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明霞
(济南钢铁集团总医院,济南 250100)
1994年 7月 ~2009年 6月,我院采用边补液边利尿的方法治疗难治性心衰 24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同期收治 47例难治性心衰患者,均符合以下诊断标准:有明确的引起心衰的病史;NYHA心功能分级Ⅳ级;6min步行试验,步行距离 <150m;心脏 B超显示心脏不同程度扩大。47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 24例,男 14例、女 10例,年龄 52~78岁、平均 74岁。对照组 23例,男 12例、女 11例,年龄 50~ 80岁、平均 73岁。
治疗方法:对照组入院后仅采用常规治疗,如扩冠、应用正性肌力药、强心、抗感染、ACEI药等,未予补液。治疗组入院后除常规治疗外,另给予边补液边利尿治疗。补液时准确计算出入量,为保证出量准确,采用插尿管计算尿量的方法。补液时若 1 h入量大于出量,应适当利尿;反之则增加补液量。补液种类多为晶体液,但应视病情适时给胶体液(如每日补血浆 100ml)。补液过程中应密切观察病情及电解质的变化,随时调整补液种类、速度、总量及利尿剂的种类、剂量。水钠潴留严重者,应在补钠的基础上利尿,其方法为 5%糖盐水 500 ml+10%氯化钠 40 ml+趺塞米 200 mg静脉点滴,20滴/min;另外在每日补白蛋白 5~10 g后立即给予利尿剂静推也可以增加利尿效果。利尿时注意以下事项:①应用大量利尿剂时特别注意水、电解质紊乱,严重低钾应补镁才能纠正;②若利尿效果不理想应短期用小剂量的多巴胺每日20 mg静滴。两组共治疗 7~10 d。
结果:治疗组显效(心功能Ⅱ级,6 min步行距离 >450 m,体质量减少入院时的 8%~13%,尿量正常,电解质平衡)10例,有效(心功能Ⅲ级,300 m<6 min步行距离 <450 m,停静脉用药 4 d内体质量恒定,电解质紊乱基本纠正)8例,无效(心功能Ⅳ级,稀释性低钠血症,3 d内体质量增加 2 kg以上)6例,总有效率 75%;对照组显效 2例,有效 4例,无效17例,总有效率 26%;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 3 a,治疗组 3 a存活率为 41.7%,对照组为 13%;两组患者 3 a存活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讨论:心力衰竭为各种心脏病的严重阶段,有学者认为有临床症状者 5 a存活率与恶性肿瘤相仿。随着心力衰竭的发展,心脏射血能力越来越差,致使体内多脏器功能衰竭。如肾功能衰竭引起电解质紊乱、水钠潴留;心衰并发胃肠消化、吸收功能差,造成患者纳差,引起电解质紊乱、低蛋白血症、贫血。有些基层医生告知患者进食应限盐,有的医师甚至在给心衰患者输液时不用钠盐,只用葡萄糖;有些患者因水肿更加限制盐的入量。上述种种原因最后导致患者电解质紊乱,有的甚至出现低氯性脑病,发展成难治性心衰。边补液边利尿是治疗难治性心衰的有效方法。因为补液能尽快补充血容量,改善肾血液供应,肾功能好转有助于电解质平衡的恢复。补液能较快调整钾、钠、氯、镁、钙、葡萄糖、白蛋白等的用量。恰当使用利尿剂是有效治疗心衰的基础。从轻度心衰发展至难治性心衰的过程中,患者常对小剂量利尿剂出现抵抗;襻利尿剂如趺塞米,其剂量与效应呈线性关系,剂量不受限制,特别适用于有明显液体潴留或伴有肾功能受损者;此时加大襻利尿剂剂量,能较快清除水、钠潴留,缓解心衰症状,使患者体内电解质能在短时间达到平衡状态。稳定的内环境是人体各组织、器官发挥其功能的基础,患者体内电解质平衡、组织间水钠潴留减轻、内环境趋于稳定也有利于常规心衰药物发挥疗效。反之,如果只担心补液加重心衰而不补充血容量、纠正电解质紊乱,只能使血容量越来越少,加重肾衰,患者出现尿毒症、强心药中毒、心律失常、严重肺水肿、四肢及各脏器水肿症状,以致于导致患者最后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