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动态增强扫描技术对垂体微腺瘤的诊断分析

2010-04-13 01:42陈亚峰李善杰
实用医药杂志 2010年11期
关键词:冠状垂体造影剂

王 萍,文 浩,陈亚峰,李善杰

垂体微腺瘤是垂体病变中常见的良性肿瘤,位于腺垂体内,直径≤1 cm。目前MRI是最具诊断价值的诊断方法之一。垂体局限性病灶是垂体微腺瘤重要的直接图像。就MRI而言,不同扫描方法,对诊断垂体微腺瘤差异较大。但常规MRI检出率较低,因为正常垂体组织与垂体微腺瘤组织达到强化峰值时间不同[1],因此采用动态对比增强MRI可改变垂体微腺瘤与正常垂体组织间的对比,有利于垂体微腺瘤的检测及γ刀定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92例患者中女86例,男6例;年龄21~58岁,平均35岁。女性主要症状为头痛12例,头晕6例,闭经10例,月经失调14例,不孕18例,泌乳26例。实验室检查血清泌乳素明显增高,23例经γ刀治疗后,临床症状消失。月经恢复正常,泌乳素水平正常。男性主要症状为肢端肥大症和性功能减退。

1.2 检查方法 采用SIEMENS 1.5TMRI AVANTO磁共振扫描仪,用头颅线圈扫描。所有92例在注射造影剂前行鞍区矢状位及冠状位T1WI薄层扫描(TR300 ms TE9.8 ms、层厚 3.0 mm、层距 1.0 mm,FOV153 mm×200 mm),检查时间219 s,矢状位扫描平面与垂体柄平行,冠状位扫描平面应与垂体长轴垂直。增强扫描造影剂为马根维显,剂量 0.1mmol/kg,流率2.5 ml/s。同时应用10~15 ml生理盐水将留在导管内的造影剂冲入静脉。开始注射6 s后行冠状位薄层动态扫描,TR350 ms、TE14.0 ms,层厚、层间距、FOV与增强前冠状位T1WI相同,连续扫描7次,每次扫描时间为18 s,间隔2 s,共得7组同层面不同增强期的图像。后行冠状位常规延迟扫描(扫描参数同平扫)。

2 结果

根据垂体内不同的信号特点将结果分为三级。0级:垂体内未见异常信号;1级:垂体内信号不均匀;2级:垂体内见结节状或者片状异常信号区。

2.1 垂体微腺瘤的直接图像 垂体微腺瘤MRI诊断的直接图像是肿瘤组织和正常垂体组织之间的信号对比。31例MRI平扫呈低信号或稍低信号,12例为直径2~5 mm,平均3.7 mm,10例边缘清晰,肿瘤直径4~7 mm,平均5.7 mm,21例边界模糊。61例MRI平扫未见异常信号。动态增强中有88 例表现为低信号, 在动态扫描序列第 1、2、3、4、5、6 次扫描中分别有 0、15、35、27、7、4 例肿瘤的信号与正常强化的垂体信号成最明显的反差。病灶反差最大多出现在注药后58~78 s,观察发现<5 mm微腺瘤均于动态增强更早期显示清晰;5例病灶在动态增强扫描中呈高信号,与正常垂体分界不清而难于诊断,分析原因可能由于该类微腺瘤不是垂体门脉供血,而是颈内动脉直接供血[2],该种情况应延长延迟扫描的时间5、10 min甚至更长,避免遗漏病灶。平扫表现为低信号的病灶,动态增强扫描时均表现为低信号,并且边界更为清晰。其中72例在延迟扫描为略低信号,被包含在动态扫描的88例中;4例延迟扫描为等信号,动态增强初期为低信号,后逐渐强化。平扫、常规增强延迟扫描、动态增强病变情况:MRI平扫检出病灶 38 例(41.3%),T1WI:14 例(15.2%),T2WI:31例(33.6%);常规增强延迟扫描检出病灶72例(78.2%);动态增强检出病灶88例(95.6%)。

