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长缨,赵纯红,蒋文珍,莫彩莲
(1.上海市浦东新区南码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上海 200125;2.上海市浦东新区沪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上海 200129;3.上海市浦东新区北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上海 201204;4.上海市浦东新区三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上海 200124)
护工是活跃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特殊职业群体,主要承担患者的生活护理,如洗漱、喂饭、大小便处理,协助卧床患者活动,为患者翻身等。与患者接触机会多,很容易成为医院交叉感染的媒介,手卫生状况应受到关注。为此,我们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对上海市 4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护工的手卫生现状进行了调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1 调查对象 2009年 6—9月我们选取上海市 4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的护工作为调查对象。入选条件:参加过健康体检和岗位培训,且获得护工上岗证,同意接受本调查者。调查者为被调查医院总护士长兼职医院感染管理。调查者向护工讲明调查的目的,并逐条讲解调查问卷内容,使护工完全理解后做出回答。本次共调查护工 98例,由调查者亲自填写,当场完成问卷并回收,共发出调查问卷98份,收回有效问卷98份,有效回收率100%。
1.2 调查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参考相关文献后,结合护工工作情况,自行设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护工手卫生现状调查问卷》。问卷内容包括调查对象一般资料、手卫生认知情况、洗手状况、手套使用情况、洗手后干手方法,现场调查护工洗手设施。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0.0软件分析,计数资料用 χ2检验。
2.1 一般资料 共调查护工98例,其中男 15例,女83例;年龄37~60岁,平均年龄(47.3±5.6)岁;文化程度:小学以下 49例,小学 33例,初中及以上16例;工作年限:1~5年 31例,5~10年 52例,10年以上15例。
2.2 护工手卫生认知情况 见表1。
表1 护工手卫生认知情况 (n=98)
2.3 护工洗手状况 见表2。
表2 护工洗手状况 (n=98)
2.4 护工洗手后干手方法 见表3。调查发现,使用擦手毛巾的护工中,毛巾处于潮湿状态的比例为58.82%,其中有 37.65%的护工擦手毛巾经常清洗,62.35%擦手毛巾偶尔清洗。
表3 护工洗手后干手方法 (n=98)
2.5 护工手套使用情况 76.53%的护工认为戴手套的作用是为了保护自己不被污染;36.73%护工认为戴手套可以减少洗手次数;31.63%护工认为脱手套后不需肥皂揉搓直接用流动水冲洗即可。有90.82%护工使用橡胶手套,且重复使用,每次用后大多数只清洗手套外层,手套内层偶尔清洗。使用橡胶手套的护工中,接触不同患者使用同一副橡胶手套比例为46.07%,且未进行消毒处理。
2.6 护工洗手设施 被调查的护工中,有59.18%病房内设有洗手池,40.82%的护工洗手场所在病房外面的公共洗手池,洗手设备均为手触式流动装置。护工自备洗手用具,均使用固体肥皂洗手,68.37%的护工固体肥皂放置处于潮湿状态,且皂盒潮湿不清洁。其中9.18%的护工皂盒经常清洗,52.04%皂盒有时清洗。
2.7 不同年龄及性别、不同文化程度、不同工作年限的护工洗手状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1 护工手卫生对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意义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护工主要承担患者的生活护理,接触患者机会多,护工的手是医院交叉感染的重要传播媒介。手部卫生是关系到医患安全,提高医院医疗水平,保证医疗质量的大事[1]。有研究表明,手卫生是预防医院相关性感染发生最重要、最简单、最经济和最有效的方法[2]。本次调查显示,大多数护工对洗手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偏向于保护自己不被污染;有53.06%的护工不知晓洗手六步法,洗手方法普遍掌握不全,往往忽视了对手指关节、指尖及拇指的揉搓,导致洗手正确率低。
