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渭青
(陕西科技大学管理学院, 陕西 西安 710021)
建设和谐社会,是以胡锦涛同志为代表的党中央做出的一项对中华民族长远发展具有战略意义的决策.作为建设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建设和谐校园首先要着重解决在校贫困大学生的救助培养问题.当前贫困大学生的问题已经成为政府高度重视、社会普遍关注、家长揪心、学校担心、学生忧心的带有普遍社会性的大问题,甚至影响到高校的发展与稳定.本文提出的关键问题是要建立两个体系:从助学贷款、助学奖学金制度、完善勤工俭学、特殊困难补助、学费减免等多渠道、多方式解决贫困大学生的教育经费来源,构建高校贫困大学生经费筹措体系,同时针对贫困大学生的特殊心理问题,探索贫困大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人格培养模式,从而建立健全完善的高校贫困大学生培养体系,以利于贫困大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为和谐校园的建立创造条件.
所谓高校贫困生,通常是指家庭人均收入较少,有一定数额债务,只能缴纳部分学杂费,基本生活费接近于当地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的学生,而把家庭经济收入没有任何来源,基本上靠借债上学,无力缴纳学杂费,在校生活水平明显低于当地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的学生称为“特困生”.
通过问卷调查及个案访问结果显示83%的贫困大学生学习欲望强烈,他们希望能够凭借自己的力量改变家庭贫困落后的现状,但其中有48%的贫困大学生在学习上有严重的自卑心理,不能积极参与学习问题讨论及学习实践活动, 36%的贫困大学生自认为理论扎实但实践能力不足.尤其在外文学习上,有42%的贫困大学生都存在着语法扎实但口语较差的现象.
同时,问卷调查及个案访问结果显示贫困生有73%来自农村,家庭经济收入低成为贫困生经济困难的最主要原因;兄弟姐妹较多也是目前来自农村贫困生经济困难的原因之一,占37%;亲人生病致困的为53%.来自城市(镇)的贫困生里,父母下岗、无固定收入则成为其经济困难的最主要原因.贫困生中借款交学费的有67%,另有助学贷款和勤工俭学等经济来源.贫困生的月消费在150~200元的占46%,占主要比例;随着年级的增高,月消费水平也略有增长.而少于150元的也有9.7%,贫困生生活消费主要为必要生活支出,他们在生活上大多比较拮据,不得不时刻限制着自己生活上各个方面的花费[1].
大多数贫困生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在人际关系上趋于封闭,他们抗拒师生善意的同情.这种巨大的精神压力也产生了种种心理障碍,使其不愿积极主动地与人交往,生活相对封闭;大部分贫困生参与社会活动的热情受到打击;更有的贫困生由于贫困而对社会持极端的观点,影响了心理健康.由于其特殊的家庭环境和生活条件,他们在抑郁、自卑、偏执、焦虑、恐惧和敌对等因素上,心理异常的人数比例偏高,心理问题更加突出[2].
解决贫困大学生的经济救助,有如下对策:
(1)完善国家资助贫困生体系.目前,我国高等学校已经建立了以奖学金、学生贷款、勤工助学基金、特别困难学生补助和学费减免(简称“奖、贷、助、补、减”)以及国家助学贷款为主体的多元化资助经济困难学生的政策体系,但应进一步完善国家资助贫困生体系,有关政策的受益面和力度还有待于进一步扩大.
(2)建立学生贷款的监督与信用体系.为了确保政府、银行、学校、学生个人四者之间的利益,并保证各自履行其在这一体系中的义务,国家应制定相关的政策法规,如:建立贷款学生个人的详细档案,建立相应的跟踪系统,并要求媒体配合,对不履行义务的学生,将其个人资料在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上定期公布,形成一种强大的舆论压力,使得贷款学生中的绝大多数切实履行其义务.
(3)进一步完善学校解困助学体系.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建立多元化资助经济困难学生的政策体系,高校还需设立勤工助学岗位,成立专门的勤工助学服务机构,帮助困难学生在校内后勤服务部门寻找助学岗位,如餐厅服务、校卫队、校园清洁绿化、图书资料整理等,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贫困学生到校办产业、社会实践基地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使他们在通过劳动获得报酬的同时,树立起自尊自重、自强不息的信心.
(4)贫困生个人首先应树立自强自立的意识,要凭借自己的能力,靠自己的实力走出困境.在解决贫困生实际困难的同时,使之从中体会到社会的温暖、学校的关爱,从而更加发奋学习.要使他们在思想上受到一次洗礼.经济虽然贫困,但精神不能贫困,只有立志成才、自强不息才能战胜一切困难.贫困大学生能够克服家庭经济困难,努力拼搏考取大学,本身就证明他们身上有一种自强不息的精神.贫困大学生要继续发扬这种可贵的精神,从容应对人生新的挑战,树立明确的人生目标,培养社会责任感,培养自尊、自信的精神,强化诚信、勤奋、灵活、果断等优秀品格,具备宽阔的发展视野,提高组织、策划、沟通、外语及计算机应用等综合能力,使自己成为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
建设和谐的校园文化环境,抵制奢侈消费之风.大学生健康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不是靠几次活动、几次讲座就可以获得的,它还必须依靠和谐的校园文化环境深层次的教育和影响.为此,高校要加大校园文化建设的力度,应组织一系列高品质的活动,让大学生在和谐校园文化的大环境里潜移默化地接受先进精神文化的熏陶.
一旦高品质的文化生活占领了校园的文化阵地,那么校内外低级的、不健康的垃圾文化就会失去生存的空间.班级建设在构建和谐校园文化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此,应营造一种友爱、互助、艰苦奋斗、求实创新的班风与校风,同时引导大学生合理消费,将在消费行为上的攀比之风打压下去.对有些错误观念,如金钱的多寡完全代表着一个人能力的强弱等,也要给予必要的引导,以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金钱观和消费观.对大学生的超前消费和奢侈行为,要给予批评教育,要培养大学生的节俭意识[3].
