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松洁
(山西中医学院,山西 太原 030024)
人类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不断地同自然灾害、猛兽、疾病作斗争,逐步认识了疾病,掌握了防治疾病的方法,后来人类把这些方法进行系统化、学术化整理,就成为了今天的医学[1]。伴随着人类几千年源远流长的文明,传统医药在为人类的繁衍生息、祛病疗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保障作用。而这其中就有中医璀璨的光辉。
中医作为一个开放的医学体系,自成立至今不断汲取和吸收传统文化的精髓,不断完善其理论内容,不断丰富其诊疗体系。在发展的过程中,自觉、不自觉地把传统艺术与中医相结合,产生了音乐疗法、运动疗法等许多的养生、治病的方法,也使中医有了能够体现体质医学、社会医学、时间医学等思想的独特魅力,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成为迄今仍在医学之林上开放的一朵奇葩。
作为一个现代学科,音乐疗法起源于20世纪中期,它最早被美国应用于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军人医院。但音乐在我国的最早应用,医学记载可以追溯至《黄帝内经》。作为现存最早的中医学专著,《黄帝内经》成书于大约2 000年前的秦汉时期,她博大精深的科学阐述,不仅涉及医学,而且包罗天文学、地理学、哲学、人类学、社会学、军事学、数学、生态学等各项人类所获的科学成就。在这其中,她已经把音律作为诊断五脏疾病的依据,其后的养生家们则以乐曲作为养生治病之法。《黄帝内经·阴阳应象大论》:“人身中各有自然之五音;脾音为歌,歌者宫也;肝音为笑,笑者角也;心音为言,言者征也;肺音为哭,哭者商也;肾音为叫,叫者羽也。此天地之元声之变也。”奠定中医理论基础的《黄帝内经》则提出了人体五脏与五行、五音的客观对应关系,即“五声”主“五脏”的观点,“天有五音、人有五脏,天有六律,人有六府”、“宫动脾、商动肺、角动肝、微动心、羽动肾”等多有论述。由此,后世之人根据这一理论把音乐广泛应用于疾病的治疗上。因此,古代较早地就把音乐运用到调剂人们的精神生活,改善人们的精神状态之中。早在战国时代的公孙尼在《乐记》中说:“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
最早把音乐作为一种诊疗方法,可见 《吕氏春秋·古乐篇》记载,曰:“昔古朱壤氏之治天下也,多风而阳气蓄积,万物散解,果实不成,故士达作为五弦瑟以来阴气,以定群生。 ”[2]
最早在诊疗疾病中运用音乐疗法当属春秋著名医家医和。晋平公得病,求医于他,医和前往诊疗疾病时论述:“先王之乐所以节百事也,固有五节,迟速,本末以相及,中声以降,五降之后不容弹矣。于是有繁手淫声,滔湮心耳,乃忘平和,君子弗听也。物亦如之,至于烦,乃舍也已,无以生疾,君子之近琴瑟,以仪节也,非以韬心也。天有六气,降生五味、发为五色、征为五声、淫生六疾。”明确地指出什么样的音乐对身心健康有利,而什么样的音乐对身心健康有害。
历代医家均有在临床在成功运用音乐治疗疾病的案例,并对音乐治病的机制进行深入的探析。在我国古代文献中,有着许多“以歌代医”、“以乐代药”的记载。唐代诗人白居易酷爱音乐,曾有诗《好听琴》“本性好丝桐,心机闻即空。一声来耳里,万事离心中。清畅堪销疾,恬和好养蒙。尤宜听‘三乐’,安慰白头翁。”强调了音乐对人的心理调节功能。北宋大文学家欧阳修在《欧阳文忠公集》中记载,他曾因忧伤政事形体消瘦,屡进药物无效。后来每天听古曲《宫声》数次,心情逐渐从忧郁、沉闷转为愉快、开朗。他深有感触地说:“用药不如用乐矣”。
由此可见,音乐与中医有着密切的不解之缘,成为中医一种特有的疗法。今时,音乐治疗已形成一门比较完整的学科,江西中医学院、中央音乐学院等高校还开展专科、本科和研究生等不同层面的教育。
