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枕典席文.品读”主题写作指导

2010-04-20 04:28黄德灿
中学生优秀作文·高中版 2010年4期
关键词:游子吟母爱儿女

黄德灿

题目设计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4月23日确定为“世界读书日”。自1995年世界读书日宣布以来,每年的这一天,世界上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在政府的支持下,出版机构、学校、图书馆、社区等各界人士都要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日庆典活动。把读书日变成一场热热闹闹的欢乐节目。

世界读书日源自一个美丽的传说,4月23日是西班牙大文豪塞万提斯的忌日,也是加泰罗尼亚地区大众节日“圣乔治节”。传说中勇士乔治屠龙救公主,并获得了公主回赠的一本象征着知识与力量的书。每年这一天,加泰罗尼亚的妇女们都会给心爱的丈夫或男朋友赠送一本书,男人们回赠的却是一枝浪漫的玫瑰花。这一天碰巧又是莎士比亚出生和去世的纪念日,将4月23日定为“世界读书日”意义不一般。

但是,在中国,这个世界性的读书节还未被社会公众所知晓,更谈不上是节日。据搜狐读书网站一次调查显示:知道“世界读书日”的人仅占6%,27%的人虽听说过但不知详情,67%的人从未听说过这个日子。如今很多青少年最喜欢的是“上网、玩网络游戏”,也有很大一部分人阅读的是通俗读物,为了“娱乐、消遣”,“打发无聊的时间”。

请以“品读”为话题,自选立意角度,写一篇记叙文或议论文。字数不少于800。

立意分析

1从品读的意义角度思考:

(1)品读文学经典,我们就找到了自己的精神家园。经典能使我们进入“诗意地栖居”,这是一个令人神往的生活境界。品读应该是现代人生活的一个重要部分。

(2)品读文化大师们的经典名篇。就如同我们自己在与大师们面对面地交谈。我们就和大师更近了一步。

2从品读的感觉角度思考:

(1)如果说品质是一种内在,品味是一种格调,那么品读就是一种感觉。

(2)品读经典,我们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了人格境界,心态会变得平和,心情会变得快乐。

3从品读的方法角度思考:

(1)你只要坚持不懈地品读,并在品读中加入自己的生活体验,一定会有惊人的发现。

(2)你只要静心品读,并在品读中加入自己的个性,读出自我,如此人生记录,也将成为经典。

4从品读的教育角度思考:

(1)开展“品读经典,感悟人生”活动,可以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

(2)学校最成功、最有效的教育是引导学生品读。

5从品读的表达角度思考:

(1)我们可以通过品读的故事或经历来表达一种情感。

(2)我们可以通过品读的体会来诠释一种生活境界或人生感悟。

范文借鉴

母爱,不能忘记

武汉市第六中学高三杨苗

她翻开老师布置的作业:品读孟郊的诗——《游子吟》。

人在最痛楚的时候,为什么会喊“妈”?因为记忆中最深刻的是母亲的温暖,是母亲的爱抚,受伤了,是母亲用爱来精心包扎。

人在最艰难的时候,为什么会想起母亲?因为母亲所在的地方是家,在那里,没有生活的重压,没有未来的茫然,只有母爱的温馨。

人在最无助的时候,为什么会惦记母亲?因为母亲是孩子最坚强的后盾。即使孩子不被世上所有的人理解,孩子身上永远有母亲的爱。

人在最寂寞的时候,为什么会怀念母亲?因为当寂寞沉淀了生命中所有的浮躁、功利,从最真实的心情中流露的是对母亲的怀念。母亲默默为儿女付出一切,不求一丝一毫的回报。在人际追逐中累了,乏了,只有母爱的涓涓细流能滋润那颗孤寂的心。

是啊!人在旅途。总会有最寂寞、最无助、最艰难、最痛楚的时候,一个人流浪,面对未知的环境,和复杂的人群打交道。只有母亲给儿女最无私的支持,只有母爱给儿女最伟大的力量。

她似乎突然明白了一切,找到了孟郊的《游子吟》千百年来一直脍炙人口的原因。不是吗,你细细地品味一下这六句诗吧。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突出的是两件最普通的东西,蕴含的是母子相依为命的骨肉之情。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在我们眼前浮现的是这样的一种情景:昏黄的油灯下,一位白发母亲,一针一线为即将远行的儿子缝制衣衫,针脚是那样的细密,拨动着每一个读者的心弦。母亲担心儿子迟迟难归,切盼儿子早些平安归来。母爱在生活中最细微的地方流淌出来,没有言语,却胜过千言万语;没有眼泪,却催人泪下。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对三春阳光般的母爱。小草般的儿女如何报答?

《游子吟》不就是一首母爱的颂歌吗?母爱,做儿女的一生一世,不能忘记!

她想到这里,激动万分。

她抬头看到母亲的白发,手中捧着母亲刚刚送来的滚烫的牛奶,大声喊叫:

“妈妈,你过来!我给你读一首诗。”

读着读着。她看到母亲眼角噙满了泪水。

评语

《游子吟》是唐诗经典。这篇习作没有按照一般文艺评论的格式去写,而是采用记叙文的体裁,散文化的语言,以浓厚的抒情色彩诠释了自我品读《游子吟》的感悟。开头的一个排比段看似闲笔,实际上是为后文的解读张本,后文的点评又对前文的感悟作了有力的注解。文章自始至终紧扣“母爱”二字落笔,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文章结尾的一个细节在结构上照应了开头,用感性的语言强化了母爱的形象,平添了文学色彩。

猜你喜欢
游子吟母爱儿女
游子吟
匆匆太匆匆
阅读母爱这本书
学一个成语,记一首古诗词(上)
家有儿女欢乐多
母爱的另一面
中国古典诗歌的不可译性
唐诗赏读——游子吟
母爱
儿女不孝老人苦(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