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90例疗效观察

2010-04-13 04:47张国红
山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0年3期
关键词:腰骶下腹压痛

张国红

(山西省忻州市人民医院妇产科,山西 忻州 034000)

慢性盆腔炎常为急性盆腔炎未能彻底治愈或患者体质较差病程迁延所致,慢性盆腔炎病情较顽固。我院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90例,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80例病例均为2008年3月-2009年3月我院妇科门诊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90例。 治疗组年龄21岁~50岁,平均(32.5±9.2)岁;病程 3 个月~12 年,平均(4.8±2.3)年;病情轻度 17例,中度61例,重度12例。对照组年龄20岁~48岁,平均(32.1±8.9)岁,病程 3 个月至 13.5 年,平均(4.5±2.1)年;病情轻度 18例,中度 56例,重度 16例。两组病例在年龄 、病程 、病情方面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 《妇产科学》中慢性盆腔炎的诊断标准制定。病史:多有急性盆腔炎史;临床表现:下腹一侧或两侧坠胀,隐痛或腰骶部酸痛,常在劳累、经期后加剧,白带增多;经量较多或月经不调、不孕等;体征:子宫活动受限或粘连固定伴有压痛;附件区呈索条状增粗、片状增厚或包块、压痛;B超可探及输卵管增粗、积液或盆腔炎性包块。

1.3 中医诊断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的标准制定。主症:下腹疼痛,腰骶胀痛,带下量多、色黄、气臭。次症:神疲乏力,低热起伏,月经不调,经行腹痛加重。体征:子宫活动受限;子宫压痛;附件增粗压痛;附件包块,压痛;宫骶韧带增粗,触痛。各症状及体征均分为轻、中、重。主症分别计2、4、6分;次症计1、2、3 分;体征计 2、4、6 分;病情分度、综合证侯、体征积分:轻度<24分,中度24分~48分,重度>48分。

2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口服西药盐酸头孢他美酯片500 mg/次,2次/d(山东鲁抗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批号H20031220,250 mg/片);甲硝唑 0.4 mg/次,4 次/d;罗红霉素150 mg/次,2次/d。1 w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治疗组采用口服中药、中药保留灌肠,同时口服西药治疗。口服清热调血汤加减,药物组成:当归 9 g,川 芎 6 g,生地黄 9 g,黄连 6 g,香附 12 g,桃仁 9 g,红花 9 g,莪术 9 g,延胡索 15 g,败酱草 15 g,红藤 12 g,薏苡仁 12 g,茯苓 10 g,黄芪 12 g,白术15 g。若腹痛剧者加木香10 g,大腹皮10 g。每日1剂,水煎分2次口服,10 d为1个疗程,连用2个疗程。中药保留灌肠:黄芪30 g,川芎20 g,当归15 g。浓煎至100 mL,药温在37℃~40℃,以导管插入肛门内10 cm~20 cm,每晚排便后灌肠,次日排出,月经干净3~7 d。10 d为1个疗程,连用2个疗程。 西药口服盐酸头孢他美酯片500 mg/次,2次/d;甲硝唑 0.2 mg/次,4 次/d。

3 结 果

3.1 疗效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慢性盆腔炎的疗效评定标准制定。治愈:治疗后下腹疼痛腰骶胀痛等症状消失,妇科检查基本正常,辅助检查正常,证侯、体征积分减少>95%,停药1个月内未复发。显效:治疗后下腹疼痛及腰骶胀痛等症状消失或明显减轻,妇科检查及辅助检查明显改改善,证侯、体征积分减少>70%,但<95%。有效:治疗后下腹疼痛及腰骶胀痛等症状减轻,妇科检查及辅助检查有所改善,证侯、体征积分减少>30%但<70%。无效:治疗后下腹疼痛及腰骶胀痛等症无减轻或有加重,妇科检查及辅助检查较前无改善或有加重,证候、体征积分<30%。

3.2 疗效观察

3.2.1 两组病例治疗后疗效比较 治疗后对照组治愈21例,显效29例,有效22例,无效18例,总有效率为80%;治疗组治愈52例,显效22例,有效10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93.3%。治疗后两组病例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3.2.2 两组病例治疗前后中医证侯积分比较 对照组治疗前后中医症侯积分分别为(21.01±5.78)分、(6.55±3.45)分;治疗组治疗前后中医症侯积分分别为(21.94±5.06)分、(4.38±3.11)分;两组病例治疗后中医症侯积分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3.2.3 两组病例治疗后妇科检查及B超变化情况比较 对照组治疗前子宫压痛90例,治疗后39例;治疗组治疗前子宫压痛90例,治疗后16例。对照组治疗前附件包块20例,治疗后12例,治疗组治疗前附件包块18例,治疗后5例。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4 讨 论

对于慢性盆腔炎的治疗,扶正是治愈此病的主要手段,治疗原则以活血化瘀利湿、益气健脾补肾为主。清热调血汤加减方中黄连、红藤、茯苓清热解毒;薏苡仁、败酱草清利湿热、解毒排脓;当归、桃仁、红花、莪术、川芎活血散瘀;香附、延胡索行气止痛,气行血活,湿热之邪自无留滞之所;黄芪、白术益气健脾补肾。临床还应根据症状辨证选加药物,以增强治疗的针对性。

中药保留灌肠是一种迅速高效的给药途径,既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痉挛,改善组织营养,减少炎症渗出,抑制结缔组织增生,促进包块吸收,还可防止或减少药物在肝脏被破坏,增加局部药物浓度,提高其生物利用度。

盆腔炎的病原体为需氧菌、厌氧菌及衣原体混合感染,故抗生素多采用联合用药。头孢类抗生素对需氧菌有效,甲硝唑对厌氧菌及细菌性阴道病逆行感染引起的盆腔炎有效,罗红霉素对衣原体感染有效。联合用药疗程为2 w,同时注意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有利于杀灭细菌,减轻粘连,促进炎症吸收。

猜你喜欢
腰骶下腹压痛
脊髓腰骶膨大扩散张量成像参数评估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损伤程度和术后神经功能恢复的研究
经脐单孔腹腔镜下腹直肌子宫悬吊术在治疗盆腔脏器脱垂的临床研究
压痛点密集型银质针温针灸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临床观察
内热针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症近期及远期临床疗效观察
腰骶移行椎患者腰骶交界区冠状面倾斜畸形发病特点的临床研究
擦胸揉腹增强免疫力
压痛点推拿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35例疗效观察
多层螺旋CT在急性右下腹疼痛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分析
腰骶移行椎的影像学研究进展及临床意义
急性阑尾炎周围组织超声表现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