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英丽
(太原市中医医院呼吸科,山西 太原030009)
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在临床上常表现为病程长、反复发作、迁延难愈,四季均可发作,而以秋冬寒冷季节发作者居多的特点。因其发作特点导致很多患者在对疾病认识上存在偏差,重视不够,治疗不配合。某些病起病隐袭,并受其他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使得其最终结局常常以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为主要表现,尤其多见于慢性阻塞性肺病及肺间质纤维化,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工作并降低其生活质量,给社会、家庭和个人带来多方面沉重的负担。中医认为病久属正气虚弱、邪盛正虚或正气虚弱而病邪未尽。在临床治疗过程中以中西医结合,选择恰当的补气中药治疗,以改善气虚证候,从而有效地控制病情的发展,缓解症状,临床取得满意的效果。
慢性阻塞性肺病,是由于吸烟、感染、大气污染等有害因素刺激,引起终末细支气管远端的气道弹性减退,过度膨胀,充气和肺容量增大,并伴有气道壁的破坏,以不完全可逆的气流受限为特征。症状是咳嗽、咳痰基础上出现逐渐加重的呼吸困难。属中医“肺胀”、“喘证”范畴。肺间质纤维化,是由于多种原因引起的弥漫性肺间质的炎症性疾病,以隐袭性、进行性呼吸困难为其突出的症状,属中医“肺痿”范畴。以上两种疾病在病情发展的各个阶段,均以呼吸困难、呼吸短促难续、呼多吸少、动则加重为主症。中医辨证当属气虚、本虚标实证,治疗时补气法贯穿始终。
106例病例均有咳嗽、咳痰和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病程长短不一,均符合全国高等医药院校教材《内科学》关于慢性阻塞性肺病及间质性肺病的诊断标准[1],同时符合全国高等医药院校教材《中医内科学》第1版及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的《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中医病证部分》肺胀及肺痿的诊断标准[2-3]。将所有病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4例,其中男45例,女9例,年龄58岁~78岁,平均年龄62.3岁。对照组52例,其中男47例,女5例,年龄59岁~76岁,平均年龄60.5岁。其中,慢性阻塞性肺病78例,间质性肺病28例;肺脾气虚型59例,肺肾气虚型47例。上述患者均不伴有全身系统性疾病。两组病例在性别、年龄、病种构成方面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对照组予以西医抗菌消炎、解痉平喘、止咳化痰药物,间断低流量吸氧以及应用扩血管药物,适当应用激素及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中药汤剂。方药:①肺脾气虚者方用四君子汤或补中益气汤。药物组成:党参、炙甘草、白术、陈皮、黄芪、升麻、柴胡。②肺肾气虚者方用补虚汤合参蛤散加减。药物组成:人参、黄芪、云苓、甘草、蛤蚧、五味子、干姜、半夏、厚朴、陈皮、沉香、胡桃肉。并重用党参、黄芪、五味子、炙甘草、白术、人参、沉香、胡桃肉。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 《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制定。治愈:咳喘、呼吸困难、肺部啰音基本消失。好转:上述症状、体征部分减轻。未愈:上述症状或体征无好转。
治疗组54例中,治愈40例,好转10例,总有效率为92.59%。对照组52例中,治愈27例,好转10例,总有效率为71.15%。结果显示治疗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病情反复发作的频率明显减少,精神、饮食、睡眠等一般情况较前改善,而咳嗽、咳痰逐渐减少,喘促减轻,体力耐受力增强,日常生活能自理,生活质量大大提高。经过对患者的追踪随访,对治疗结果总结分析,可以明确结论:中医针对患者病情的辨证治疗,减少了患者疾病过程中抗生素应用的次数、用量,减少了激素的反复应用和依赖,同时也避免了因使用抗生素造成的菌群失调、肝肾损害及大量激素应用所致的骨质疏松、二重感染等问题,有效地改善了患者呼吸系统的内环境,干预了细菌在肺组织内的繁殖,减少了炎性渗出物的产生,从而避免或减少了炎症的发生,使呼吸道得以通畅。
