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非特异性类固醇细胞瘤1例

2010-04-13 01:42
实用医药杂志 2010年11期
关键词:类固醇包膜实性

沙 娜

患者,女,20岁,未婚。因闭经3月余来诊,患者既往月经规律,否认性生活史,3余月前出现闭经,无其它不适。全身查体正常。妇查:肛诊:于右侧附件区可扪及一7 cm×6 cm实性包块,表面光滑,活动好,无触痛。彩超示:右附件区见6.9 cm×6.1 cm×5.7 cm不均质低回声包块,血流信号丰富,双侧髂窝及子宫直肠窝可见不规则液性暗区,肾上腺彩超未见异常。提示:右侧附件区实性包块,双侧髂窝及子宫直肠窝积液。查CA125为48.1 U/ml,AFP及CEA正常,内分泌六项:PRL 38 μg/L,余均正常。入院后做好术前准备后行手术治疗,术中见腹腔内淡黄色清亮腹水约300 ml,右侧卵巢内见一7 cm×6 cm×5 cm实性包块,瘤体颜色及质地如黄体,无包膜,术中剥除肿瘤送快速病检:考虑肿瘤来源于性索间质,因患者尚未生育,征求家人意见后要求行患侧卵巢肿瘤剥除。术后病理检查:肉眼:灰黄色,瘤体7 cm×5 cm×4 cm大小,部分有包膜灰白色,切面实性,金黄色,质软未见出血及坏死;镜检:瘤细胞大小形态一致,为卵圆形或多边形,浆宽,大部分为透明空泡状,似肾上腺皮质结构,部分瘤细胞胞浆嗜酸性或颗粒状,细胞增生较活跃,偶见核分裂象,细胞间有增生的纤细薄壁纤维血管,免疫组化:NSE局灶+,网织纤维+-,余无异常。诊断:右侧卵巢非特异性类固醇细胞瘤。患者术后恢复好,7 d后腹部切口拆线,甲级愈合出院。术后1个月复诊,查彩超未见异常,复查CA125及PRL均恢复正常。

类固醇细胞瘤是卵巢比较罕见的肿瘤,占卵巢肿瘤0.1%,此肿瘤功能上分泌类固醇激素,来源有3种可能:①来源于卵巢间质细胞的黄素化;②来自卵巢的门细胞,即睾丸间质细胞瘤;③来自卵巢内肾上腺皮质的残留,也有人认为可能是卵巢间质细胞向肾上腺皮质细胞衍化而来。这组肿瘤主要包括非特异类固醇细胞瘤,间质黄体瘤,和Leydig细胞瘤。非特异型类固醇细胞瘤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多发生于20~40岁的妇女,平均患病年龄42~43岁,少见于儿童和绝经后,临床常伴发男性化,约占56%~77%。本例患者主要表现闭经,无男性表现,内分泌检查PRL增高,卵巢肿瘤CA125增高。病理检查:外观:肿瘤为体积较大的界限清楚结节,多无包膜,几乎总是单侧少数为双侧性(5%),平均直径为8 cm,如细胞富含脂质切面为橙黄色或黄色,含脂质较少则呈红色或棕色,含大量脂褐素可呈深棕色或黑色,有时可见坏死出血囊性变及黏液变,镜检肿瘤细胞弥漫分布呈巢或由丰富的血管网分割成列,偶见少量纤维组织增生和透明变性区域,细胞胞浆较宽,颗粒状或嗜酸性,或透明空泡状似肾上腺皮质结构,也有的肿瘤细胞含丰富脂质呈印戒状,细胞之间有薄的纤维血管间质。本例病检部分有包膜,切面金黄色,镜检瘤细胞似肾上腺皮质结构,细胞间有增生的纤细薄壁纤维血管,病检特征比较典型。肿瘤直径≤5 cm者多为良性,直径≥7 cm者伴有出血、坏死、核异型性、核分裂2/10HP以上者多为恶性,有文献报道恶变率25%~43%,约20%患者在手术时已有卵巢外转移,92%的恶性病例中核分裂象>2个/10HP,86%伴有坏死出血,78%直径>7 cm,77%伴有出血,64%有2~3级核非典型性,患有恶性者比患有良性者的平均年龄大16岁,目前尚不确定腹水是否与良恶性有关。免疫组化:多数文献报道calretinin在类固醇细胞瘤中高表达,几乎全部病例均阳性,vimentin阳性率75%,亦有s-100蛋白阳性报道,本例NSE局灶阳性,网织纤维+-,余均为阴性。根据病史及激素检查有时尚不容易确诊,根据术中所见肿瘤外观及病理诊断为其主要诊断标准,需与黄素化粒层细胞瘤和卵泡膜细胞瘤相鉴别。手术是最重要的治疗方法,对于良性肿瘤治疗一般为肿瘤切除或加患侧附件切除术,对于恶性倾向肿瘤,除选择性手术治疗,建议采用预防性化疗,有转移的恶性肿瘤采取扩大手术,并术后化疗,具体化疗方案多人曾实行BEP方案,收效不大。

猜你喜欢
类固醇包膜实性
假包膜外切除术治疗无功能型垂体腺瘤的疗效
胰腺实性浆液性囊腺瘤1例
超声引导腕管注射类固醇治疗腕管综合征及其对神经电生理的影响
人11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基因克隆与表达的实验研究
魔芋葡甘聚糖-乙基纤维素包膜尿素的制备及其缓释性能
实时超声弹性成像诊断甲状腺实性结节的价值
树脂包膜缓释肥在机插杂交稻上的肥效初探
超声引导下局部注射皮质类固醇混合制剂治疗老年性膝骨关节炎的止痛疗效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14例临床诊治分析
类固醇可降低IgA肾病复发所致移植肾失功的风险