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性“升降浮沉”辨析

2010-04-13 02:33余林岚胡还甫
实用医药杂志 2010年4期
关键词:药性中药学含义

余林岚,胡还甫

中药药性是中药基本理论的核心,而升降浮沉为中药药性内容之一,对临床用药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但现今不同教材及一些中药学专著,对其内涵、外延却有不同的解释。目前这一理论一些地方还存在不规范性,有待于改善。现就此加以分析讨论,以巩固中药药性理论系统的完整性。

1 升降浮沉的含义辨析

《中药学》中提到[1]:“升和降,浮和沉都是相对的,升是上升,降是下降,浮表示发散,沉表示泄利等作用。”此语对浮、沉的解释有待商榷。中医药界对升、降的认识少有歧义,但对浮、沉的认识颇不一致。

雷载权等[2]提到,一般具有升阳发表、祛风散寒、涌吐、开窍等功效的药物,都能上行向外,药性都是升浮的;而具有泻下、清热、利尿参湿、重镇安神、潜阳息风、消导积滞、降逆、收敛及止咳平喘等功效的药物,则下行向内,药性都是沉降的。”这种理论为中医药界公认,其特点就是升浮不分、沉降不分,这种升与浮、沉与降不分的理论是由于对四者各自的含义及内涵未弄清之故,进而造成了该理论的不准确性及缺陷。在前面阐述的升降浮沉的内涵中能说明这点。又如沉有止泻、缩尿功效,降有泻下、利尿功效,把两种截然相反的功效作为一类来归纳,显然是不妥当的。

如各版《中药学》教材,多以川芎作为具有升浮、沉降双向性的典型范例,主要依据川芎治疗疾病能“上行头目”,“下行血海”的作用部位。实际上川芎无论是“上行头目”,还是“下行血海”,所取的作用不是祛风镇痛,就是活血化瘀,而祛风镇痛、活血化瘀的作用趋向均表现为升浮之性。《中华本草》中谈及升降浮沉含义时认为沉“是指药物具有下行、泄利的功能,治疗在下、在里的病证”。浮指“药物具有上浮、外散的功能,治疗在上、在表的病症”[3]。

此外,有的学者认为“沉表示收敛固藏和泄利二便”[1],即沉包含有向内、向下两种作用趋向。那么浮也应该包含有向外、向上的作用趋向,因为浮与沉为对立的两个方面,事实上并未将具有向上涌吐的作用归为向外的“浮”。

浮,有上浮的意思,但在此不能作上浮解。如作上浮解,就与升的含义相似了。绝大多数人正是这样理解的,故升浮并提。浮,有“表面上的”的含义[4]。在此作动词用,引申为浮越于表,浮越于外,向外,从里向外(表)。故把浮解释为“向外发散”、“外行发散”、“发散向外”大体上说是可以的,但仍有不妥。因向外包括了发散。单提发散则不全面。把浮解为“轻浮”则是指中药的质地了,变成了中药的性质,而升降浮沉是中药的效能(作用),与原义不符。把浮解为 “在上”亦与原义不符。沉,有下沉之义,这与降相近,故中医药界常如此理解,实则不然。在此作“隐伏、深沉”解[4],引申为隐伏于内、沉伏于内,向内。绝大多数的中医药著作把沉解为泄利或含有泄利的内容(如下行泄利等),则变成了通利大便或通利大小便,亦即属下降,这与降的含义相近,故不妥。有认为沉除有泄利的含义外尚有 “向内”、“内行”、“向内潜纳”、“趋向于里” 等含义,这就成了既可通便又可止泻的双向调节了,这与原义不符。把沉解为“沉重”,则是把作用误为药物性质了。把沉解为“在下”,则是误为部位了。把沉解为“向内收敛,趋向于内”则是正确的,此高见难得。由于“向内”与“趋向于内”的意思一样,与“收敛”的含义也大致相同,故把沉解为向内即可。

通过以上分析,可见升降浮沉的含义是指药物的向上、向下、向外、向内四种作用趋向。

2 “升降浮沉”理论的不完全性

用“升降浮沉”的概念来阐述中药的作用趋势,有着机体反映性和药物作用性两个层面的意义。一般以“升阳发表、祛风散寒、涌吐、开窍等功效的药物都能上行向外,则为升浮,以泻下、清热、利水渗湿、重镇安神、潜阳息风、消导积滞、降逆止呕、收剑固涩、止咳平喘等功效的药物都能下行向内,则为沉降”。目的是“更好地指导临床用药,纠正机体功能的失调,使之恢复正常或因势利导,有助于祛邪外出”。此种认识及理论阐述有以偏概全的现象;中医理论对人体生命过程的认识是:阴阳的动态平衡,五行的生克制化,气血津液的生长收藏和行散聚化,神魂意志的受授始动和好恶隐显等生理现象,在发病上,有六淫七情的综合性和致病的过程程度性,病机病理的个体时域性等,那么药物的作用性与作用趋势,一定是针对着以上的生理病理过程的。两者都是十分复杂的综合动态过程,仅用“升降浮沉”来概括“机体功能的失调并使之恢复正常”和药物的作用趋势,是不全面的,至少药物作用还有如下作用特征:①缓急程度性:涤荡破峻和缓轻润软、攻毒解毒、破瘀化瘀散瘀,均有着一定的力度梯度;②引导性:导邪引热和引经相随,均有一种寻位施力的中介作用;③物质整合性:益精津髓和养脏腑神,均有着增充和增强化生的内化作用;④病邪分离性:解祛化散;⑤医神应心性:解郁悦心除烦和醒神开窍。

另外对于同一药物功效的双向性和无趋势性,此理论概念中表现的不够明确。前者如醒神宁神、解表利水和宣散降气、破血接骨与破血止血,后者如芳香辟秽、杀虫疗癣等。也就是说中药作用趋势还有“引应离合”的理论内容等,而且这一理论的存在是“升降浮沉”趋势发生作用的基础。

至于药物升降浮沉受配伍因素影响,在特定的复方中,各单味药的升降浮沉之性在相互作用后而产生的一种 “合力”现象,对于这些方面的研究还鲜有涉及。

鉴于此,“升降浮沉”理论应在高等教育过程中进一步研究和整理,或者进行人为的强行归属,或者重新概括命名,至少要作为一门学科的理论问题提出。我们可以借助于药理学、药物化学、药代动力学方法,从中分析其药效物质,明确其作用靶点、作用机制,将升降浮沉之研究提高到现代水平。

[1]雷载权.中药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17.

[2]雷载权,张廷模.中华临床中药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96-98.

[3]《中华本草》编委会.中华本草精选本[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46.

[4]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0.950.

猜你喜欢
药性中药学含义
Union Jack的含义和由来
临床中药学学科简介
临床中药学学科简介
白萝卜与中药同食,会解掉药性吗?
虚荣的真正含义
半夏的化学成分及其药性、毒性研究进展
不同炮制和煎煮时间对大黄沉降药性的影响研究
改进细菌群体趋药性算法在可用输电能力计算中的应用
关于“获得感”之含义
《中药学》教学引入拓展性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