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立军
(华北煤炭医学院秦皇岛分院,河北 秦皇岛 066000)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环境可以影响人的行为,尤其是当年轻的学生对构成校园环境的诸因素产生认同感时,环境对学生的影响就格外大,其表现就特别明显。在构成校园环境的诸要素中,校园的隐性文化在校园环境里起着其他要素不可替代的作用。浓郁的校园隐性文化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形成,它需要一个长期积淀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要有合理的对策来应对,同时这个过程也需要一定条件来提供保障。
校园物质文化环境的优化,主要指对校园内可见可触的客观存在物,如学校所处的自然环境、教学楼的布局、校园网、教学区的牌匾等进行改造和完善,以有利于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校园物质文化环境是校园文化主体有目的活动的产物,是自然环境人化的结果。良好物质环境的构建是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及心理倾向的自我意识作用于物质文化环境的结果。所以,校园物质环境建设要既能满足师生的实际用途,又能传递文化信息。良好的物质环境能够给人以积极向上的精神熏陶,是被物化了的教育理念。校园物质文化环境建设中孕育了育人因素,融入了教育符号。在建设中要找到校园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最佳结点,体现和反映出价值目标、审美取向,使校园物质环境富有灵气,让校园每一块墙壁与每一个角落都发挥育人的功能,成为教育的圣地、艺术的殿堂,让师生领悟内化物质环境中所隐含的办学理念和价值取向等文化因素,形成对物质文化环境正确的态度,体现校园物质文化特有的育人作用。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孩子在他周围——在学生走廊的墙壁上、教室里、在活动室里——经常看到的一切,对于他的精神面貌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1]优美的校园物质文化环境会给学生创造出良好的受教育环境,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校园精神文化环境,主要指发扬学校的优良传统,营造宽松的心理环境,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树立榜样、激励先进、加强校内舆论和校风建设等。学校应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寓于校园精神文化环境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之中,提高校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实效性、针对性和吸引力、感染力。学校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旗帜鲜明地向学生昭示提倡什么、反对什么,创造一种积极向上的价值观与行为方式。要扶正祛邪,扬善抑恶,使大学生在和谐的气氛中,在潜移默化的引导下,提高思想认识,解决深层次的思想问题,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和良好的道德风尚。提高广大学生正确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他们去正确审视自身的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坚定自己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和共产主义信念。
理顺学校各种人际交流渠道,使良好的人际关系得到巩固和发展,增强群体凝聚力,形成群体效应,使师生在人际交往角色互动中获得社会化的人格特征、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教师形象是校园精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形象作为隐性课程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叶圣陶先生说过:“一个学校的教师都能为人师表,有好的品德,就会影响学生,带动学生,使整个学校形成一个好校风,这就有利于学生的德、智、体全面发展,对学生的成长大有益处。”[2]教师要养成良好的形象,就要不断进行自我教育,强化个性修养,锤炼优良人格。教师要塑造好的政治人格,在政治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有执着的政治责任感和高度的事业心,具有为实现祖国繁荣昌盛、人民富裕幸福而不懈努力的政治方向和坚定信念。
校园制度文化环境作为隐性文化的一部分,是校园重要的德育资源,它能激发学生健康成长,并感化和陶冶学生,以达到深层次的育人功能。一所学校的振兴,需要一种蓬勃向上、永不懈怠的精神,要培养这种精神,必须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只有规章制度这种“外显文化”内化为集体成员的“内隐文化”时,才算真正发挥了校园制度文化的育人作用,也只有当“校园制度”本身转化为“素质文化”时,才能真正成为高校校园制度文化。
隐性文化教育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一部分,它在提高学生素质方面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人的一生中,理想和追求都是受精神支配和控制的。一个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是精神文化的一种体现和主观反应。这种精神文化恰是隐性文化教育的结果,而如何开展隐性文化建设则是一个全新的课题。要想加大校园隐性文化建设力度,进一步提高校园隐性文化建设层次和水平,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向上、进取应成为首要考虑的特征,除此以外,校园物质文化环境建设还应与生态、可持续发展等元素紧密结合,体现人文精神,营造出绿色生态型和素质教育型的校园景观空间体系。因此,在校园物质文化建设中可以多融入一些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意识,以此提高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学校党政领导要高度重视隐性文化建设,要有意识地提供各种类型的、合乎学生心理发展的学习、活动机会,使学生的认识和情感结合起来。隐性文化在学校无所不在,影响范围广,这就要求必须建立健全校园文化建设的管理机构,各部门齐抓共管,形成网络,同时建立健全学校文化建设的各项规章制度,加强控制力,确保隐性文化沿着健康方向发展。
科学和人文精神应植根于学校人际环境和物质环境的每一个角落。教育管理者要科学民主地管理学校。教师要认识到身教重于言教,在教育中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加强政治性文化建设,保证校园文化发展的正确方向,为整个校园文化的积极、健康、向上发展起到引导性作用。加强道德性文化建设,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创造和谐的人际关系。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是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学校应重视人际关系的和谐。同时,一个校园还应具有充分民主的氛围,这是师生积极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的基本条件。
实施校园文化建设规划,要特别注重外显文化和内隐文化建设的有机统一,在把握好整体的同时突出本学校的特色,开发隐性课程,明确隐性课程与学科课程的关系,确立它在整个学校课程体系中的地位,构建有中国特色的隐性课程体系,使隐性课程向规范化、有序化发展。隐性课程是学生思想意识形成的重要诱因,是进行道德教育的重要手段。隐性课程研究切合当前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价值追求,具有丰富的实践性意义。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互动互补,相互作用,在一定的条件和意义下,二者可以相互转化,这种关系使得某些课程由显性不断向隐性深层发展,学校课程也不断扩大内容和不断丰富。
在校园隐性文化建设中,学生既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力军,又是行为主体,也是校园文化的参与者和组织者。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既可培养学生的兴趣特长及创造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树立热爱劳动的观念,还可以磨练学生意志,提高学生组织管理能力,为以后走向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总之,要使学校教育工作行之有效,除正面教育、积极灌输外,还必须充分挖掘和利用校园隐性文化的潜移默化作用,高度重视校园隐性文化建设。校园隐性文化对学生的影响虽不是立竿见影,但却是稳定渐进的,优化的校园隐性文化必然会结出人才成熟之果。
[1]苏霍姆林斯基.帕夫雷什中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
[2]叶圣陶.叶圣陶谈师德[J].上海教育,198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