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波涛,翟立群,刘伯军
(1海阳市人民医院,山东海阳 265100;2山东省警官总医院;3威海卫人民医院)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是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幸存者常残留不同程度的后遗症。为探讨早期干预并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治疗 HIE的价值,与临床取得一定效果的胞二磷胆碱或脑活素相对照。现报告如下。
1.1 临床资料 86例患儿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新生儿学组 1996年 10月杭州会议修订的HIE诊断标准[1]。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 47例,男27例,女 20例;年龄(1.1±0.3)d;出生时体质量(3.1±0.4)kg;胎龄(38.5±1.4)周。临床分度:轻度 11例,中度 27例,重度 9例。颅脑 CT扫描及分度[2]:轻度 16例,中度 22例,重度 9例。治疗组 39例 ,男 23例 ,女 16例 ;年龄(1.0 ±0.4)d;出生体质量(3.2±0.4)kg;胎龄(38.9±1.5)周。临床分度:轻度 8例,中度 22例,重度 9例。颅脑 CT扫描及分度:轻度 10例,中度 23例,重度 6例。两组年龄、胎龄、出生体质量、临床及 CT分度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儿均给予镇静、止惊,消除脑水肿、降低颅内压,支持治疗及加压氧疗等处理,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脑活素 5 ml或胞二磷胆碱125mg静滴,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 200~400 mg静注,1次 /d。两组均 10 d为 1个疗程,轻度 1个疗程,中~重度可重复 3~4个疗程;并施行早期干预(避免强光、强声、剧烈疼痛等负性刺激,给予微声、柔光、轻微触摸等正性刺激):轻轻触摸头颅、躯干、四肢等,每日早晚各 1次,每次 15 min,每日定时播放轻音乐、摇铃,床旁悬挂红色气球。建立患儿保健随访卡,3个月内每 15 d指导家长 1次,6个月后每 1个月指导 1次。每 2次指导间期进行电话督导。指导或督导内容:按照鲍秀兰编写的《挖掘儿童潜能始于零岁》[3]一书中新生儿行为和 0~3岁的教育方法指导家长在家庭中对小儿进行视听、运动、感知觉方面的训练。患儿均由经过专门培训的医务人员登记建卡,采用美国产 GE公司 ProspeedⅡ型双螺旋 CT于生后 3 d内、第 10~14天、3~6个月行颅脑常规扫描。发病后 3~4周做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NBNA)[3],3~6个月行 Gesell发育量表检查。测试结果按智力程度(IQ值)分度[4]。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11.0软件,数据以±s表示,比较采用方差分析,P≤0.05为有统计学差异。
2.1 神经症状恢复时间 对照组与治疗组轻度神经症状恢复时间分别为(3.0±0.4)、(2.9±0.5)d,中度分别为(5.3±0.4)、(5.2±0.5)d,重度分别为(6.8±0.5)、(6.9±0.3)d。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颅脑 CT动态扫描结果 发病后 10~14 d治疗组和对照组的轻度 HIE患儿头颅 CT检查都恢复正常;中度:对照组侧脑室增宽 8例,脑软化 2例,蛛网膜下隙增宽 6例;治疗组分别为 6、1、7例;重度:对照组脑软化和脑萎缩各 1例,治疗组分别为 2、1例。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 3~4个疗程后,于发病 3~6个月行颅脑 CT检查,结果为:轻度:两组患儿均未见异常;中度:对照组 6例脑积水,治疗组均恢复正常;重度:对照组及治疗组均残留脑软化和脑萎缩各 1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3 NBNA及 Gesell测定 对照组:轻度 HIE的NBNA为 37.96±0.41,中、重度为 32.15±2.37;治疗组轻度为 38.21±0.51,中、重度为 35.37±1.29。对照组:轻度 HIE智力程度正常者 6例,临界 3例;中、重度 HIE正常者 10例,临界 11例,轻 ~中度智能障碍 11例。治疗组:轻度 HIE正常者 7例,临界 4例;中、重度 HIE正常者 13例,临界 20例,轻 ~中度智能障碍 3例。两组轻度 HIE患儿 NBNA及智力检测结果比较无统计学差异(t=1.14,χ2=0.12,P>0.05)。两组中、重度患儿 NBNA及智力检测结果比较有统计学意义(t=6.95,χ2=9.11,P均 <0.05)。
2.4 药物及其他不良反应 除 2例患儿出现一过性皮疹未经特殊处理自行消失外,余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新生儿 HIE时,由于缺氧,导致能量缺乏,进而引起钠、钾泵功能受损,使 Na+和 Cl-流入脑细胞,细胞内渗透压升高,发生细胞肿胀(脑水肿),使缺氧、缺血进一步加重。
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是从新生 6个月小牛血用现代生物技术提取的去蛋白提取物,其主要成分为肌醇磷酸寡糖,它可通过激活细胞膜上的葡萄糖 T1载体使细胞外的葡萄糖进入细胞体内,并通过特殊的肌醇磷酸寡糖载体进入细胞。在细胞内,一方面肌醇磷酸寡糖激活糖酵解酶己糖激酶和磷酸果糖激酶,另一方面激活在缺氧状态下受抑制的三羧酸循环中的丙酮酸脱氢酶,通过三羧酸循环和呼吸链产生大量的能量物质 ATP。
本文研究显示在用脑活素或胞二磷胆碱促进脑苏醒、激活脑代谢的基础上联用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治疗新生儿 HIE,同时给予早期干预,取得了显著的疗效。由动态颅脑 CT检查结果可以看出,两组HIE经治疗 2个疗程后第 2次 CT检查无统计学差异,而 NBNA测定差异显著,表现较颅脑 CT敏感,继续治疗 3~4个疗程后,治疗组 CT检查异常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与智力检测结果一致。提示 HIE急性期治疗后临床神经症状很快恢复正常,但不能停止治疗,必须在颅脑 CT动态观察下继续治疗。由于小儿的脑组织发育快,神经细胞可塑性强,因此及时、联用、持续治疗并行早期干预可获得满意效果。
[1]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新生儿学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诊断依据和临床分度[J].中华儿科杂志,1997,35(2):99.
[2]金汉珍,黄德珉,官希吉.实用新生儿学[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762-772.
[3]鲍秀兰.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在预报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预后中的意义[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1995,10(2):84.
[4]宋杰,朱月妹.小儿智能发育检查[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85: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