处理好资助形式与内容的关系,把经济资助、心理帮扶、学习激励、技能培养统一起来.贫困生资助要从“现实的人”需要出发,从保护弱者的权利出发,在具体措施和手段上充分体现人文关怀.遵循“从人到外物”这条路线,资助中将单一的福利性资助和有偿借贷、鼓励性情感关怀相结合;帮助贫困大学生以阳光的心态生活,学业进步,综合能力得到提升,让贫困生在受助中的知与行、受动性与主动性、社会性与个体性辩证地统一起来,成为自由自觉的活动主体.保障社会再分配体系通过灵活多样,充满人性情感的方式照顾和关爱贫困生群体,并通过推进国家民主政治体制和行政行为改革等措施来保证福利待遇、发展机会等社会资源公正、公平地向贫困生群体开放.
一是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从人的自身需求内容出发做好资助工作.2005年1月,李长春同志在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在资助贫困家庭大学生时,要注意方式方法,体现人文关怀”.只有最大程度地体现“人文关怀”的工作理念,才能激发贫困生的主观能动性.要对现有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定位进行重新审视,寻找差距,学校要把人文关怀作为贫困生资助的核心理念来对待,加强对贫困生的经济关怀、精神关怀、学业关怀和能力关怀,构建贫困生资助人文关怀的长效机制.
二是开展积极有效的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学校通过各种渠道调查和掌握贫困生家庭的状况,建立综合档案,包括个人资料、家庭背景、品行说明、学习成绩、健康状况、经济状况、心理状况等.学校成立的心理健康教育教研室、学生资助管理中心要重视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选修课和心理健康教育系列讲座,普及心理健康知识,进行心理健康辅导,教育贫困大学生以健康的心态面对贫困,增强自我调节能力,有针对性地帮扶济困,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咨询,利用网络手段多方位进行心理辅导,引导贫困大学生建立积极有效的心理防御机制,直面环境和压力,进行自我接纳和自我欣赏,顺利完成大学生活.开展适合贫困学生的集体活动,实现心理良性互动.根据贫困生的特点、爱好和专长,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体育活动和一些深入实际、适应竞争、有利于发展能力的社会实践活动,建立贫困生自己的社团组织,定期召开贫困学生座谈会、联谊会,让贫困生敞开心扉,彼此交流内心的困惑和感受,获得理解、启发和帮助,最大限度地减轻其心理危机感[4].
三是帮助贫困大学生确立远大的人生理想,塑造独立健全的人格.贫困学生要充分认识国家经济状况及贫困现象产生的原因,正确理解国家对贫困大学生资助政策体系,正视困难,提倡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和风尚;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同时,教育家庭富裕学生要真诚、主动地和贫困学生交往,言谈举止注意分寸,尊重贫困学生的人格和尊严,尽力避免使他们产生被施舍的感觉.要教育贫困大学生理性地对待贫穷,摒弃“等、靠、要”的依赖心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自立自强,正确对待生活中的不幸,正确看待贫富和利益,以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去面对生活,奋发图强,德才兼备,自我完善,报效祖国,只有这样才能彻底摆脱贫困.此外要通过新闻媒体、宣传栏、座谈会、先进事迹报告会等形式,对优秀贫困大学生的感人事迹和顽强、豁达、吃苦耐劳、藐视困难、战胜困难的良好精神风范进行宣传,引导贫困大学生树立信心,摆脱困境.
四是教育工作者要投入真情实感,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尽可能换位思考,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既要注意科学性,更要注意合理性、艺术性和技巧性.开展适合贫困学生特点的活动,实现心理良性互动,达到心与心的交流.高校助学机构要把贫困生资助建立在人的伦理精神之上,充分、有效地利用好国家救助贫困大学生的相关政策,完善“奖、贷、助、补、减、免”的贫困生资助体系及管理制度并实行动态管理.资助时注意规范管理与人文、情感关怀的协调,确保重点,补到实处、补出士气.贫困生资助的目的是育人,制度的执行须讲究方式和方法,要贯彻“平等、尊重、合作、发展”的人本思想,探索一套有利于贫困大学生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科学程序体系[5].
五是处理好贫困生资助与高校政治思想教育的关系,资助与育人有效结合.加强对贫困生的人文关怀,高校不仅要资助贫困生,还应利用贫困生资助资源,重视贫困生的思想教育和管理工作,拓宽就业渠道,在帮扶济困中增进育人效果,同时坚持以教育为先导,以育人为目标,在经济上给予资助的同时,加强对他们的政治思想和心理健康教育,人道地维护贫困生的自尊和人格,培养其高尚的人格,真正达到资助的目的和效果,同时教育他们树立艰苦奋斗、自立自强、诚实守信的良好品德和健康向上的心理素质.贫穷意志的磨练是人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精神财富,是走向成功的思想基石,是德智体全面发展和成才的重要基础.
参考文献
[1] 彭曼丽.关于高校弱势群体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几点思考[J].当代教育论坛,2005,(3):61-63.
[2] 华 丽,胡良玉. 高校贫困生现状调查及解困对策研究[J]. 黄河科技学大学学报,2006,(5):49-51.
[3] 李 强.大学生“精神贫困”现象分析及解决策略[J].学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2007,(2):38-40.
[4] 郑 勇.高校贫困生“心理贫困”问题成因及其调适[J].江西社会科学,2004,(1):57-59.
[5] 周 涛,王晓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探索[J].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6):2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