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文思
2001年,董雅娟成功培育出中国首例体细胞克隆牛。“牛妈”董雅娟现任青岛农业大学教授、山东布莱凯特牧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她创业的初衷就是想把自己的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让老百姓见到效益·人活着就是活精神。
董雅娟是个能吃苦的人。能吃苦的人往往性格倔犟,认准的事就要一做到底,这正应验在她身上。在日本留学时,她每天清理牛圈,用铲子铲牛粪,并以此为傲;搞科研时,她历经上千次失败,从“量变”转“质变”,搞出好几个世界第一。创业时,她放下教授的架子,从风景如画的日本来到淄博郊外的小乡村,顶着寒风向村民推荐她的克隆牛。创业初具规模后,她又开始琢磨怎么让企业上市。
她又是个闲不住的人,对物质生活要求很低,对学业和事业却要求颇高。她常说,人活着就是活“精神”。她与牛相伴,研究牛,开发牛,推广牛,自己也因此越来越“牛”。难怪山东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时立军评价说:“她是一个奇女子!”
其实,“牛人”董雅娟并不“牛气”,相反,她双目有神、健谈爱笑,像个没长大的孩子。初次见面,谁也不会把她和“科学家”这个词联系起来,但是,她确实是个科学家,并且是克隆技术领域的佼佼者。2001年,她成功培育出中国首例体细胞克隆牛。2006年,她研究培育出世界首例抗疯牛病转基因克隆牛。她发明的“点击去核法”突破了克隆牛培育过程中的关键障碍,她创造的“玻璃化冷冻体细胞克隆牛胚胎移植犊牛”技术,成为当今世界上最先进的克隆牛生产技术。
“夫妻一起公费留学,这是史无前例的”
1964年,董雅娟出生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的一个普通工人家庭,父亲是黑龙江畜牧研究所技术工人。家属大院里的耳濡目染,使她自幼便与牛结下不解之缘。19岁时,她考入黑龙江畜牧兽医学校,从此踏上科研之路。在学校里,她结识了日后的丈夫和事业伴侣柏学进,两人_起研究牛,一个主攻室内,一个主攻室外,相亲相爱,相帮相扶,在邻里间传为美谈。
毕业后,董雅娟夫妇被分到黑龙江畜牧研究所工作。受自己倔犟性格的驱使,青春年少的董雅娟终日与牛为伴,频频向一个个科研难题发起冲击。她埋头实验室,重复繁琐而枯燥的操作,研究牛类胚胎移植。功夫不负有心人,几年后,捷报纷至沓来。1994年,她作为项目主要负责人,参加完成黑龙江省科委“八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获得黑龙江省畜牧业科技进步一等奖。1997年,她参加完成黑龙江省“九五”重点攻关项目,获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000年,参加完成国家科委“九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获得我国首例玻璃化冷冻保存一步法移植犊牛,填补了该研究领域的国内空白。
1996年,国家选送优秀的畜牧业领域科研专家去日本做高级访问学者,凭借在该领域取得的优异成绩,时年32岁的董雅娟和丈夫一并人选。临行前,省领导特意嘱咐他们:“可千万不能说是夫妻,夫妻一起公费留学,这是史无前例的。”
他们跟从世界著名的畜牧学教授、有日本畜牧学界“四大金刚”之一称号的铃木达行先生从事研究工作。“铃木先生选中我们,主要是看我做实验的功底比较硬,另外,我和丈夫的搭档关系,让铃木先生很感兴趣,觉得更容易出成果。”半年的培训之后,铃木先生很满意,并挽留他们在日本长期做研究。因与黑龙江省有约在先,学成一定要回去,所以他们谢绝挽留,如期回国。但是,学习日本先进的胚胎细胞核移植技术,是董雅娟不曾放弃的渴望。不久后,她再赴日本,成为铃木达行的研究生和“关门弟子”,并于一年后考取博士。
“不实践,你学这个有什么意义?”
在日本的留学经历成为董雅娟一生的转折点。日本的教育理念和处事方式给了董雅娟很大触动,直接影响了她对学术的认识和日后创业道路的选择。
日本人重实践,倡力行。这正符合董雅娟能吃苦、爱拼搏的性格。“读博士,我干过啥?我喂牛、清牛圈、清牛粪,实验室所有动物我都喂过,每个博士必须得喂,你得实践,得了解它的性格才能研究它。人家也有工人,但是你必须亲自做,这是我导师培养学生的特点。”但最开始,作为铃木达行研究室创立以来唯一的女博士,做这种活让董雅娟确实有点难以接受。
“第一次掏牛粪的时候,我可委屈了。我就想,我到这儿千啥来了,我来给你掏牛粪来了吗?”但是,董雅娟逐渐意识到,这是导师在有意培养他们的实践精神,培养他们与动物的感情,“有感情你才能更好地研究它,不实践,你学这个有什么意义?”领会了导师的良苦用心,能吃苦的董雅娟欣然接受了这个活计,和同学一起清理农场。农场很大,铁铲也很沉,她一个弱女子有点吃不消,师兄们看见,常常过来帮她。“总让人帮也不是个办法”,董雅娟凭借一股倔劲,每天多干—点,渐渐的,“力气大了,就能自己干了”。
后来,她回国后自己带研究生,传承了导师的教育精髓,特别强调学生的实践,不主张他们一味“邀游书海”。她上课时不照本宣科,把主要的精力放在介绍国内外最新科研成果上,并以此为指导,点拨学生做科研,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搞学问,就是—步之遥”
