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记 陕西省洛南县医院内科(商洛 726100)
笔者自 1997年以来,用自拟中药葛根健脾汤治疗泄泻,取得了比较满意的临床效果。现将资料收集较为完整的 278例 ,总结如下。
临床资料 本病例 278例中,其中男性 133例,女性 145例;年龄最小者 2个月,最大者 79岁;小儿147例,成人 131例;病程最短者 1d,最长者达 10年之久。诊断依据:凡以大便次数增多,粪便稀薄,或完谷不化,或泻如水注,腹胀肠鸣为主证,且实验室粪便化验排除菌痢者,作为本病的主要诊断依据。
治疗方法 以自拟葛根健脾汤为基本方加减。葛根健脾汤组成:葛根、白术各 12g,山药 20g,扁豆、泽泻、茯苓、薏米、生焦山楂、黄芩各 9g,甘草 6 g。儿童及老年人酌减。临床加减:兼有外感者加藿香;湿热明显者加黄连;伤食者加鸡内金;脾虚较重者加黄芪、党参;寒盛者去黄芩加干姜;久泄不止者加米壳;阳虚者去黄芩加附片、补骨脂。水煎服,1d1剂。
疗效标准 痊愈:患者临床症状消失,大便正常,若属久泻不止者,随访 1年未见复发;显效:患者临床症状缓解,较前明显减轻,大便次数减少,粪便变稠,若属久泻不止者,虽经治疗症状消失,但 1年内偶有发作者;无效:治疗前后病情无明显变化。
治疗结果 痊愈 180例,显效 95例,无效 3例,总有效率 98.9%。
典型病例 王某,女,58岁,于 2003年 4月 2日初诊。患者间断性大便稀薄 2年,每遇饮食不慎或劳累,或受寒而发。曾服用中西药治疗,症状时轻时重。近3周来,泻下加剧,泻下清稀而量少,每日约 5至 10次。曾在当地应用中西药治疗无效,随来就诊。证见:精神萎靡不振 ,面色萎黄,形疲乏力,纳差,大便呈水样便,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拟以健脾利湿升举脾阳。方用葛根健脾汤加减。药物:葛根、白术各 12 g,山药20g,扁豆、薏米、泽泻、茯苓、生焦山楂、黄芪各 10 g,干姜、甘草各 6 g,罂粟壳 3 g。2剂水煎服。药后患者大便次数较前明显减少,饮食尚可,但大便仍不成形。上方去罂粟壳继服 5剂,患者自觉症状消失,大便正常,再继服 5剂,巩其疗效。后随访 1年无复发。
讨 论 泄泻是一种临床上常见而多发的疾病之一。其原因是由于脾胃虚弱或客邪残伤脾胃而成。脾主运化,以升为宜。胃主受纳,以降为和。脾胃的升降功能失司,则致清阳不升,浊阴不降而成泄泻。正如《内经》中所著:“清气在下,则生歹食泄”。脾胃的运化受纳功能失调,则致水反成湿,谷反成滞,湿滞内停,传导失司,清浊不分,混杂而下,而成泄泻。正如《杂病源流犀烛◦泄泻源流》中说:“湿盛则歹食泄,乃浊由于湿耳。不知风寒热虚,虽皆能为病,苟脾强无湿,四者皆不得干之,何自成泄?”又如《景岳全书◦泄泻》所著:“泄泻之本,无不由于脾胃”。
笔者在临床实践中,针对泄泻形成的病因病机,以“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为旨,选药配伍尽量达到衡、安的作用,自拟葛根健脾汤治疗泄泻,立足于健脾养胃扶正,佐以清热除湿,消导而祛邪。方中葛根具有升发清阳,鼓舞脾胃阳气上升,并且有解表的作用;白术、扁豆、茯苓、薏米具有健脾除湿之功效;山药能补脾气而益胃阴;山楂醒脾开胃,助消化而除食积;黄芩清热燥湿,除肠中之湿热;甘草健脾和中。此方具有补而不腻,清而不寒,消食而不伤正,除湿而不伤阴之特点,所以用之于临证,每收良效。
[1] 张伯臾.中医内科学 [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151-155.
[2] 印会河.中医基础理论[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34-35,96,123-124.
[3] 李 虹.健脾益肾法治疗慢性腹泻 43例 [J].陕西中医,2005,26(9):921.
[4] 齐 晓.白术止泻饮治疗小儿急性肠炎 98例 [J].陕西中医杂志,1999,20(7):299.
[5] 徐军建.胃关汤治疗慢性腹泻 52例临床观察 [J].杏苑撷英(陕西中医学院第三届学术年会论文汇编),1990,(4):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