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边防支队的“建设”缩写——锦州边防支队依托“三项建设”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纪实

2010-04-23 03:32闫清峰
军营文化天地 2010年4期
关键词:锦州边防支队

文/闫清峰 齐 一

2009年1月9日,锦州边防支队某基层派出所,辽宁省旅店管理系统发出急促的报警声……20分钟后,犯罪嫌疑人罗某被执勤官兵成功抓获。时隔两日,又是依靠旅店管理系统的报警信号,网上逃犯付某落入法网。这样的事例,只是锦州边防支队完成各种急、难、险、重任务的缩写。在加快沿海经济带开发战略中迅速崛起的辽宁沿海六市,一场新的“辽沈战役”已经在锦州打响。支队各级秉承“经济社会发展到哪里,边防保卫工作就跟踪到哪里”的工作理念,将公安部党委提出的“三项建设”——信息化建设、执法规范化建设、和谐警民关系建设不断推进,用实际行动当起了护航锦州湾经济发展的先锋。

海上查船

危难救助

信息化建设·科技强警

过去破案,想要获得线索如同大海捞针,如今,则可以通过网络自动排摸比对,坐在办公室轻点鼠标,千里之外的犯罪分子就可能被成功抓获。的确,触网、报警、锁定、抓获,这样的奇迹正在上演。“信息化建设给公安边防工作带来了显著而深刻的变化。”锦州边防支队支队长田俊仁说。

2009年5月19日,犯罪嫌疑人王某怎么也没想到,自己刚刚潜逃到锦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不到2个小时就被派出所警官抓获。在此之前,王某曾在沈阳某地做零工,在外潜逃已整整16年。王某的落网,正是因为锦州边防支队王家窝铺边防派出所警官通过警务信息平台进行查询比对,获取了王某的犯罪信息。

用最快的速度、最低的成本、最小的代价密植治安防控网络,及时抓获犯罪分子,及时救助遇险群众,几代边防官兵梦寐以求的理想正在通过信息化变为现实。信息化建设降低了警务成本,盘活了警力资源,提升了工作效率。尝到信息化建设甜头的支队党委对信息化厚爱有加。鼠标巡逻,电子探头站岗,网上办案,视频监控,定位系统逐步推广。支队坚持向科技要警力、要战斗力,以决战决胜的态势,着手构筑锦州湾畔立体化科技防控网络。目前,支队人均1台电脑,人人都上公安网,网络已延伸到沿海执法执勤一线。

王家窝铺边防派出所辖区的笔架山是著名的旅游风景区,每到夏季游客增多时,各类案件的发案率都呈上升趋势。对此,支队经过多方努力,在旅游区周围全部安装了视频监控,做到发现警情及时掌握。2009年夏季的一天,正在值班的民警突然在监控里发现2名游客被困在笔架山东侧的礁石上,当时正值涨潮,风大浪高,海水即将没过礁石,情况万分危急。边防官兵立即驾驶巡逻艇赶到事发地点,成功地将被困游客救上巡逻艇。

执法规范化建设·情法融通

“人民看公安,关键看执法;人民评公安,关键评执法。抓执法规范化建设,就抓住了全部公安工作的核心。”支队长田俊仁几乎逢会必讲。

长期以来,凌海市西八千油田保护区油地矛盾、冲突不断,个别村民在利益驱动下破坏油田生产,扰乱油田正常施工,可谓一幅小农文明与工业文明剧烈冲突的现世活象。支队西八千边防派出所警官小吕将这种现象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小吕判断,张某是闹事村民的带头人,必须先感化这块“顽石”,才能根治这种不法行为。在多次走访过程中,张某的抵触情绪曾让小吕动摇了信心,可他还是坚持下来,无论刮风下雨还是严寒酷暑,小吕从来没有放缓自己的脚步,主动帮助张某补网、打鱼、干农活,渐渐地,小吕成了张某家的“亲戚”。现在,这块“顽石”不但不带头干扰油田施工了,反而带头宣传保护油田生产大局,变成了“油田保护神”。