2.2 垂体微腺瘤间接征象 正常垂体高度:男性<7 mm,女性<9 mm(垂体高度+年龄/20),围产期10~13 mm,妊娠期8~11 mm,垂体上缘两侧高度差≤2 mm,垂体柄偏斜率为20%~30%。92例患者中,垂体中上缘不对称性膨隆69例,两侧高度相差2~4 mm。左上缘膨隆24例,右上缘膨隆45例,垂体柄见不同程度上的偏移,偏移程度在1~4 mm,中心部上凸23例;垂体高度增加39例;14例可见鞍底轻度下陷,9例无明显改变。该组病变周围组织均显示正常。

3 讨论

垂体微腺瘤占颅内肿瘤的8%~12%,好发于女性,特别是生育期女性,临床表现为头痛、头晕、继发性闭经、泌乳等。无论采用外科手术治疗、γ刀定位治疗还是药物治疗,治疗前最重要的是明确为腺瘤的大小、形态、部位及和周围组织的关系,清晰的显示病灶,更大程度上保障治疗的最佳效果。垂体微腺瘤诊断需要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相结合,MRI是最具有诊断价值的方法之一。MRI诊断垂体微腺瘤的要点是能否把垂体微腺瘤和正常垂体的信号差异最大程度上显示出来。

垂体血供丰富,本身无血脑屏障,属于少血供肿瘤。垂体冠状位动态增强扫描强化顺序依次为海绵窦、垂体柄、腺垂体。垂体微腺瘤MRI异常信号是肿瘤的直接表现,但常受外界因素影响(如匀场、周围组织信号、血管搏动等)效果不佳;动态增强扫描一般在3 min之内完成,利用正常垂体与微腺瘤增强的特性,注射造影剂后立即扫描,会发现无明显强化的微腺瘤本身 (直接图像),垂体微腺瘤强化峰值为90~200 s,通常是正常垂体本身最显著强化之后出现[2]。因此微腺瘤在动态增强早期显示效果最佳,信号低于正常垂体。根据本组92例扫描数据分析发现,在动态增强扫描58~78 s时病灶的检出效果最佳,与文献报道不同[3],这可能与造影及注射速率及微腺瘤类型不同有关。本组92例,平扫为低信号或稍低信号病灶,动态扫描全部低信号,与邻近组织分界更为清晰,部分患者动脉增强早期即出现明显强化,后逐渐强化,延迟扫描为等信号,这可以解释有些患者在MRI平扫时称等信号的原因。本组92例对比发现,平扫、动态增强、常规增强延迟扫描各组间病灶检出率有显著差异(P<0.01),其中动态增强的检出率最高;常规增强延迟扫描显示病灶不及动态增强扫描敏感是因为病灶本身的强化程度增高而与周围组织的对比降低,但能更好的显示组织关系,因此在有临床表现时,除了做相关的实验室检查,还应行动态MRI检查,并做常规延迟,以了解病灶本身及其垂体全貌与双侧海绵窦的关系,更好地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垂体微腺瘤的MRI诊断除了直接图像外,还要依靠间接图像:垂体上缘形态、垂体柄位置、鞍底骨质结构改变等。冠状位最易显示间接图像。当临床怀疑垂体微腺瘤时,而缺乏直接图像,可结合间接图像做出诊断。

[1]梁长虹,陈乃楹,等.K空间中心部分采集技术的垂体动态增强扫描.中华放射学杂志,1997,131:152.

[2]Kucharczy W,Bishop JF,Plewes DB,et al.Detection of pituitary microadenomas:comparison of dynamic Keyhole fast spinecho,unenhanced,and conventional contrast-enhanced MR imaging.AJR,1994,163:262.

[3]陈志安,富熙湖.MRI动态增强扫描技术在垂体微腺瘤中的应用.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02,10:392.

猜你喜欢
冠状垂体造影剂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咽拭子与粪便排毒规律及临床表现
循证护理在增强CT检查中减少造影剂外漏发生的作用
侵袭性垂体腺瘤中lncRNA-mRNA的共表达网络
尺骨冠状突骨折的入路和预后
造影剂肾病的研究进展
垂体后叶素在腹腔镜下大子宫次全切除术中的应用
“造影剂肾病”你了解吗
垂体腺瘤MRI技术的研究进展
角度法评价躯干冠状面失平衡
靶向超声造影剂在冠心病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