“研究之前无法准确预知结果,否则便不会去做这项研究。”董雅娟说。相比“研究”,董雅娟更喜欢说“琢磨”。“琢磨”需要时间,枯燥无味,往往面临的是失败,数以千计的失败。但是,正是这些“量”上的积累,成就了董雅娟“质”上的飞跃。
“显微操作,去核是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如果细胞核去除不干净,会出现多倍体,那这个实验肯定是不成功的。在去核上我花了大功夫去研究,在拉针、拉管上我都有改进。这对我发明‘点击去核法有很大帮助。这是在成千次实验中总结出来的。”回忆起发明“点击去核法”的经过,董雅娟仍然记忆犹新。
“当时我们学校组织留学生做一次‘见学,用中国话讲就是见习,就是到日本的大企业去实习。我非常想参加活动,但那天我恰好有实验。”经过一番权衡,董雅娟选择了做实验。“其实那天我去了,衣服啥的都带好了,看别人都上车了,我围着车转了两圈,就做思想斗争。毕竟,实验是个连续的过程,一旦开始,如果不做,这一周就白费了,卵巢是从北九州取的,一次实验的代价很大。”但是,“见学”的机会虽多,去著名大企业的机会却不多,实验一般都是失败,取得突破是很偶然的事。是去“见学”,还是去做实验呢?董雅娟衡量再三,最后—狠心,还是做实验吧!看着大家欢快地远去,董雅娟走在回去的路上,心里特别难受。
“了解了那家企业,又能怎么样?如果这个实验做成功了,我就是中国第一个。我就是要做克隆牛,就是要做第一个!”董雅娟这样安慰自己。回到研究所,她发现师兄弟们都去了空荡荡的实验室只剩下她一个人。她无奈地洗手、消毒、换上实验服,坐到显微镜前,拨弄起一个个细胞。也许是上天给她的补偿,突然,一个无意的操作给了她巨大启发。
“一般来讲,切完细胞后,都要换一
个管,这回心里闹不腾的,切完拉倒,不换了,我就用这个针来回整。突然,无意中的一点,一个细胞核自己跳了出来。”“哎,很好!”董雅娟敏锐地捕捉到这个细节,“如果这样(操作),就可以避免很多问题,因为抽吸肯定会流到外边一块,而这个是纯自然的方法。”董雅娟又用其他细胞重复这项操作,每次都能顺利完成,“完了一检测,效果很好,细胞核去得很干净。”一个困扰学术界多年的问题竟然这样解决了!
“点击去核法”就此诞生。“什么叫发明,都是无意的;当然,也是一个沉淀的过程,不熟练不可能做到。但是,到了一定程度,一个动作就能改变一个实验的效果。这种方法非常简单,我一说所有同行都会知道,但是想到这个的,很少,搞学问,就是一步之遥。”后来,董雅娟应用此法做了大量实验,并最终培养出中国首例体细胞克隆牛,震动世界。
“你看,农村现在是这副景象了!”
“作为科学家,你的科研成果放在实验室,(即便)得了一等奖,有什么意义?我现在做产学研,承担‘863项目,就是要把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带动农民致富。这更有挑战性,可以说远远超越了实验室那种单纯、枯燥的劳动。”这就是董雅娟正在做的事。
2003年,董雅娟参加“百名博士淄博行”活动,为自己的--科研成果落地联系洽谈。但是,当时的农村对于科研成果了解极少,认可度也比较低。董雅娟先后走访了3个村子,或者~来就吃了闭门羹,或者在敲定最后细节时被迫搁浅。身为大学教授的她,连连碰壁,使她真切感受到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巨大落差。
淄博高青县仁里村是董雅娟考察的第四个村子。与以往不同的是,她到那里前,受到了高青农委主任张吉河的热情邀请,并在过程中给予了她大力支持。
“那时是在一个学校,风特别大,我们就坐在砖头上,拿着我们学校报道我的东西给大家看。我和我们创业团队的人坐一排,召集来的老党员、老革命坐一圈,高青县农委主任张吉河讲好处,我就讲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重要性。讲到最后,我说,我在学校是教授,我不是来骗你们的钱的,我只是想把我的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让你们见到效益,让你们知道高科技的魅力。”连连受挫的董雅娟越讲越动情,最后竟哭了起来。见此情景,坐在下面的一个老太太走过来,拉住董雅娟的手说:“姑娘你真不容易,我们一定得支持你。”
董雅娟的项目终于在淄博高青落地。仁里村是个小乡村,基础设施很差。肉牛新种质产业化开发基地刚建起来的时候,上厕所没地方,他们就现挖个坑,把周围一围,当做厕所。办公室的墙没抹灰,冬天透风,上来的菜不及时吃,呼呼的就冻成冰碴儿了。但董雅娟不在乎这些,她觉得这样的生活比住在学校奖励给她的三层别墅里有意义。她说:“人啊,高高在上的没意思,你会很乏味的,但是你一旦有了自己的事业,你就不知道累不知道啥,不吃饭都不饿,人活着就是活精神,这个太重要了。”
现在,董雅娟的基地已发展到核心群繁育优质高档肉牛4000多头、育肥出栏1万头的规模,直接带动3万农户,辐射带动农户10万户进行高档肉牛养殖。她的公司免费对养殖户的黄牛进行高档肉牛胚胎移植,小牛出生后1个月,按每头2000元的价格回收,养殖户可获得纯收入1000元。委托育肥高档肉牛24个月,每头牛可获得收入6000元,纯收入3000到5000元。
“黑牛惠农,科技当先”,这是曾给予她大力支持的淄博外国专家局副局长王宏伟送给她的一幅字,董雅娟挂在自己的办公室里。董雅娟带来的高科技深刻改变千里这个小村庄。路修上了路灯装上了,全村都用上了沼气。采访中,一排儿童踩着滑板车在村前的柏油路上鱼贯而过,董雅娟指着他们骄傲地说:“你看,农村现在都是这副景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