病例1:患者杨某,男,72岁,确诊慢性阻塞性肺病20年。 近日因受凉感冒诱发咳嗽、咳痰加重,口干欲饮,口苦,纳差,乏力,小便黄,大便干,舌质红,苔黄腻,脉细数。中医辨证为肺脾气虚,兼痰热壅肺。治则:清热化痰、补肺健脾。药用:桑皮15 g,黄芩15 g,山栀 15 g,知母 15 g,浙贝 15 g,瓜蒌 30 g,桔梗 15 g,甘草 10 g,麦冬 30 g,花粉 30 g,冬瓜子 30 g,党参 30 g,陈皮 15 g,云苓 18 g。 服上方 3剂,症状明显改善,咳嗽减轻,痰白较利,口干口苦消失,二便正常,仍痰多,胸憋,气短,活动后加重,乏力,纳差,舌质红,苔薄黄,脉沉细。中医辨证为肺脾气虚,治则:补肺健脾。药用:党参30 g,黄芪24 g,五味子15 g,炙甘草 12 g,云苓 21 g,陈皮 15 g,桔梗 15 g,枳壳15 g,白术15 g,紫苑15 g,杏仁15 g。服上方 5剂,咳痰量减少,纳食改善,气短乏力好转。
病例2:患者侯某,男,67岁,确诊肺间质纤维化3年。平日气短明显,动则加重,气不得续,呼多吸少,咳嗽,咯吐白沫痰,咳甚遗尿,乏力,自汗畏风,极易感冒,舌质淡,苔薄白,脉沉弱。中医辨证肺肾气虚,治则:补肺纳肾。药用:黄芪30 g,防风10 g,白术15 g,云苓 21 g,五味子 15 g,党参 40 g,沉香后下3 g,炙甘草12 g,胡桃肉18 g。服上方5剂,病情好转。二诊:党参改为人参10 g,继服5剂,气短之症明显改善。
肺主一身之气,其功能与宗气的生成有关。人体之气生成主要有先天精气、水谷精气、自然界的清气,而宗气是自然界清气与水谷精气结合而成,积于胸中,上出喉咙以司呼吸,又贯心脉,推动血液运行。肺的呼吸功能正常与否,影响气的生成,而全身的血液通过经脉而聚会于肺,即“肺朝百脉”,通过肺的呼吸作用进行气体交换,然后再输布至全身,即“诸气者,皆属于肺”。人体气的生成与运行,有赖于肺、脾、肾三脏功能的正常与协调。肺与脾的关系表现在气的生成方面,气的生成依赖于肺的呼吸功能和脾的运化功能,肺吸入的清气和脾运化的水谷精气,是构成气的主要物质基础,肺的呼吸功能和脾的运化功能是否健旺,与气的盛衰密切相关。肺与肾的关系主要表现在呼吸运动方面,肺不仅能宣发,而且具有肃降功能,肺的呼吸功能需要肾的纳气作用来协助,肾的精气充盛,纳气功能正常,才能使肺吸入之清气下纳于肾,从而使呼吸平稳均匀,“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会影响气的生成和运行,气的生成不足或运行障碍,可导致气虚之证。慢性阻塞性肺病与肺间质纤维化等慢性肺系疾病由于其病程迁延,均以气虚为主,故治疗当从肺脾肾着手,时刻顾护正气,应用相应补气药物以补虚扶正,使脏腑之气得复,阴阳平衡得和。常用党参、黄芪、五味子、炙甘草、白术补肺健脾,人参、沉香、胡桃肉补肾纳气,通过补肺健脾纳肾,达到治本目的。现代药理研究显示,党参能使吞噬细胞吞噬功能增强,对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具有调节作用;黄芪对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功能、体液免疫功能、细胞免疫功能均能增强和进行调节,能增强机体非特异性抵抗力;五味子除有增强免疫、抗氧化、抗衰老作用外,还有升高白细胞及体外抗菌作用;甘草有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有明显抗炎作用,可以解毒,镇咳祛痰,且对细胞免疫及抗体生成均有促进作用;白术对肠管有双向调节作用,且能升高白细胞;人参能加强大脑皮层的兴奋和抑制作用,提高人的脑力和体力机能,可以显著抗疲劳,还具有适应原样作用,能增强机体对各种有害刺激的防御能力,而人参皂苷和多糖可以作为一种免疫调节剂,提高机体的免疫能力和抗病能力,并使紊乱的代谢过程得以正常进行;沉香能对抗痉挛性收缩,呈现平滑肌解痉作用;胡桃肉有镇咳作用。总之,在治疗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中,恰当地应用中医补气疗法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远期疗效好。
[1]陆再英,钟南山.内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62-68,98-106.
[2]田德禄.中医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74-82.
[3]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中医病证部分[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8:8-10,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