊利诺依大学任助理研究员。1967年,布莱恩·约瑟夫森教授回到凯文迪许实验室担任实验室研究助理,1974年起任教授,直到2007年退休,目前他仍担任意识一物质统一性研究项目负责人。

与大师对话

布菜恩·约瑟夫森教授此次在清华大学进行演讲,是“与大师对话——诺贝尔奖获奖者中国校园行”的一部分。该活动由国家外国专家局、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主办。

“诺贝尔奖获奖者中国校园行”是一项针对青年学生进行人生励志教育的活动,使广大青年学生有机会聆听大师教诲,与大师面对面交流。

布莱恩·约瑟夫森的讲座安排在了周四的下午。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这样的高校,学生们总是有很多这样的机会接触大师与名家,当然也经常会有人想去名校讲个话,做下宣传。所以也会看到有些讲座,观众甚为稀少,或者有的观众也并非来自学校的学生。然而布莱恩·约瑟夫森教授的讲座现场却坐满了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科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科技大学等院校的学生。在进入会场之前,同学们还被要求刷卡和出示证件。

布莱恩·约瑟夫森教授穿了一件浅色西装,时尚而轻松,但他的讲座却非常严谨。非物理学界的学者还真的难搞清楚学生们的提问和布莱恩·约瑟夫森教授的回答。布莱恩·约瑟夫森教授的报告主题是关于生命、广义的意识以及物质世界。中科院院士、清华大学物理系主任朱邦芬教授主持了演讲会。

在演讲中,布莱恩·约瑟夫森教授谈到探求物理学新范式的必要性。他表示,自然界中存在很多“序”无法用现有的范式定义和描述,必须引入新的概念和分析方法。例如,我们不知道混沌(chaos)的细节,但我们可以研究其某些内容,分析我们所发现的以及它们的“序”。布莱恩·约瑟夫森教授还谈到系统、演化、循环等许多理论问题。

同学们显然是有备而来的,有的接连问了几个问题,有同学说“这个问题困扰我很长时间了……”面对同学们的提问,布莱恩·约瑟夫森教授都进行了片刻的思考,然后再慢慢地给予谨慎的回答。

在意识一物质统一性研究中,布莱恩·约瑟夫森教授认为,应该注意到生命现象的复杂性。要把这一复杂性从一开始就引入理论,而不能指望把复杂的现实世界都还原成几条基本的物理定律,提倡非传统的研究思路。

国际合作海外名师着陆中国高校

清华大学原校长梅贻琦曾经提到过,“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这句话在中国高校中广为传颂。大师成为大学建设成为創新大学,国家成为创新型国家的一个重要突破口。中国相关部门正在把海外名师请进大学,让大学本科生们和大师近距离接触,拓宽大学生们的视野。

目前,中国正在通过引进著名专家学者来中国进行讲学,以促进中西方的学术交流。布莱恩·约瑟夫森教授说:“实际上,我们和美国的麻省理工学院有学术交流项目,是Cambridge-MIT之间的学术交流和合作。那也许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因此,我们可以参考一下这个学术交流是如何进行的。”

正是通过“与大师对话——诺贝尔奖获奖者中国校园行”这样的交流项目和学校间的国际合作,中国的莘莘学子才有了更多的机会接触海外名师。名师对于学生的影响无疑是巨大的,布莱恳·约瑟夫森教授也认为自己的学术生涯同样得益于名师的指点和同行的合作。

谈到对自己的成功有影响的人时,布莱恩·约瑟夫森教授说:“我的博士生导师给了我很大的帮助。他的确是一个专家,给了我很多有益的建议。P.W.Anderson关于对称性的一次谈话也给了我很大帮助。更多的是他的论文,我们进行了研究和讨论。”

布莱恩·约瑟夫森教授也提到了他的父母和他在读大学时的老师们。“我的父母以及学校的老师们对我帮助很大。”“在学校的时候,他们给了我各种各样的书籍。我想他们知道我有能力读懂那些书。”

布莱恩·约瑟夫森教授说,他目前还没有直接指导中国的学生。

猜你喜欢
布莱恩诺贝尔奖清华大学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转世为鸡
诺贝尔奖知多少
我的清华大学自主招生经历
盲点(2)
诺贝尔奖的由来
聪明的布莱恩
他永远是我们的老学长——清华大学受助研究生来信摘编
诺贝尔奖离我们有多远
诺贝尔奖离我们有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