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健美
(泰山医学院附属泰山医院,山东 泰安 271000)
脑出血在急性脑血管疾病中发病率最高,其特点是起病急、病情危重、变化快、临床治疗效果差、后遗症多。我院自2007年至2009年,对20例脑出血采用高压氧治疗,包括进舱前的心理护理、安全教育、进舱前注重事项和舱内护理以及出舱后护理和注重事项,并对脑出血昏迷患者的护理进行探索,取得较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1一般资料 本组共20例患者,男12例,女8例,年龄20岁~80岁。其中高血压脑出血16例,脑血管畸形出血2例,其他原因引起脑出血2例,全部病例均伴有不同程度的肢体、语言、意识等功能障碍。
1.2治疗方法
20例均采用高压氧治疗,空气加压,压力0.2mPa~0.25mPa。面罩吸氧60min,中间休息10min,等速加压、减压各20min,1次/d,10次为1个疗程。治疗期间配合应用营养脑细胞和醒脑药物,以加速大脑功能的恢复。经过10次~40次的治疗,50%患者痊愈,即完全或部分恢复生活适应能力及处理能力,45%患者功能障碍明显改善,5%患者无效。
2.1进舱前护理
2.1.1心理护理 对脑出血程度轻的患者应做好耐心细致地解释工作,消除患者对高气压环境紧张情绪,说明高压氧治疗的重要性,帮助患者树立恢复健康的信心。
2.1.2安全教育 初次接受治疗的患者对高压氧环境缺乏了解和熟悉,因此需要进行必要的指导和安全教育,告知进舱穿纯棉服装,排空大、小便,昏迷患者应留置导尿。舱内严禁携带火柴、打火机、钢笔及收音机等,以免引起火灾或造成损坏。
2.1.3进舱前注重事项 必须认真测量并记录患者生命体征、神志、瞳孔对光反射等,准确把握患者入舱前的身体状况。对体温超过38 ℃,脉搏、呼吸缓慢、血压超过160/100 mmHg者,均不宜进舱接受治疗。
2.1.4脑出血昏迷患者的护理 患者呼吸道分泌物较多者,进舱前时行吸痰。必要时可肌肉注射山莨菪碱,以减少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根据病情给患者用少量扩张血管的药物,以促进氧吸收。躁动不安的患者,进舱前可给予适量镇静剂,舱内备有必需的急救药品和器材。
2.2舱内护理
入舱治疗时,由于脑出血患者自理能力差,故应派专人陪护,升压时,指导并协助患者做捏鼻、鼓气、吞咽等动作,如患者出现耳痛等不适,陪舱人员要及时通知操舱者暂停或减慢加压,缓解后继续加压,以防中耳压伤,昏迷患者可用10%麻黄素滴鼻;稳压吸氧是为保证患者有效吸氧,应协助患者戴好面罩,避免漏气,在吸氧过程中,陪舱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意识、生命体征、面色、瞳孔等变化,发现异常及时与医生联系,昏迷患者要注重呼吸情况,随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避免发生窒息,同时要注重观察吸氧后有无不良反应;减压开始时,舱内温度下降,要注重给患者保暖,防止受凉,留置导尿管的患者,应注重引流管的开放,防止减压过程中气体膨胀,造成危害,如输液在舱内进行时,需加强输液的护理,尤其是减压时,应把莫菲滴管内的液平面调到最高限度,输液瓶内插入足够长的消毒针头直到液平面以上,保证排气通畅,防止瓶内及滴管内气体膨胀而造成气体进入静脉发生气栓的危险。
2.3出舱后护理
由于进行高压氧治疗,患者的身体消耗大,应嘱咐患者出舱后注重休息,加强营养。同时要注重保暖,防止受凉;加强基础护理,对昏迷,瘫痪而长期卧床的患者,应保持床单位的清洁干燥,定时翻身、拍背,以防褥疮、肺炎等并发症发生;加强功能锻炼,根据不同患者的功能障碍,有针对性地进行功能练习,从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以促进功能恢复。
[1] 王新德.各类脑血管病的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1988,21:60.
[2] 刘子藩,易治.实用高压氧医学[M].广东:科技出版社,199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