法律无情,执法有情。这是支队上下践行执法为民,坚持理性、平和、文明、规范执法的生动体现。以“假如我是案件当事人”为主题的换位思考大讨论活动在全支队深入开展,不管是大案子,还是小案件,在严格依法执法的同时,边防官兵自觉做到法、情、理三者有机结合,不是简单地满足于案件的处结,而是认真细致地向当事人宣传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扎实做好思想教育工作,让受害人得到安慰,让侵害人认识错误,实现执法工作精细化,群众工作感情化。

在锦州湾畔广泛流传着一个“河南、河北民工和边防官兵”的故事。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大量外地农民工涌入锦州湾。不论是在哪个工地务工,农民工都是按照地域分成各自帮派。在支队王家窝铺边防派出所辖区内某房地产开发公司工地,河南、河北的农民工就是“死对头”。2009年5月的一天,两地农民工因为一件小事发生冲突,河南籍民工小张被打伤,为平心中常年积怨,河南民工预谋报复,双方近百余人拿着铁锹、木棒、镐头等工具在工棚前对峙,一场械斗即将发生。派出所警官大龙获悉后,没有简单地对双方进行传唤、处罚,而是先后多次登门走访,对双方当事人及家属进行劝解和法制教育,消除了两方的怨气,有效避免了一场恶性案件的发生。随后,大龙又联系相关部门解决了小张的医疗费用问题,化解了双方多年的积怨。现在,两地农民工看见穿制服的边防官兵,都像看到了亲人似的。

妙棋一着满盘活。“五点一线”战略的深入开展,在锦州湾吹响了产业和城市发展布局向大海靠拢的“集结号”。人们在赞叹锦州经济活力指数激增的同时,对边防官兵执法的科学化、制度化和文明程度更是赞不绝口。

和谐警民关系建设·真情服务

“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2009年以来,支队以开展爱民实践大走访活动为载体,大力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群众对此活动的评价是:边防官兵说话更亲切了,笑容更多了,警民关系更近了。

支队天桥边防派出所辖区有一位“传奇”人物,由于患脉管炎多年,双腿截肢,便得了一个外号“老脉”。不幸的“老脉”成为派出所警官的重点帮扶对象。每次走访时,警官们都要到“老脉”家转一转,帮他打扫院子,收拾屋子,还和“老脉”唠些家常。“老脉”一直为儿子没有工作而烦心,于是,派出所通过多方联系,在辖区为“老脉”的儿子谋得一份当保安的工作,又帮“老脉”的妻子联系了一份在“棋牌室”打扫卫生的活儿。这下,“老脉”家有了一定的经济收入。在警官们的帮助下,“老脉”脸上的笑容多了,生活的信心足了,生活也在一点点地变好。

走访联系群众是公安边防工作的永恒主题,支队积极推进爱民固边战略,把走访作为密切警民关系的基本途径,不仅走访辖区群众,还对困难人员进行重点走访、反复走访。2009年3月,天桥边防派出所民警小顾在走访中了解到,锦州港某公司的务工人员小谭的父亲因病住院,小谭微薄的工资根本无法支付巨额医药费,于是,小谭不得不请求公司提高加班补助,并提前预支工资。但由于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公司的资金周转也很困难,小谭的要求无法满足。父亲的病情和医院催要的医药费让平时活泼的小谭闷闷不乐。了解情况后,小顾立即组织战友们捐款,以解小谭燃眉之急。闻知此事的公司负责人被边防官兵的举动感动,为小谭预支了3个月的工资并给小谭半个月的假期照顾父亲。“只要有边防官兵在,遇到什么困难都别怕!”现在,小谭逢人便这么说。

从政府最需要的地方做起,从群众不满意的地方改起!随着“三项建设”在锦州边防支队各级的不断深入推进,它必将为支队的工作和建设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为锦州这座英雄城市扬起和谐的风帆。

猜你喜欢
锦州边防支队
《锦州医科大学学报》撰稿要求
《锦州医科大学学报》撰稿要求
黑龙江举行“蓝焰突击-2021”跨区域抗震救灾实战演练
守卫边防的“帕米尔雄鹰”
支队指挥中心一体可视化指挥平台运用
金鸡山上守边防
锦州银河艺校作品展示
论唐代河西地区“同城”的边防地位
浅析强化和改进交通执法队伍思想政治工作的几点思考
ResearchontheNegativeMotivationofHighSchoolStud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