古人认为,音与音的和谐相配,发出乐耳的声音即音乐。音乐在中医诊疗上的理论基础是建立在中医基础理论之上的,主要是通过平衡机体阴阳、调畅情志等实现的。关于音乐疗疾的原理古代多有论述。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论述五音,提到“角谓木音,调而直也。徵谓火音,和而美也。宫谓土音,大而和也。商谓金音,轻而劲也。羽谓水音,沉而深也。”《黄帝内经》认为,宫、商、角、徵、羽五音,与人五脏相连,与五行相配。如宫音雄伟,具“土”之特性,可入五脏中的脾;商音清净,具“金”之特性,可入肺;角音属“木”,可入肝;徵音属“火”,可入心;羽音属水,可入肾。运用五音和五行的相属来治疗本脏病。
阴阳学说源于古代人们在生产生活过程中对宇宙万物的长期观察。阴阳常常用于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的属性概括。中医中音乐疗法取材于自然音乐,在宫商角徵羽基础上形成的各种韵曲(调),各种“调”的变化关系以阴阳升降为基本形式[3]。
《素问》:“人声应音,人阴阳合气应律。”它说明,声音生是要遵循阴阳二气升降运动变化的节律。由此可知,如果外界阴阳变化旋转运动致使人体内阴阳变化失调,可通过外界的音乐声波振动的节奏,影响体内生理波动节奏而发挥治疗效果。所以,汉代司马迁在《史记·乐书》中也提到:“音乐者,所以动荡血脉,通畅精神而和正心。”《乐记》也指出:“凡音者,生人心者也。情动於中,故形於声;声成文,谓之音。”
金元四大家之一“攻下派”代表张从正在《儒门事亲》中记载:“余又尝以巫跃妓抵,以治人之悲结者。余又尝以针下之时便杂舞,忽笛鼓应之,以治人之忧而心痛者”。意思是在治疗悲伤过度的患者时,请艺人跳舞歌唱来配合药物治疗。扎针时,找些善于奏乐的人吹笛鼓琴,伴以歌唱,以转移患者的注意力。在运用音乐治疗疾病的同时,人们还把音乐广泛用于调畅情志上,《晋书·律历上》指出:“是以闻其宫声,使人温良而宽大;闻其商声,使方廉而好义;闻其角声,使人恻隐而仁爱;闻其征声,使人乐养而好施;闻其羽声,使人恭俭而好礼”。晋阮籍在其《乐论》中也认为:“乐者,使人精神平和,衰气不入,天地交泰,远物来集,故谓之乐者也。”
明代张景岳在《景岳全书》中指出:“十二律为神物,可以通於地而合神明。”提到音乐可以通达神明,而神明由心神主宰,只有这样,才能“乐达天地之和,与人气相接,而动荡血脉、流通精神”,帮助恢复人体阴阳平衡,以达到康复身心的目的。他还在《类经附翼》中解释说:“乐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之感于物也。”这就是说,音乐首先感受于人心,而心在中医学中又主宰着人的神与志,一曲活泼欢快的乐曲能使人振奋精神,激发情趣;而一首优美雅静的乐谱却让人畅志舒怀,安定情绪。相反,一曲悲哀低沉的哀乐,却能催人泪下,悲切不已。这就是通过音乐的调节功能使机体处于一个平衡的状态[4]。
当前,音乐治疗已被广泛地运用于临床的治疗中。但作为与音乐疗法有着密不可分的中医似乎在这一疗法上仍没有取得多大的进展,也没有被中医界人士所广泛了解和关注。希望在临床中,或者是在亚健康人群的调节中更多地运用音乐疗法,使之不断完善和丰富的中医诊疗体系。
[1]甄志亚.中国医学史[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2]张登本.中医学基础[M].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
[3]靳瑞.音乐治疗在中医临床中的应用及前景新释[J].中医药学刊,2005,3(3):400-401.
[4]梁辉.中医五音认识浅议[J].江苏中医药,2010,16(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