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仓 西安市临潼区骊山卫生院(西安 710600)
浅表性胃炎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本病属于中医胃脘痛的范围,其病程长,易于复发,缠绵难愈。笔者通过总结多年的临床经验,在辨证论治思想的指导下,选用黄芪建中汤加减治疗本病 32例,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均选自本人 2006年~2008年门诊中所治疗的病例。所有病例均经胃镜检查确诊为浅表性胃炎。其中男 15例,女 17例;年龄 22~56岁之间;病程最短 8个月,最长 10年不等。中医辨证属于胃脘痛。临床表现:以胃脘部胀满疼痛为主证,疼痛的性质为胀痛或隐痛,多喜温喜按,病情反复发作。兼见纳差、呕恶、嘈杂等不同,大便溏稀或秘结,舌淡红苔薄白,脉多弦细缓。或见口苦,咽干等。
治疗方法 基本方组成:黄芪、白芍、山药各15g,延胡索、金银花各 12g,川楝子、半夏、陈皮各 10g,炙甘草、桂枝各 6g,生姜 2片,大枣 3个。
临床辨证加减 寒凝:寒凝胃脘,胃气不降,胃痛发作较剧,喜温,舌苔白厚,脉弦紧。上方加高良姜 9g、香附 10g,吴茱萸 3g以散寒止痛。胃热:寒气郁久化热,灼伤胃阴,症见胃脘灼痛,痛势迫急,口苦咽干,心烦易呕,舌红苔薄黄,脉弦数,上方加黄连 6g,柴胡、竹茹各 10g,郁金 12g等以清胃热,伤阴者加麦冬、沙参、黄精各 10g。虚寒:胃痛日久,反复发作,脾胃虚寒。症见:胃痛隐隐,腹胀不已,泛吐清水,纳少,面色萎黄,倦怠乏力,舌淡苔白,脉细弱无力,上方加党参 12g,干姜5g,以温中补脾。食滞:饮食不节,损伤脾胃,食滞胃脘。症见:胃脘胀痛,嗳腐吞酸,舌苔厚腻,脉滑实。上方加神曲、麦芽各 15g,莱菔子、连翘各 12g,以消食导滞。气滞:情志郁结,肝气犯胃,肝胃不和而成气滞胃痛。症见:胃脘胀痛,牵引胁肋,嗳气叹息,食欲不振,呕吐腹泻,脉弦。上方加柴胡、香附各 10g,蔻仁 6g,郁金12g。血瘀:胃痛日久,气滞血瘀,瘀阻胃脘。症见:胃脘刺痛,痛有定处,舌紫暗,脉涩。上方加丹参 15g,五灵脂 10g,或云南白药 0.4g冲服。
兼证加减 上腹胀满,加厚朴 8g,陈皮 10g;恶心呕吐泛酸加竹茹 10g,紫苏 8g,乌贼骨 12g;便溏加白术12g。
每剂药煎 2次,每次煎开后 20min,微火。2次煎取200~300mL,分两次早晚服用,15d为 1个疗程,一般治疗 2~4个疗程。
疗效标准 临床治愈临床症状与体征完全消失,饮食正常,随访半年无复发;显效:临床症状控制,饮食转佳,病情基本稳定;有效:临床症状减轻,病情较前好转,有时因受凉或饮食不当而有所反复;无效:服药前后症状和体征无明显改变。
治疗结果 临床治愈 12例,显效 13例,有效 5例,无效 2例,总有效率 93.75%。
典型病例 患者金某,男,43岁。 2006年 9月 6日就诊,自述患胃脘痛已 2年余,遍服多种中西药品都未治愈,现胃脘胀痛,纳食不下,痛引两胁,嗳气叹息,心情不佳,舌淡苔白脉弦细。此前曾经胃镜检查确诊为浅表性胃炎。中医辨证属肝胃不和,气滞型胃脘痛。治宜:疏肝和胃,缓急止痛。给予上方加柴胡、香附各10g,郁金 15g,紫苏 8g,砂仁 6g,后随症有所加减。1个疗程后,疼痛明显减轻,3个疗程告愈,嘱其注意饮食调养,少食刺激性的食品。后随访半年未再复发。
讨 论 浅表性胃炎属中医的“胃脘痛”的范围。临床上以脾胃虚寒型为多见。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主受纳和运化水谷,化生营养物质[1]。若因饮食不节,或劳倦过度,或情志郁结,肝气犯胃,或因受寒等原因导致脾胃损伤,引起中焦虚寒,脾胃运化失常,而成胃脘痛。因此脾胃虚弱是本病的根本,临床多见胃痛日久难愈,喜温按等症状。故治疗上应以温中补虚,缓急止痛为基本治则。《金匮要略》曰:“虚劳里急,诸不足,黄芪建中汤主之”[2]。尊《金匮要略》之意,选用黄芪建中汤加减做为基础方以治之。方用桂枝、白芍,重用白芍,温中散寒,缓急止痛;黄芪、山药、炙甘草,益气健脾,温中补虚;半夏、陈皮理气和胃;延胡索、川楝子理气止痛;生姜、大枣调和脾胃;方中金银花的应用,是根据现代医学的观点,其有较强的抗菌消炎作用,且可长期服用,但用量不宜过大,过大则伤胃,以 12g为宜[3]。以上诸药合用,共奏温中补虚,缓急止痛之效。
[1] 成都中医学院.金匮要略选读 [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81:49-50.
[2] 上海中医学院.中医内科学 [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79:70-73.
[3] 蒋朱秀.黄芪建中汤临床及实验研究进展[J].浙江中医杂志,2005,40(1):4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