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番禺区中心医院,广东 广州 511400
脑动脉瘤是脑动脉的局限性异常扩大,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安全的疾病,而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占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51%,动脉瘤性后再出血和脑血管痉挛,是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1]。尼莫地平是目前广泛应用于临床的治疗脑血管痉挛的钙离子拮抗剂,其有效性已经得到认可。盐酸法舒地尔(hydroxyl fasudil,HF)6(H)-1-(5-磺酰基异喹啉)-1(H)-1,4-二氮杂卓盐酸盐,是一种新型的扩张血管药物,对正常脑血管床血液动力学实验显示,持续静脉滴注HF可以剂量依赖性地增加局部的脑血流量[3]。本研究以尼莫地平为对照,探讨盐酸法舒地尔对SAH后脑血管痉挛的疗效。
96例患者均来自2007年10月年至2009年12月我院神经外科住院患者,按1996年中华医学会全国心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标准,经头部CT和或腰穿确诊,并在开颅直视下行畸型动脉瘤颈夹闭术或在DSA造影后即行血管内弹簧圈栓塞治疗。术后3、7、10d分别进行颅脑多普勒(TCD)检查,其中有一次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VMCA)>120cm/S,即为发生脑血管痉挛,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为50例,其中男性26例,女性24例,最大年龄75岁,最小年龄22岁。对照组46例,男性24例,女性22例,最大年龄71岁,最小年龄21岁。两组统计学处理,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病例选择标准:动脉瘤破裂日为0病日,第7病日内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术前或术后48h内CT证实有蛛网膜下腔出血,估计发生脑血管痉挛危险性较高;20~75岁的患者;动脉瘤初次破裂;术前Hunt&Hess分级为Ⅰ~Ⅳ级。除外标准:神经症状过于严重;有严重内脏疾病或代谢性疾病(如糖尿病);有主要脑血管阻塞或烟雾病,陈旧性脑梗塞或脑内血肿,巨大颅内动脉瘤等重症脑血管障碍;孕妇及可能妊娠者。
治疗组给予盐酸法舒地尔,1次2ml(30mg),稀释于100ml生理盐水,30min内静脉滴入,1日3次(每8h1次)。术后尽早开始使用,连用14d。对照组Nimodipine,术后2h给2.5ml(0.5mg)Ph,如未出现严重血压下降,2h后增至5ml(1mg)Ph。(体重70kg以上者,术后2h给5ml(1mg)Ph,2h后给10ml(2mg)Ph),连用14d。不合用抗血小板剂、脑保护剂及其它治疗脑血管痉挛的药物,但甘油、甘露醇及治疗高血压的药物不加限制。
两组患者均在术后药物治疗14d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根据第四次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标准评分。
两组患者均在术后药物治疗14d,治疗组有效率86.7%,对照组73.1%,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14d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
动脉瘤性SAH占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51%,近20%~25%病人在动脉瘤首次破裂中死亡。幸存者中9%~22%在首次出血后两周内再出血,死亡率高达。据研究分析[4],脑血管痉挛(cerebral vaso spasm,CVS)是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高30%~90%,常引起严重局部脑组织缺血或迟发性缺血性脑损害,甚至导致脑梗死,成为致死和致残的主要原因。目前对动脉瘤性SAH引起的症状性脑血管痉挛的治疗大多数采用脱水剂加用钙离子拮抗剂尼莫的平治疗,而忽略了此类患者周围血中处于高凝状态的治疗,因此治疗效果尚不满意。
笔者通过对96例SAH术后的对照研究,结果显示盐酸法舒地尔和尼莫地平对SAH术后脑血管痉挛治疗均有效,但盐酸法舒地尔疗效更佳,两组患者治疗后比较存在显著统计学意义。此文,本研究期间患者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少数病例出现颜面潮红、低血压、轻度头痛,中止输液后,这些症状会自然消失。
总之,本研究结果表明盐酸法舒地尔用于SAH后脑血管痉挛的治疗与尼莫地平有更佳的疗效,但其疗效和安全性,值得进一步临床研究。
[1]佟怀宇,余新光,许百男.盐酸法舒地尔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迟发脑血管痉挛[J].军医进修学报,2002,(2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