3.2 护工自我保护意识强于预防交叉感染 被调查的护工中,接触患者前、接触患者后、接触两患者之间及非工作状态下护工经常洗手的比例分别为21.43%、69.39%、11.22%和86.73%。直接或间接经手传播的医院感染较空气传播更具危险性[3]。表2显示,非工作状态下、接触患者后选择经常洗手的比率比较高,而接触患者前、接触两患者之间选择经常洗手的比率较低,表明护工自我保护意识强于预防交叉感染。绝大多数护工普遍认为戴手套前无需洗手,有36.73%护工认为戴手套可以减少洗手次数,是手卫生的另一个误区。调查显示,90.82%护工使用橡胶手套,且重复使用,每次用后大多数护工只清洗手套外层,忽视了手套内层的清洗及手套的消毒处理,提示护工有自我保护行为,因概念上的错误而适得其反。使用橡胶手套的护工中,接触不同患者使用同一副橡胶手套比例为 46.07%,成为了患者间交叉感染的媒介。有31.63%护工认为脱手套后不需肥皂揉搓,直接用流动水冲洗即可,从而达不到最佳的洗手效果。
3.3 洗手条件的限制 韩黎等[4]认为,洗手依从性低可能与洗手设施欠缺等因素有关。调查发现,护工洗手设备均为手触式流动装置,仍有 40.82%的护工洗手场所在病房外面的公共洗手池。因洗手条件的限制,造成了洗手后的2次污染,如手拧式水龙头,潮湿的肥皂及皂盒,而潮湿的肥皂及皂盒为细菌提供了良好的生存条件[5],保证不了洗手的效果。护工最常用的干手方法是擦手毛巾擦干,有58.82%使用的擦手毛巾处于潮湿状态,37.65%的护工擦手毛巾经常清洗,但忽视了对毛巾的消毒。仍有19.39%的护工经常在工作服上擦干,59.18%护工有时在工作服上擦干,更严重影响了洗手的终末质量。
4.1 重视手卫生知识培训,掌握洗手技术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护工大部分来自农村,文化水平较低,缺乏必要的手卫生知识,加强护工在职培训非常重要。应根据护工接受能力,通俗易懂地对其进行相关知识的讲解,如医院感染的危险性,清洁、消毒、灭菌、污染等概念,消毒隔离、个人安全防护、垃圾的分类等基本知识,使其充分认识到洗手的重要性。同时培训护工掌握正确的洗手技术,洗手指征,并利用发放手卫生宣传资料、在洗手池上方张贴醒目的洗手六步法图片等方式,转变洗手观念,强化洗手意识,提醒护工勤洗手、正确洗手。
4.2 加强护工手卫生监督管理,有效控制交叉感染 对护工的管理不能仅依赖于护工社会化管理机构,而应采取合作、双方共同管理的方式。医院感染管理人员和所在科室的管理者应加强管理。管理者应建立护工手卫生管理制度,树立“以患者安全为中心"的管理理念,检查监督护工洗手行为,改变其不良卫生习惯。同时提高护工戴手套的认识,教育护工怎样用好手套,改变护工的错误观念。提倡使用一次性手套,操作完毕后应立即脱去手套并规范洗手,保持手部卫生,真正做到自身与患者的双向保护。同时将护工手卫生管理纳入科室医院感染管理范畴,使手卫生工作人人重视、环环相扣、处处落实[6]。加强护工手卫生的抽查和指导,发现问题及时分析,提出持续性改进措施,使手部卫生得到具体的落实,有效控制交叉感染。
4.3 改善洗手设施,避免再次污染 合理的洗手条件及措施是做好卫生洗手的基础。洗手应安装非手触式水龙头,建议护工管理机构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护工提供洗手液、一次性擦手纸巾。如采用固体肥皂,应保持肥皂、皂盒清洁干燥、每周消毒皂盒;如采用毛巾干手,应每天清洗消毒毛巾,保持清洁干燥,严禁洗手后在工作服上擦干。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护工的洗手现状应引起护理管理者及医院感染管理人员的重视,因此,要加强护工手卫生监督管理以及对护工手卫生知识在职培训,掌握洗手技术,改善护工洗手条件,强化护工洗手意识,从而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保障患者的医疗安全。
[1]龚光明.临床护理人员洗手依从性影响因素及管理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8,18(10):1413-1415.
[2]Won SP,Chou HC,Hsieh WS,et al.Handwashing program for the prevention ofnosocom ial infections in a 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J].In fectControl Hosp Epidemiol,2004,25(9):742-746.
[3]周艳霞,钟元河,尹云清.关于医务人员手卫生质量管理调查报告[J].中国消毒学杂志,2007,24(2):165-167.
[4]韩黎,朱士俊,郭燕红,等.中国医务人员执行手卫生的现状调查[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6,16(2):140-142.
[5]杜淑英.减少护理人员医院感染危险因素的思考[J].护理管理杂志,2003,3(2):37-38.
[6]Myers F,Parini S.Hand hygiene:understanding and implementing the CDC′s new guideline[J].Nurs Manag,2003,34(Suppl 2):1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